纳布啡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的镇痛效果

2020-01-13 18:50:07马丽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丙泊酚饱和度麻醉

马丽娜

妊娠早期通过手术方式终止妊娠就是人工流产术,这种方法也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近年来,无痛人工流产术成为了妇产科认可的终止妊娠方式,并且也成为了一种普遍选择的方式。静脉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术就是无痛人工流产术,这种手术方式具有较多应用优势,如安全、无痛等,得到了人们广泛认可[1]。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手术操作时间短等特点,因此对手术麻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选择起效快且恢复快的麻醉方式,这样能使患者尽早清醒,并且尽快下地行走。在临床上,麻醉用药方案较多,进而麻醉方案的选择引起了人们广泛重视,如何选择更佳的麻醉方式成为人们较为关注的一个话题。丙泊酚是一种静脉短效麻醉药,能取得较好的镇静效果,但是这种药物镇痛作用并不显著,相对微弱,在临床应用时,如果单独使用丙泊酚,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宫缩明显等问题,因此,一般在手术治疗时复合其他药物。有研究表明[2],临床上复合小剂量镇痛药物,能减少丙泊酚不良反应,取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为此,本研究选取本院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2 例,观察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以及术后的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7 月本院82 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 例。对照组,年龄22~34 岁,平均年龄(26.84±2.63)岁;妊娠天数44~70 d,平均妊娠天数(54.38±6.64)d;体重43~63 kg,平均体重(55.74±3.26)kg。观察组,年龄22~35 岁,平均年龄(27.36±2.11)岁;妊娠天数45~70 d,平均妊娠天数(55.11±6.37)d;体重43~64(54.85±3.39)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妊娠40~70 d;年龄>18 岁;精神意识状态良好;无药物滥用史。排除标准:严重性心、肺、肾方面的疾病;凝血功能异常;麻醉药物过敏;严重妇科疾病者;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子宫解剖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2)0.1 μg/kg,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82)2.0 mg/kg,术中体动者追加丙泊酚0.5 mg/kg。观察组给予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纳布啡(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0127)0.1 mg/kg,丙泊酚2.0 mg/kg,术中体动者追加丙泊酚0.5 mg/kg。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中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②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包括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③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嗜睡、恶心呕吐、呼吸抑制;④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评分低即疼痛感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中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对比 麻醉前,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8.45±0.65)%,对照组血氧饱和度(98.64±0.57)%;观察组心率(79.64±0.69)次/min,对照组心率(79.51±0.74)次/min;观察组呼吸频率(17.64±0.53)次/min,对照组呼吸频率(17.58±0.43)次/min。麻醉前,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072、0.8227、0.5629,P=0.1632、0.4131、0.5751>0.05)。术中,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8.63±0.32)%,对照组血氧饱和度(95.23±0.18)%;观察组心率(78.64±0.48)次/min,对照组心率(73.78±0.21)次/min;观察组呼吸频率(17.32±0.29)次/min,对照组呼吸频率(15.11±0.12)次/min。术中,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9.2961、59.3960、45.0885,P=0.0000、0.0000、0.0000<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对比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2.88±1.03)min,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3.88±0.74)min;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3.80±1.05)min,对照组术后苏醒时间(6.30±1.76)min;观察组丙泊酚用量(101.74±17.63)mg,对照组丙泊酚用量(135.74±20.63)mg。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0487、7.8109、8.0225,P=0.0000、0.0000、0.0000<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嗜睡发生1 例(2.44%),恶心呕吐1 例(2.44%),不良反应发生2 例(4.88%)。对照组嗜睡发生4 例(9.76%),呼吸抑制1 例(2.44%),恶心呕吐3 例(7.32%),不良反应发生8 例(19.5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000,P=0.0429<0.05)。

2.4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对比 观察组清醒时VAS评分(1.43±0.45)分,对照组清醒时VAS 评分(1.61±0.75)分;观察组清醒后30 min VAS 评分(0.84±0.23)分,对照组清醒后30 min VAS 评分(1.52±0.54)分;观察组清醒后90 min VAS 评分(0.82±0.38)分,对照组清醒后90 min VAS 评分(1.35±0.45)分。观察组清醒时VAS 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78,P=0.1913>0.05);观察组清醒后30 min VAS 评分与清醒后90 min 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4183、5.7619,P=0.0000、0.0000<0.05)。

3 讨论

人工流产手术相对简单,并且已经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但是这种手术也会给患者带来较大恐惧感,主要原因为患者在清醒的状态进行手术,加大了其心理压力,并且带来了较大的生理伤害[3]。人工流产术比药物流产的出血量少,并且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小,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是在进行手术操作时,会对患者子宫颈进行牵拉与扩张,并且子宫内壁会受到刮匙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或血压升高等情况,还会影响患者免疫系统,也不利于子宫内创面愈合。并且手术操作给患者带来的疼痛还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当前,无痛人工流产术已经逐渐替代传统人工流产术,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必须寻找一种麻醉效果及术后镇痛效果较好的麻醉方案,这对患者自身及手术成功率等有着较大影响。因此,临床必须对此引起重视,对麻醉药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选择最佳麻醉药物。

本研究结果中,术中,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清醒后30 min VAS 评分与清醒后90 min VAS 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年来,医学科技有了较大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医疗事业的发展,进而无痛诊疗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人工流产术的一系列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感,还会产生疼痛感,因此,患者首选方式转变成了无痛手术,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无痛人工流产术能减少手术时间,扩张宫颈,并且能减少各种由于宫腔内操作而造成的并发生的出现[4]。当前,临床对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药物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且相关研究也比较多。人工流产辅以静脉全身麻醉,能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身心状处于稳定状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丙泊酚是一种常用静脉麻醉药物,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较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但是这种药物并不能抑制宫缩痛,镇痛效果欠佳,在临床应用时,应该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复合麻醉,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芬太尼是一种μ 受体激动药,这种药物具有呼吸抑制作用,在临床应用时,如果将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就会加大患者呼吸抑制发生风险,情况严重时会导致呼吸暂停,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并且芬太尼镇痛时间较短,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不佳。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μ 受体有部分拮抗作用。κ 受体与镇痛、镇静有着密切联系,但是临床应用时,患者不会出现呼吸抑制、缩瞳情况。纳布啡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与吗啡镇痛作用相当。相比于芬太尼,纳布啡镇痛作用更长,因此,在各种日间手术的应用中,该药能取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感。这种药物呼吸抑制作用较弱,并且在药物过量的情况下,患者也不会出现严重呼吸抑制、呼吸停止等情况[5]。在安全性方面,纳布啡造成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并且成瘾性较低,几乎不会对血流动力学造成影响,不增加心脏负荷。有研究表明,纳布啡能降低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主要原因为该药作为μ 受体拮抗剂,并且具有封顶效应,能平衡镇痛,进而使机体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大大减小。由于纳布啡是一种外周k 受体激动剂,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同时还能发挥抗炎作用,保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在合理范围内。纳布啡镇痛效果较好,在内脏痛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在当前临床应用中,由于纳布啡在我国上市相对较晚,并没有过多的应用于临床,临床用药经验欠缺,因此,在临床应用时,需要对药物剂量进行合理的选择,充分发挥其药物作用。

综上所述,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提高麻醉效果,维持动力学指标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丙泊酚饱和度麻醉
糖臬之吻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云南医药(2020年5期)2020-10-27 01:38:14
小儿麻醉为什么要慎之慎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淮海医药(2015年2期)2016-01-12 04:33:43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骶管麻醉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
哈尔滨医药(2015年5期)2015-12-01 03:58:10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