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帆,周湘红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沙 410014)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就有种植树木的习惯,并且尤其喜欢种植乡土珍贵树种。至今,在古老村庄、名山大川,仍然保留着大量珍贵树种的古树名木,它们饱经风霜雨雪,历尽世事沧桑,保留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记忆,孕育了美丽的生态景象,凝聚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是桑梓之地、父母之邦的象征,更是故乡情节的载体和乡愁文化的依托。
珍贵树种是当前林业行业广泛使用的一个概念,并有珍稀树种、珍贵用材树种的不同说法,其概念和包含的树种范围在不同时期、不同收录文件和名录中也有较大差异,至今没有明确定论。2005年黎云昆[1]在《论我国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中认为,珍贵用材树种是指其木材一般应具有硬度高、密度大、颜色深和纹理美观的特点,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高档乐器、高档工艺品等实木制品及高档装饰、装修材料的树种;2017年徐大平[2]研究员在《发展珍贵树种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将珍贵树种定义为:木材材质优良或树木的其他部分具有特殊用途、资源稀有或市场紧缺、经济价值很高,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类树木的总称”。
2016年,在修订《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过程中,研究人员提出名录修订4条原则:一是木材材性好,材质优良,具有密度高、硬度大、材色深、纹理美观等特点,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乐器、工艺品、军工产品及高档装修、装饰材料的珍稀贵重用材树种,以及用材兼顾科研、观赏、药用、特色果品、生物质能等特殊用途和价值的兼用树种;二是木材珍稀贵重,生长慢、储量少,资源分布集中,经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高;三是培育技术成熟,以培育用材林、防护林为目的的育苗、栽植等培育技术成熟或基本成熟,有比较充足的种苗;四是市场吸引力强,认知度较高,能够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培育,具备适度规模化发展潜力。原则主要着眼于推广培育技术成熟的珍贵稀有树种,其中前2条基本确定了珍贵树种概念的内涵。
笔者认为,珍贵树种是现有资源比较贫乏,其木材材质具有密度高、硬度大、材色深、纹理美观等优良特性,蕴含有一定的生态内涵和文化价值,木材珍稀贵重、市场认知度高的珍稀贵重用材树种。本文所讨论的珍贵树种,主要基于《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包括2008年版与2017年版所收录的树种。
中国历来重视种植珍贵树种等树木,早在西周就设立了“林衡”“山虞”管理机构,负责种树、护林等事务。但限于对自然的认知程度,以及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官府在山林事业上主要还是以保护森林、树木为主要职责,长期处于百姓自发植树为主的零星种植状态。在秦汉以前,未见大范围广泛种植珍贵树种的记载。人们主要是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等居住环境附近种植树木,用以改善居住环境,或者是在祖坟周边种植柏树等珍贵树种寄托对先辈的哀思。
1)列树表道是最早的规模化种植珍贵树种的地方。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的广泛种植珍贵树种,始于秦朝。早在周朝,就已经产生了种植行道树的制度,《周礼》记载“国郊及野之道路旁必植树”,称“列树以表道”,说明周朝就对都城及道路种植树木有了制度安排。但在《国语·周语中》却记有“道无列树”,说明其执行显然是不到位的,没有出现广泛的种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9年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并规定路旁每隔7 m种一棵树,在道路两旁种上成排的松柏,用以显示天子的威仪,涉及种植柏树等珍贵树种。这应该是中国最早建成的“绿色通道”体系,是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大规模种植珍贵树种,至今在古蜀道上仍然还保留有证据。剑门蜀道又称“皇柏大道”,据地方志记载最早为秦始皇时期种植。据考证,剑门蜀道上胸径大于2 m的柏树,即为秦朝所种“皇柏”。
2)官府政策推动珍贵树种的产业化培育。汉代对植树造林非常重视,将种树作为重要的国策,汉文帝、汉景帝父子先后九次颁布劝民植树诏“多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将植树作为发展经济的产业政策来推行。汉代种树出现了较大的林主,《史记·货殖传》记载“河济之间千树楸,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 。说明在汉代不但出现栽培珍贵树种楸树的种植大户,还能从楸树经营中获得巨额收入,财富甚至可以与千户侯相比。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取消山泽之禁,诏令天下植树“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株,枣五株,榆三株……限三年种毕,不毕,夺其不毕之地”,给百姓分田植树,连种树的品种、数量及栽种时间都有详细规定。其中种植榆树的规定,大概是中国古代种植珍贵树种最早的制度设计。此后,鼓励种植珍贵树种,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发展经济的重要政策。
2.3.1 萌芽期——中国古代的专业培育
广泛的种植,规模化的培育,为科学培育珍贵树种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专业的植树造林与经营著作应运而生。北魏人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约成书于公元533—544年),记载了榆、槐、楸等珍贵用材树种的栽培理论和技术;唐代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说明当时已有技艺高超的职业种树人;元代初年《农桑辑要》记载了种植柏、桧、楮树等珍贵树种的方法;明代俞贞木(1331—1401年)《种树书》,对槐、银杏等珍贵树木的栽培进行了论述。古代中国对如何按照树种的天性来种植和培育进行了大量的经验总结,具有相当客观的专业化认知,出现了科学种树的思想,但严格来说,还算不上科学培育。
2.3.2 试验期——民国时期的森林经营方案
清末至民国初年,随着西方科学理论进入中国,按照现代生物科学和森林经营理念培育珍贵树种的实践活动,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到初步的发展。1916年,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林科主任陈嵘[3]提出《江苏省教育团公有林第一林场造林计划书》,提出在教育团林场范围(现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10年造林1.27万hm2,主要造林树种有竹、松、栎、榉、杉、洋槐等。其中珍贵树种栎树、榉树造林3467 hm2。到1932年,完成造林12 169 hm2,营造麻栎、侧柏、楝树、榉树等珍贵树种1 190 hm2。这是我国第一份有据可查,以现代科学理论指导编制,并得到较好实施的涉及珍贵树种造林的森林经营规划方案。同期,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也出现了国有林场、公有林场[4],科学经营在一些地区得到试验,但总体上来说,因为战乱等原因,其范围不大,经营效果有限,如前面所述“第一林场”培育的这些珍贵树种的森林,在抗战期间均被战火所毁。
2.3.3 蓄势期——建国后至2000年前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宜林荒山面积大的地区试办了一批以造林为主的国有林场,到1957年底,全国建立国有林场1 387处[5];大跃进时期,各地掀起了大建国营林场的高潮,到1965年底,国营林场达到3 564处,经营面积达到6 733万hm2;文革期间,国有林场受到一定干扰,到1976年,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萎缩到4627万hm2。大规模林场体系的建立,为珍贵树种的科学培育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林业部明确提出了国营林场实行“以林为主,林副结合,综合经营,永续作业”的经营方针,科学造林、科学经营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1975年农林部发布《关于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珍贵树种的通知》([75]农林(林)字第120号),1992年《林业部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林护字[1992]56号)发布了《国家珍贵树种名录》,都明确规定了珍贵树种的范围与等级,对一些珍贵树种资源保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时期,国家林业建设重点在于消灭荒山、增加森林覆盖率,产业上主要是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果木林,珍贵树种只有少量的零星种植,但在保护珍贵树种资源、开展珍贵树种培育研究、探索科学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技术储备,为珍贵树种后来的大面积造林培育奠定了一定的科技基础。
2.3.4 发展期——新世纪珍贵树种规模化发展
2000年5月,顶级珍贵用材《红木》国标发布;2000年12月国家林业局完成《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规划在2001—2015年建设珍贵大径级用材林基地250万hm2,是珍贵树种培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的标志。
200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提出“突出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生态旅游、竹藤花卉、森林食品、珍贵树种和药材培植以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品产业,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这是中央文件首次将发展“珍贵树种”纳入国家林业发展战略。2005年国家启动实施珍稀树种基地建设示范项目,中央财政直接投资发展珍贵树种,我国的珍贵树种培育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2013年《国家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县管理办法(试行)》的发布,使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到2016年,全国有15省份落实划定珍稀树种大径材国家储备林103万hm2,其中珍稀树种21.4万hm2。到2017年底,国家已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投资4.7亿元,建设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基地8.15万hm2。
至此,珍贵树种培育呈现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培育技术逐步成熟、各地政府和林场主动争取,以及广大民众和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中国珍贵树种培育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珍贵树种被人类所认识,首先肯定是实用价值高,珍贵树种木材硬度普遍较高,大都具有特殊的花纹,防虫、抗腐蚀性强,不易受潮发霉,所制作的建筑、家俱、工艺品美观且不易变形、经久耐用、易于保养,大多还具有特殊的香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实用价值非常高。其次,与其他树种相比,因为种质资源稀少,生长周期长,长期供不应求,其原料和产品价格长期居高不下。
1)神树。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特别是达到一定树龄的大树,就会成精,且具有了神力,可以影响一定地域的群体或者个人的命运,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大树的习俗,将大树,特别是珍贵树种大树视为树神。这些神树,主要是珍贵树种,因为珍贵树种普遍具有生长缓慢、寿命长的特点,更容易成为一个地方的神树。人们祭拜神树,祷求树神的保佑,借以获得心灵上的慰籍。
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至今仍流行拜树为干爹、干娘的风俗。一般在寄拜古树名木作干爹、干娘之后,子女及其家庭不但要视大树为亲戚,逢年过节前往祭拜,平时还要为大树培土施肥、除草除虫等。
佛教和道教均认为银杏是圣树、吉祥树,寺庙里普遍栽种。佛教和道教同样认可那些具有一定树龄的古树有灵性,认为神灵会依附在树上。佛教经典中不乏树神皈依高僧大德的事例[6]。
2)风水树。也叫水口林,往往是中国南方古老村庄最美丽的景观林。风水树一般是选择保护和培育常绿树为主,大都是由楠木、青冈、楮树、檀香、樟树、柏木等珍贵树种组成。人们认为,树木越大,树林越茂盛,对村庄的护佑功能更突出,风水就越好。民间在房前屋后种树时,也有风水讲究,尤其是后山,一定要多栽树,树种选择与村庄风水林一样,也是以种植和保护常绿的珍贵树种为主。
3)风水木。当一个地方缺少大树时,巨大的珍贵树种木材,也可以成为风水镇物,典型的实例就是清代北京城的“神木”。老北京城的建设,根据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风水理论,在京城东南西北中各设有一个镇城之物,东方属木,需用神木镇之。永乐皇帝朱棣在建造故宫紫禁城时,在京城东面设神木厂,位置在北京广渠门外通惠河庆丰闸南面,现在叫黄木庄,将一根长六丈余、直径估计近3 m的楠木作为镇物。乾隆皇帝在乾隆二十三年亲自写下《神木谣》咏赞并立碑,神木谣碑至今保存。
神树、风水树是乡村古树名木得以保存下来的重要原因,往往是一个村庄的标志性景观,既是美丽村庄的绿色风景,也是乡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愁的依托,也是古老家乡的象征。
植树造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造福桑梓、荫泽后世是世代相传的奉献精神和积善行德文化的集中体现。早在周代就将植树视为积善行德,《礼记》“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就是鼓励人们顺应天时地利在春季种树,是春天最大的德行。黄帝陵黄帝手植柏、曲埠孔子先师手植桧、青城山天师洞张天师古银杏、泰山岱庙汉武帝汉柏院、河北定县文庙东坡槐,这些保存至今的古树名木,是中国古代先贤亲自参与植树,传承奉献精神的最好物证。
当代,邓小平是践行植树造林,种植珍贵树种最典型的领袖。据红八军原卫队长谢伯达回忆,早在龙州起义期间,邓小平于1930年2月在龙州“红军楼”前栽种2株柏树,现已成为“中国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挂牌的古树名木,并列入《中华名树集》。在邓小平的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1981年9月,邓小平倡议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并从1979—1989年连续11年参与义务植树,先后在中南海、西山、十三陵、天坛、景山、龙潭湖、亚运村、厦门植物园种植白皮松、油松、柏木、云南樟等珍贵树木。领袖带头植树,是中华民族奉献精神在当代的完美诠释。
自古以来“大树底下好乘凉”就深入人心。人们用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象征有能力、有道德的人,将常绿长寿的树木赋予“万古长青”的精神象征。将银杏、楠木、柏木等珍贵树木赋予了崇高品质的道德象征。
珍贵树种在中国具有非常明确的地位和身份象征意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珍贵树种及其制品,在等级文化中具有非常明确的地位等级标志属性。《左传》桓公二年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明确表明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中国人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最早的等级制度,就与珍贵树种有关,《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是说周王廷院左右各种植9棵棘树,南边种植3棵槐树,以珍贵树种“九棘三槐”种植位置,标明了公侯官史在朝见周王时的站位等级制度。这是史书中对于种植珍贵树种最早的正式记载。
在木材的使用上,等级制度也长期存在。周至西汉,以柏木做棺椁的“黄肠题凑”葬制,是帝王一级才能使用的椁室木料,没有皇帝的特许,诸侯、士大夫只能使用松木及杂木做棺椁。自明代开始,金丝楠木成为皇家专用木材,朝廷设有专门置办金丝楠木的部门,将金丝楠木列为修建紫禁城和皇帝寝陵最重要的木材,进献金丝楠木被当作官员业绩考核和晋升的重要标准。清代嘉庆皇帝公布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中,第十三条便是和珅所盖房屋使用金丝楠木 “僭侈逾制”。
当代红木、楠木制品风靡全国,成为富贵人家、小康家庭的时尚配置,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木制品精美耐用,传统等级文化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珍贵树种培育由零星种植、广泛栽培,到科学培育的发展历程;由群众自发种植,到示范基地、示范县、珍贵树种大径材基地、国家储备林建设的不断升级,是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一个非常形象的缩影。珍贵树种的发展历史,既是林木资源的利用史,更是科学培育和民族文化的进步史。珍贵树种特有的象征意义和生态内涵,给珍贵树种赋予了神奇的身份地位,为我们保留了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记忆,在如何认识和评价珍贵树种,如何培育和发展珍贵树种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