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古水
儒教婚礼仪式中,祖先崇拜和巫术观念并存,贯彻神道设教、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家庭的稳定、孝敬父母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有其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其民俗文化的继承途径,也是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仪式。婚礼也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里程碑,属于生命礼仪的一种。儒教婚礼是世界上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婚礼之一。
婚礼是汉人一生礼仪——冠婚丧祭中的一种,属于嘉礼,是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因为在阴阳五行、神道设教的观念里,女子属阴,黄昏是“阳往而阴来”,婚礼的一切都合着迎阴气入家的含义,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故名“昏礼”。
婚礼作为一种礼仪载于儒教圣经《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中,《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婚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婚礼在《开皇律》《唐律》《宋刑统》《大明律》等历朝法典中得到推广,还通过吉凶宾军嘉五礼的传播影响了朝鲜、日本、越南等汉文化圈国家。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婚聘之礼的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文,《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之后,除了有“俪皮”(成双的鹿皮)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期,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对其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与三书(聘书、礼书和迎亲书)一起被合称为“三书六礼”。六礼婚制从此成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后世历朝历代的婚制多数是在此基础上加以变化而来。
请期
三书:聘书、礼书和迎亲书。聘书是订婚用的书,于“纳吉”时男家交给女家;礼书是“纳征”时使用的书,礼书内会详细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迎亲书即迎娶新娘时的书,即在“亲迎”时使用。
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就是求婚,唐杜佑所著的《通典》里记载了三十种纳采时的礼品,主要有元纁(黑色的币帛)、羊、雁、清酒、白酒、粳米、稷米、蒲、苇、卷柏、嘉禾(生长茁壮的禾稻)、缕缝衣、漆、五色丝、合欢铃、金钱、香草等;问名的意思是男方请教女方的姓名(以免同姓结婚);纳吉之意为占卜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合适;纳征之意为交纳彩礼,男方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备聘金、礼金及聘礼到女方家中,完成纳征的仪式后,婚约便正式定立;请期之意为确定迎亲日期,男家会择定一个成婚的良辰吉日,再准备婚期吉日书和礼品给女家,女家受礼及同意后,便可确定婚期;亲迎之意为迎接新娘(周礼规定女方婚后要到男方家居住)。
南北朝以前的婚礼有六礼,但男女双方都不贺,仅仅是“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与此交拜”。新郎身穿爵弁服,随从一律着黑,迎亲的马车也漆成黑色,无亲友祝贺。
亲迎
安床
在选定吉日后,于婚前几天由“一世好运的男士”把新床移到适当的位置。位置要依男女双方的八字以及神位等决定,而安床的住置亦不可与桌柜、方橱的尖角相对。然后,再由一位“儿孙满堂的女士”负责铺床,并摆上各式喜果、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
安床后,禁让自己或其他成年人坐卧,寡妇、失婚者尤忌,但可先让婴孩在床上玩耍,寓意添丁发财。女子16岁及笄,即可结婚;又谓“男30而娶,女20而嫁”,是为不失时。女子一般是在及笄后就可结婚。
许嫁之后,女子需要改梳发式,以表示她不再是姑娘,而是待嫁新娘了。“上头”不只是指梳发挽髻,而是指整个头部打扮,包括开脸画眉、涂脂搽粉等。“开脸”是指用细绒绞去新娘脸上的汗毛,使面部更为光洁。
“上头”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仪式。梳头要用新梳子,助“上头”的人必须是“全福之人”,即这人是六亲皆全、儿女满堂之人。此外,娘家还会设宴请客,“上头”的隆重性在此也可见一斑。“全福之人”替新娘梳头,一面梳,一面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开脸
古代结婚的年龄,各朝代并不相同。春秋时期,男子20岁加冠,
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
出门是指新娘离开娘家的意思。当将到达吉时的时候,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帚星的“扫”字同音,都不吉利。新娘须由兄长背着上花轿,据说新娘双脚着地的话就会带来恶运。
古代婚配时,男方必须去迎亲。“亲迎”是六礼中最隆重的礼节。没有迎亲的新郎,就没有出嫁的新娘。古代亲迎,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
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着走。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持红毡子将花轿遮住“避邪”。
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新郎家门,拜见翁姑(公公和婆婆)及男家其他长辈。花轿进门后,男方家奏乐、放炮仗迎轿,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五六岁盛妆幼女(俗称“出轿小娘”)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新娘出轿。
新娘出轿门后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或火盆,步红毡,由喜娘相扶站在喜堂右侧位置。新郎闻轿进门,即佯躲别处,由捧花烛的小厮请回,站喜堂左侧。翁姑不可以在大厅直接看见新人进门,因为这样会相冲。所以当新娘步入新郎家后,翁姑才由房间出来,到大厅会见新人。
拜堂
“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但是“拜堂”是不属于古代“三书六礼”之中的礼仪的。拜堂这一礼仪于宋代以后非常流行,经过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方家的一员。
拜堂仪式各地稍异,主香者多由新郎祖父或祖伯叔担任,主香者和新郎、新娘皆遵赞礼声而动作。赞礼者唱:“行庙见礼,奏乐!主祝者诣香案前跪,皆跪!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叩首,再叩首,三叩首!”新郎、新娘叩首完毕,赞礼者接着赞唱:“升,平身,复位!跪,皆脆!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赞礼者接唱:“升,拜!升,拜!升,拜!”新郎、新娘三拜后,赞礼者又唱:“跪,皆跪,读祝章!”由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厮跪在拜佛凳上读毕祝章(不可读错),赞礼者又唱:“叩首,再叩首,三叩首!”新郎、新娘叩首完毕,赞礼者又唱:“升,拜!升,拜!升,拜!”整个过程总称为“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最后赞礼者唱:“礼毕,退班,送入洞房!”
拜堂的晚上,男家为婚礼摆酒席,叫“贺郎酒”。新娘须逐桌逐位为长辈和客人斟酒,酒要斟满又不可淌出。酒饮状元红,菜多鸳鸯名,乐奏百鸟朝凤、龙凤呈祥。席间,新娘在上热菜(换汤)时,喜娘喊:“新娘子换汤(换妆)作揖啦!”宴后,喜家请有福有德的两位座客至洞房,向新郎、新娘行“三酌易饮”礼,每进一次酒(新人只啜一口),新郎、新娘相互交换下酒杯。主贺者须边唱贺郎词,贺郎词戏谑、祝福兼有。
新婚夜,有吵新房习俗,谚云:“三日无大小。”成亲那天新娘不多与客人说话,吵房时先逗新娘开口,看其衣裳纽扣,五颗纽扣说是“五子登科”,看其膝骨,说是看老寿星。吵房成功,新人要罚出糖果、香烟钱,闹至午夜始散。新郎出门送客,喜娘铺被褥,新娘即赏以红包,喜娘嫌不足则佯立不走,待增加红包后才离开。新娘关上房门,新人共吃“床头果”。新郎上床,新娘“坐花烛”,花烛不可吹灭,烛尽方可上床。
在古时,交通没有现代便利,如果女子的夫家离娘家很远的话,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嫁到夫家后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就有了三朝回门的习俗。三朝回门即归宁,是指婚后的第三天,妻子在丈夫的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祭祖,向父母报平安、尽孝,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相传在先秦时已有这样的习俗。在古代,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因此古代人们十分重视归宁这个婚礼习俗。
儒教婚礼仪式中,祖先崇拜和巫术观念并存,贯彻神道设教、天人合一的理念,对于家庭的稳定、孝敬父母等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都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