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应乾
(绥阳县交通运输局,贵州 遵义 563300)
农村公路修建中缺乏监督与审核,部分公路并没有达标,只能利用非常廉价的材料铺摊,不仅如此,农村的牛羊等牲畜在公路上排泄,在没有处理完的湿润公路上踩踏,导致公路建成后也是坑坑洼洼,进场有粪便等农村的杂物堆积,从公路的建设技术管理层面看,公路未进行压实与合理的养护,路面强度不够,边坡的固化不达标,公路的建设只是避免了原本土路运输的尘土飞扬,还是留存了坑洼处,容易积水等,材料在配比中没有科学的进行比例核对,部分农村公路由于经费短缺,或者是技术不足,管理人员中饱私囊等,只能偷工减料,一般农村公路的完工速度都很快,但整体的质量不高。
农村公路整体上的修建速度,相较于城市的公路建设速度很快,主要是修建中很多细节处理被忽视,技术层面的管理也不达标,较为敷衍,忽略了很多修建管理的中间环节,自然的节省了很多的时间,但单从农村公路建设这个角度对比,农村公路修建中监理无所事事,管理也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整体的公路建设不够严肃,这样虽然一开始的公路建设速度加快,但之后需要不断的填补、维护,出现了前面还在修,后面就已经开始补的情况,造价额外的增加,极为耗费人力物力,整个公路修建管理都没有严格按照合同、计划执行。出现表面上建设完成,实际上建设漏洞颇多,影响进度的问题。
农村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不同区域的农村场所中,公路可能会出现弯弯绕绕,有的公路周边就是高低不平的边坡、陡坡,甚至是坑洞,有的公路在某建筑格局的影响下突然急转弯,有的公路段,经常有牛羊出没,如果没有合理的建设技术,而是在公路上平铺直叙,公路修建后反而导致交通隐患,原本农村的路有沙土、石头等自然物体减速,也让驾驶人员提高了警惕,公路修成后一往直前,反而容易忽视这些危险源。
农村公路长久得不到建设与维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经费不足,部分农村走出去的人发家致富,回到自己的家乡里修路,才让农村公路得以修整,政府虽然加大了农村建设的力度与经费投入,但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农村村落很多,又处于经济腾飞的阶段,已经无力支撑所有的农村新建设,农村本身过路的,来往的车辆就不多,公路修建并不用沥青等材料,有些公路还是农村自费修建的,达不到合理建设的造价标准,公路修建只能模棱两可。
农村公路的建设通常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没有长远考虑新农村的规划等,农村公路目前还多为解决农村居民的生活,部分村落农村散乱居住,没有留出一条公路的完整通道,转弯与偏僻处建筑物错乱排布,没有集结在一处,导致公路在修剪后也难以真正的服务于农民,最多是外出务工的村民回乡的时候得以利用,目前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展开,未来一段时间很可能让农村大变样,那么原本铺摊的公路就可能成为摆设,或者说需要重新挖开铺摊,这样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很多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根本无暇顾及后续的系列变革可能,只为了当前的农村利益考虑。
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同时公路建成后,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心理活动也更加积极,成为农民文化交流的枢纽,与当前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脱贫攻坚计划相辅相成,因此农农村公路的建设应引起重视,结合不同区域环境下的农村公路建设条件,现有问题进行分析,提前考虑到公路建设中的预埋件、高空线路、山水、田地、生态、林业等的建设,形成农村公路风景线,结合当地的特色,保留原有的生态环境,在不破坏生态,影响自然的情况下,开发公路,尽可能保障周围更多的村民收益,公路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运输问题,还应考虑到农村的未来建设,通过公路建设同时可开创农业农产品来往售卖空间,开通生态建设保护区,开通城镇建设、旅游业发展区,矿产等资源开发区,让公路为这些区域服务,从而得到管理的全面化分析。
农村公路的建设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分析农村环境的差异化,将原本闭塞的农村环境打开,开通与外界交流的公路板块,围绕农村的教育、经济等抓好公路建设管理,如部分贫困地区孩子上学需要走很远的山路,何不开通近途公路,并计划公交车、校车等接送,部分农村形成了桃园景象,文化程度低,无法律意识等,很多贩卖人口的现象就出现在这样的偏僻地区,公路建设管理中,可打通农村村落之间的联系,并借助公路建设形成城镇、村落一体化的模式,对于贫困地区,如若农作物产量较高、质量好,可发展经济路,将农产品直接的运输到附近的收购所,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应从扶贫脱贫、教育文化、经济交流、素质水平等几个层面出发,各个村落之间可形成合理的布局,协调配置资源,提高公路的建设意义。
农村公路的建设应加强监督与监管,通常为降低造价,同时也让村民有一些额外的收入,会当地选择一些村民加入修建,一方面能够降低造价,一方面可为脱贫提供助力,但村民干活的经验多,技术认识缺乏,应选择一批公益技术人员,或者从扶贫、农村干部中抽选出有建筑建设经验的人才来进行管理,同时还应选择一名在村中比较有威望的人展开人力资源协调管理,与有关部门达成共识,并能够获得村民的认可,当地应在公路建设的计划之初,对有关村镇干部进行建设建设的培训,掌握基础的技术与管理要点,亲力亲为监督,结合现有的经费,购置公路建设的相应设备,用于提高建设的质量。
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农村公路投资新机制。结合政策合理投资、集资等,设立农村公路安全标识,建设坡度等的转折点,危险区域设置减速带,由村民统一维护与管理,路政人员增加查看次数,了解公路中的危险源,合理分配成本,尽可能做到资源优化配置。
农村公路的修建管理正体现出新农村的改革气象,是我国普遍经济发展的体现,农村公路建设尤其独特性,建设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只要加大管理力度,相信能够为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