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婷婷
(辽宁省昌图县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铁岭 112500)
辽宁省铁岭市总面积约为13万km2,山地丘陵面积占比58%,铁岭市有着“辽宁省大粮仓”之称,年产粮食总量达到25亿kg,是辽宁省最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年来,铁岭市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现象严重,已经成为辽宁省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区之一,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该区域商品粮产量的重要原因。因此对昌图县地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策略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昌图县内矿产资源种类繁多,水资源较为充沛,资料显示昌图县内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种类达到23种,其中石灰石品位较高,储量最多,花岗岩与河沙等资源丰富,探测显示其储量高达5亿t。昌图县位于辽宁省的北部,属于地丘平原区域,在昌图县内有13条山脉,东部区域总体呈现地山丘陵分布,且地势较高,大多数山脉均处于昌图县的东部,例如光顶子山、天桥山等,且山体的海波均超过500m。昌图县的中部整体呈现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条件充足,资料显示昌图县中部区域的作物有效日照时数每年平均高达1750h,中部区域的年均降雨量较高,且气温适宜。昌图县西部区域为冲击平原,西北部分区域为风沙区。昌图县内部除了主河流辽河外,还存在大量的支流,如亮子河、二道河等,目前昌图县内已经建造了近70座中小型水库,可开发的水资源量近6.5亿m3,昌图县的植物区系以华北地区植物区系为主,绿色植被覆盖率为1/4。
昌图县内的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其中土壤侵蚀的形态为面蚀与沟蚀。资料显示,昌图县的土地面积为43万hm2,但水土流失面积近6万hm2,占比高达14%,且中强度流失面积占比为16.7%,平均侵蚀模数为3000t/(km2·a)。昌图县北部属于土石山区,因此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 t/(km2·a)。按照国家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公告以及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昌图县属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十二五规划期间水土保持治理工程总面积1238.67hm2,其中生态修复426hm2、经果林812.67hm2,作业路总长1400m,谷坊13座,小河道治理4320延长米,塘坝一座。经过多年的努力,昌图县各部门通力协作,采取因地制宜的模式,比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采用建设防治工程与植树种草等措施,科学的方法使得昌图县水土流失的治理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与延续性,尤其是在后期所采用的分期、分批治理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昌图县水土流失的情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1-3]。
铁岭市昌图县春秋季节风大,寒冷期也比较长,自然植被稀疏,这些因素造成昌图县水土流失严重。同时,乱砍滥伐、开山采矿、陡坡开荒等行为是造成昌图县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在过去很长时间,人们对水土保持淡漠,未确立水土保持观念,缺乏保护水土资源的自觉性,且政府重治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水土流失治理和破坏同时存在,导致水土流失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此外,缺乏多样化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也是导致昌图县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没有形成综合治理体系,缺乏治理机制的长效化,配套设施的缺乏等都是导致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
1)减少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最显著的特征是地表遭受到较为严重的侵蚀,表面植被覆盖率低,蓄水能力下降,当地区出现降雨时,地表水流速增加,径流增大,由于降水渗入土壤量减少,地区地下水得不到及时补充,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的增加,导致土壤蓄水空间减少,造成需水量减少。因此,水土流失导致洪水季节水量大,枯水季节水量少,降低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
2)增加了地表径流,加剧洪水泛滥。文章调研和统计发现,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发生暴雨天气时,会引发更大的水土流失问题。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地面的坡度较大,加之植被覆盖率低,当出现暴雨时,地表径流增加,并在短时间内汇聚成山洪,进而携带更多的泥沙倾泻而下,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4-5]。
3)威胁水库运行安全。由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地,地表土壤遭受严重的侵蚀,则在水力侵蚀条件下,裸露在地表的泥沙,在雨水、径流等的作用下,伴随着水流一起流进水库。泥沙的大量涌入,不仅会抬高沿途河流的河床高度,还会导致水库的有效库容下降,影响水库的蓄洪能力。一旦遭受暴雨天气则可能导致水库漫流,进而威胁水库下游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引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常常伴随着山体滑坡与泥石流等灾害发生,研究表明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与水土流失问题密切相关,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土体裸露,植被稀少,大雨在短时间内对地表裸露土体进行强烈冲刷,进而引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破坏周边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
5)影响区域饮用水水质。水土流失引发的水污染问题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但不可否认的是,水土流失发生后,大量的地表土壤被冲入河流中,土体中残存的农药、废料等有害杂物同样流入河流中,破坏水体的稀释能力,严重影响饮用水的质量。
根据昌图县建设总体规划中基础设施的发展规划,对周边的地形地貌、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植被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对开发利用中可能产生的环境负效应进行分析,比如土地资源的破坏、开发中所产生的水土流失等问题,并结合总体规划中生态治理的目标确定防治责任范围与目标通过靠科学确定防治责任范围与目标,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
在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时,为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效率,应按照水土保持法对昌图县内的水土保持工作划分为三个区域,即重点预防区、重点监督区与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区主要位于昌图县的西北部三江口、中长铁路以东,该区域内的水土流失保持工作经过多年的持续开展有了长足效果,因此未来还需要结合保护区实际情况,将责任划分到具体的责任人。因为昌图县不存在大面积的森林砍伐、采石以及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因此重点监督区覆盖范围较为广泛,重点监督区的主要任务是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监督,并依靠政府部门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法》,确保法律落地生根,成立水土保持监督机构,确保地区的生产建设与水土流失防治同时进行。重点治理区主要是指昌图县内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土壤侵蚀系数>500),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这些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重点治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治理任务主要是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减少该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应结合地区特点,因害设防,通常先对上游地区治理,然后对下游地区治理。对荒漠化的山地治理时,应注意对地区土壤理性、气候条件等深入调研,在充分研判的基础上采取种植绿色植被、防治工程等措施。
1)政策法规。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根据水土保持法结合昌图县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应及时制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政策与管理制度,并明确政府主管部门的生态修复任务,水利局、农业局、林业部门等协助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乡镇政府部门负责具体的实施。
2)村规民约。地区村落应根据坐落内森林资源、植被覆盖率等情况制定一个保护绿色植被资源的村民公约,对于位于大型森林的村落,则可以发动群众,设置护林员,并按照工作量的完成情况给以护林员一定报酬,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不遵守村规民约随意破坏林木资源、草被植物的村民应及时按照要求对其教育,甚至可以视情节严重给予其警告或处罚。
构建高效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是保障高质量水土流失治理的前提。随着各种高智能化水土保持监测手段在治理水土流失中的应用,促使我国水土保持信息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例如铁岭市在前几年使用了3S信息技术对全市范围内的重点水土流失区域进行监测分析,并依据得到的水土流失分布特点与动态变化,制定实施了铁岭市水土保持方案,极大地提升了铁岭市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目前,昌图县还设立了风蚀常规监测点,实时掌握昌图西北地区的科尔沁沙地影响的风蚀规律以及防治效果。
为治理水土流失问题,铁岭市在1999年、2006年、2007年分别将防止水土流失治理作为政府的重要项目,通过修建挡土墙、排水沟、截水沟、谷坊等工程对降雨等进行有效拦截与排导。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铁岭市昌图县的水土流失面积下降了20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屡破新高,水土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昌图县粮食的丰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水土流失的解决有赖于多方通力协作,随着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的不断完善,植被耕植、工程建设等保护措施被广泛应用于水土流失治理中,水土治理有效地解决了土地产出不高、投入效益差的问题。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助于降低地区土地荒漠化,还有助于我国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机构、企业组织、社会个人等均应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开展好水土保持工作,为我国的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