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李勇兵
(湖南涔天河工程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永州 425500)
电力企业是个特殊行业,电力生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生产安全又是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自然灾害,有其突发性;二是设备缺陷,有其隐蔽性;三是人为的违规、违章,有其盲目性。其中人为因素占所有事故中的绝大部分。下面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电站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浅要地谈谈如何搞好电力安全生产。
只要遵循电力生产的内在规律,电力生产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证的,绝大部分电力生产事故是可以预防的。电力生产安全可以从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得到保障。
1)技术保障
采用先进的、工艺成熟的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对设备状况实行实时监测维护,从设备技术上提高对电力生产安全的保障。
先进的设备、高度的自动化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要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先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监视、操作、维护要求。为此要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门培训、专题研讨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使运行维护人员熟练撑握设备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对设备健康状态能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及时处理,避免设备缺陷恶化成设备事故。从工作人员业务技术能力上提高对电力生产安全的保障。
2)制度保障
电力行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如“双五禁令”、《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各种检修运行规范。要举行专门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学习培训,深刻领会、严格遵守,并从实际出发进行补充完善。对制度的遵守情况进行长期的严格考核,绝不能搞形式走过场,从而在制度上对电力生产安全提供保障。
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的技术和制度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业务技术水平高,就知道“做”;熟悉制度,坚持原则,就知道该怎么去“做”,而不是随心所欲。若光懂技术而不熟悉制度不坚持原则,工作就像无缰之马,没有约束,势必会出事故;若只熟悉制度能坚持原则而不懂技术,工作就会畏手畏脚,无从开展。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懂技术又熟悉制度能坚持原则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安全生产,保障电力生产安全。
电力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来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1)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政策,确定“人”的主体地位
绝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其比例远远超过因安全工作条件不到位而造成的事故发生率。
电力生产的一切过程都有“人的行为”因素在其中,如对设备的运行操作、健康状态分析、事故故障处理、修试检查等:在工作中,对规章明知故犯,不坚持原则,明知这样做不符合要求,但图一时方便或抱着侥幸心理的习惯性违章;或者对技术要求、规章似懂非懂,知其一,不知其二,工作中又恰好在其二中发生了问题;又或者是对技术要求、规章不懂装懂,稀里糊涂,发生了事故才恍然大悟,后悔不已。
因此,在电力安全生产中必须突出“人的行为”在安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真正树立起“人是安全的动力,人是安全的主体,人是安全的目的”的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从“人”这一主体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工作人员安全思想意识,杜绝人为责任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安全。
2)将“安全第一”的方针贯彻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来
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既是事故的制造者又是事故的受害者。可以肯定地说,所有事故的发生都不是工作人员的主观意愿。
从工作人员个人的角度来说,发生安全事故时,不但事故责任者和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遭到伤害,而且他们的家庭、父母、子女的生活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在工作中要大力宣传“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观念,使员工发自内心地重视人身安全,重视安全生产。“我要安全”的愿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强烈的,让员工自主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保护广大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不仅是企业的责任和任务,也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企业只有实现安全生产,才能减少发生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只有实现安全生产,广大员工才有安全感,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也才可以最终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自已和他人的安全、家人的幸福、企业的发展,我们要时刻讲安全、抓安全,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彻到每一个人的心中来,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去。
3)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处
荀子曰:先其未然谓之防,发而止之谓之救,行而责之谓之戒,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这段话用在安全生产的管理上再恰当不过,预防为上策、补救次之、惩戒为下策,安全工作的重心应放在预防事故发生上,大力推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工作方针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上策。实际工作中,如何将“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贯彻执行到位,落实到实处,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①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进行专门的规章制度学习培训,使员工了解撑握电力生产的内在规律、特点、要求;在工作中对违规违纪情况通过检查、考核、批评教育、通报处分等措施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进行先进班值、先进个人的年度评比,增强员工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每年举行一次《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对成绩优秀者予以表彰,对不合格者予以处罚补考,绝不搞形式,走过场;以召开电站全体员工会议的形式对违规违纪的现象进行批评、教育、纠正,对做得好的班组和个人进行表扬。通过各种措施、形式切实增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员工“我会安全”的自我要求。
②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
根据员工业务水平,举办专门的专业知识培训,如《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运行规程培训、管理制度培训,每一期培训结束后都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作为岗位竞争时的一部分;实行岗位动态管理,能上能下,每年举行一次竞岗考试考核,内容由业务能力和平时表现组成,在竞岗过程中值长可降为正岗、正岗可降为副岗、副岗可降为学员,甚至有值长由于平时表现不好,疏于业务学习,在竞岗时被降为学员,在这些方面始终坚持机会均等、公平公正的原则,将优秀的员工放在重要岗位,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公平竞争的氛围;每年举办一次安全活动竞赛,如倒闸操作竞赛、填写操作票竞赛、安全知识问答等,通过培训、岗位竞争、安全活动等措施切实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技能。
通过系列的培训、安全活动,公平公正的考试考核、批评教育、奖励处罚等措施,努力提高员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增强安全意识,避免人为责任事故发生,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处。
影响电力安全生产的因素时刻存在并不断变化,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时刻加强警惕,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要确保电力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持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