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问题及对策

2020-01-12 15:09:06马春兰
湖南水利水电 2020年4期
关键词:政策法规规模化分布式

马春兰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能源可谓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命脉。伴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化石能源的储量毕竟是有限的,经过多年的开发利用已经逐渐减少,无法再提供足够的支撑,而对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还会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严峻的人类生态环境压力和能源形势下,世界各国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纷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以生物发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核电等为代表的新兴能源都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进步[1]。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具有资源总量巨大、分布空间广阔、可持续利用、对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近年来成为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热门。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有力推动和相关技术进步的促进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但是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分析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问题及对策具有尤为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1 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问题

1)政策法规有待健全。与煤炭发电等能源生产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还属于新兴产业,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这也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有着较高的生产成本,那么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来激励和引导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不但是保障和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我国能够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现实需要[3]。面对日趋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国家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的政策法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比如《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但是这些政策法规未能形成一个健全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4],也就难以对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进行有效引导。正是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相关政策法规存在不连续、不稳定以及不可预见等问题,导致无法为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法规保障。

2)融资困难。分布式光伏项目在建设初期就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因为光伏电池的生产需要用到大量的硅材料,使得太阳能硅电池有着较高的成本,而且成本回收方式仅仅只能依靠电价回收这样一种较为单一的方式,收益存在着较多影响因素,不确定性高,不仅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还有着较长的周期,从而使得投资回报率不高,未能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5]。再加上难以较为直观地判断光伏组件的质量,从而使得银行不愿意将分布式光伏项目视为贷款抵押品,从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资产价值就不能受到认可,自然也就没有哪家银行愿意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贷款。近些年来,国家虽然一直在鼓励国家开发银行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其发放贷款,然而由于大型电力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使得中小型企业成为市场的主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普遍规模较小,而中小型企业由于实力相对较为薄弱,想要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融资是较为困难的。整体而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仍然面临着融资困难的瓶颈,融资情况不容乐观。

3)质量存在问题。如今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最具优势、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小至家庭屋顶光伏发电,大至地面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逐渐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多与建筑相结合,倘若其存在质量问题,不仅会损坏发电系统内部设备,甚至会威胁到建筑物以及周边人员的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收益。通过对多个大型地面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检测,发现光伏组件都存在热斑、隐裂、功率衰减等问题,其中尤以功率衰减问题较为突出。相关设备仅仅才运行1 年的时间,51%的组件衰减都在5%~10%这个数值之间,其中8%的衰减超过了20%,30%的组件衰减超过了10%。而对于光伏组件衰减率,电站开发商要求25 年不能超过20%,10年不能超过10%,5 年不能超过5%,1 年不能超过2%。还有的太阳能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实施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国家补贴,这些太阳能分布式光伏项目往往也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

2 规模化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1)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目前美国、日本、丹麦、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发展较快,但是这些国家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发展也是在社会成本和发展目标之间寻求平衡,并不是不计代价的。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美国为了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在对于绿色能源的使用方面可谓是作出了非常积极的探索。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政策法规方面,美国主要是从电价、税收抵免、补贴等多个方面进行的。比如安装于住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30%的投资税抵免政策以及5 年加速成本回收计划。为了推动光伏市场的发展,德国通过立法明确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20 年的运营期内,光伏发电上网电价的费率一直保持不变。此外,对于建筑中安装分布式光伏项目还出台了投资税抵免政策予以支持,不仅政府会提供为期10年的无息贷款,还有37.5%的补贴。德国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上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是德国分布式光伏项目得以成功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建议在参考借鉴国外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对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予以进一步健全完善。一是补贴政策:结合具体情况,按照装机容量、发电量、租用屋顶面积、电力消纳用户、制定单独上网电价等等方式进行补贴。二是上网电价政策:分布式光伏系统所产生的电量按照光伏上网电价卖给电网公司,然后电网公司按照用户所用电量收取相应的费用。可以在电表的电网侧安装光伏电量的计量点。三是净电量计量政策:按照用户消耗电网电量和光伏反送电量差值进行净电量的结算,倘若用户光伏发电量小于用电量,就相当于光伏电量都享受零售电价,从而享受到更高的收益。

2)探索建立新的融资模式。一是众筹模式。为了扩大资金募集来源,分布式光伏项目完全可以将相关融资平台利用起来,通过网络途径众筹资金,由于众筹投资者已经不再仅限于风投、银行等机构,变得更加开放[6]。项目方可以先在融资平台上介绍分布式光伏项目的相关情况,比如初始投资、规划设计、预计收益等等,以此来吸引那些感兴趣的投资方和社会大众,然后投资方和社会大众根据地缘因素或兴趣,选择相应的项目进行投资。在规定的期限内如果项目方募集到了足够的资金,那么就必须立即着手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建设,并在建设完成以后将项目的运营情况主动向投资方汇报,并发放相应的收益。倘若在规定的期限内投资方未能募集到足够的资金,那么就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募集到的资金重新返还给投资方。为了确保整个融资过程的安全性,分布式光伏项目在融资平台上的整个资金募集过程都需要接受来自第三方监理运行公司的监督。二是风险分担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各个相关方的监督及风险分担,从而以此为跳板来获取投资方的投资以及银行的贷款。具体而言,通过第三方对于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质量及光伏电池组件质量的认证及监管,有效确保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质量,以便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这份质量保证为分布式光伏项目提供相应的保险,而有了保险公司的保险以后,银行也就可以增加对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授信,从而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增加贷款发放。而有了来自银行贷款的支持,就能够更好地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规模化发展。

3)建立质量监管控制模式。①第三方监管模式。先由项目业主来选择合适的CM 单位,而CM 单位将主要负责分布式光伏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同时还要负责项目的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控制好监管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成本和质量,确保分布式光伏项目得以在最科学合理的投资下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质量。②第三方认证模式。由政府出面联合企业组建权威的、专业的质量评定机构,对光伏组件的质量进行鉴定,并建立组建批号,以便对其发电效能进行跟踪观察。还可以建立各个品牌及其批次的数据库,以此来作为评价各个光伏组件生产商质量水平的重要依据,从而更好地确保分布式光伏项目质量以及发电效能。③延伸上游产业链模式。主要是围绕组件、电池片、硅片,形成太阳能电池、硅棒硅锭、组件封装的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制造系统。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确保为光伏生产企业的光伏产品生产提供原材料供应保障,还能帮助其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也有助于从源头上对光伏产品的质量加强控制。同时,国家还应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引导光伏生产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加大资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光伏产品质量以及发电效能的不断提高。

3 结 语

文章以分布式光伏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规模化发展过程的深入分析,得出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规模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策法规有待健全、面临融资困难、质量存在问题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探索建立新的融资模式、建立质量监管控制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政策法规规模化分布式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8:28
政策法规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18
政策法规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44
政策法规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能源(2017年10期)2017-12-20 05:54:07
政策法规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4
隧道LED照明规模化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