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江河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817299)
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而引发的牛的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1]。本病多发于刚出生不久的犊牛,典型特征是粪便呈白色稀粪,全身有急性败血症表现,对犊牛危害很大。为了能帮助广大养牛朋友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下面就其防治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的短小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淤泥、河流、沼泽地、空气、动物体表及肠道内等都有分布,但大多数菌株不具有致病性。本菌不形成芽孢,大多数种类周身有鞭毛,能运动,对碱性染料着色良好,对多种碳水化合物有发酵作用,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吲哚试验和M.R 试验为阳性,不能利用柠檬酸盐。大肠杆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不耐热,普通巴氏消毒法就能将其杀灭,对大多数消毒剂敏感,通过产生肠毒素、溶血素等对机体造成危害。
本病以1~2 周龄的牛发病率最高,通常呈地方流行,环境卫生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小型牛场发病较多。犊牛出生后,通过吮乳、舔舐等行为将环境中的大肠杆菌食入体内,久之大肠杆菌在胃肠道内定植而成为常在菌,当因某种原因导致犊牛抵抗力下降时,这些大肠杆菌便可乘机大量繁殖,导致胃肠炎的发生。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少数病例可经脐带或产道感染。刚出生的犊牛如果未及时吃上初乳很容易发生本病。
本病临床表现两种类型,分别为败血型和白痢型。
败血型主要为大肠杆菌感染后进入血液,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组织器官,繁殖代谢过程中产生毒素,对全身机体造成损害。感染牛主要表现全身症状,病初体温上升,可达40℃以上,精神萎靡,吮乳次数减少,数小时后出现腹泻,粪便呈淡黄色的粥样,恶臭,最后转为水样,病牛脱水,腹痛,并伴发酸中毒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因衰竭而死。败血型潜伏期很短,出现症状后一般不到48h 就会死亡,发病急的甚至未出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
白痢型主要为大肠杆菌寄生在消化道中,并在其中繁殖和代谢,产生的毒素危害肠黏膜细胞,进而导致肠道发炎,表现腹泻,排灰白色稀粪[2]。体温一般正常,后期可能会升高,症状表现较轻的可自愈,死亡率低于败血型。
对病死牛进行剖检可见尸体极度消瘦,黏膜苍白无血色,肝脏、肾脏苍白,肾脏包膜下有出血点,胆囊充满黏稠的暗绿色胆汁,心内膜表面有出血点,胃肠道黏膜呈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败血型病例可采集病牛的肝脏、淋巴结等器官,白痢型病例可采集胃肠道内容物或受损较严重的肠黏膜,将病料无菌采集后在普通营养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进行涂抹,37℃条件下恒温培养24h,如果普通营养琼脂表面上长出圆形突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半透明、近似灰白色的菌落,直径大概在2~3mm,镜检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状,且在麦康凯平板上呈粉红色菌落,则可确定为大肠杆菌感染。
预防本病必须加强牛场卫生的管理,大肠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分布,勤对牛场环境打扫、消毒,能有效避免本病的发生[3]。犊牛出生后,一定要第一时间让其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可中和入侵的致病菌,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饲养管理人员一定要注意母牛乳房局部的清洁卫生,如果乳头部位被粪便、环境污渍等污染,很容易在犊牛吮乳时感染,建议母牛产犊后的半个月之内,每天对乳房用0.1%高锰酸钾水清洗消毒,杜绝病原菌传播。
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抗生素可用于本病的治疗,兽医临床常用的有氟苯尼考、复方阿莫西林、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头孢噻呋、硫酸头孢喹肟、氨苄西林、恩诺沙星、磺胺嘧啶等,都可用来治疗本病。用药时要注意根据具体发病类型选择不同的用药途径,败血型病牛由于病原菌在血液和组织器官中,建议采用注射给药的方法,这样药物可直接进入血液,药物生物利用度高。白痢型病牛可通过口服抗生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后药物可直接进入肠道,直接起到杀菌作用。
除了抗生素外,由于病牛很容易因腹泻而导致机体脱水,故治疗时还需配合补液盐和鞣酸蛋白进行对症治疗,补液盐可补充因腹泻而丢失的电解质,鞣酸蛋白对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能减少毒素的吸收,从而缩短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