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敏
(四川省阆中市七里街道畜牧兽医站 637400)
在畜禽养殖业中,产地检疫工作指在动物或动物产品离开产生地或饲养地前,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指定官方兽医对其进行现场检疫。产地检疫工作的目的是掌握动物健康状态,对养殖场的防疫工作进行评价,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防止患病动物流入市场,对公共卫生安全与动物产品安全造成严重危害。产地检疫是动物卫生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加强产地检疫,才能促进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
在畜禽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在目前畜牧养殖过程中,大规模、集约化养殖模式已替代以往小规模养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畜禽疫病防治难度,存在不定期发病的可能性。由于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饲养密度不断升高,如果防疫条件有限,可能会出现大面积发病。对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需要进行一线摸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畜禽免疫程序,为养殖户提供畜禽防疫工作的相关指导。做好畜禽疫情的监测,在重点区域设置疫情检测站,以便在出现重大疫情时能及时处理,对疫情风险进行有效控制,为产地检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饲料安全性是保证畜禽产品安全卫生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需要重视饲料生产与销售企业的管理。虽然我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仍然有部分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产品效果,在饲料中添加国家禁止药品。与此同时,一些养殖场为了提高畜禽生长效果与生产能力,会在饲料中添加对人体有害的镇静类、激素类及抗生素药物,导致畜禽体内残留一部分药物。
为了提高养殖过程的规范化程度,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为了保证畜禽产品的卫生质量,必须制定合理的养殖管理规范,从畜禽及畜禽产品的源头抓起,提高产品安全性,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同时制定养殖场备案制度,全面提高养殖场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畜禽产品安全性,必须严格控制用药,避免药物残留对产品造成的污染,提高产品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所,创造良好的防疫条件。与此同时,需要对周边环境、运输工具及相关人员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此外,还要在饲养过程中严格控制药物的使用,尽量减少药物用量与频率[2]。
在畜禽饲养过程中,为了避免畜禽产品中存在药物残留,需要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购买药物,控制药物用量及给药方式,同时注意配伍禁忌,严格执行药物的合理使用量及有效停药期,有效提高畜禽养殖过程中用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立养殖场用药记录,实现药物的科学管理。
为了有效提高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为了有效提高产地检疫工作水平,需要吸收更多的专业人员,根据突发性重大疫情举办相关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类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及防控措施等知识。与此同时,还要重视经纪人管理,对农村经纪人进行统一管理,为其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对其进行培训。由经纪人对交易的动物进行报检,促进产地检疫顺利开展。还要对规模化养殖场采取专户专账、定人定岗及定期检查等监督管理制度,掌握养殖场中的存栏、出栏及补栏的准确数字,保证产地检疫的及时性[3]。
为了提高产地检疫水平,需要使用更多的先进仪器设备,增加更多的检测项目。根据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产地检疫工作中采取权利完全分离的措施,同时提高检疫技术的科学化程度,根据实际需求增加先进的仪器设备,科学检测畜禽产品的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及饲料等质量。
总而言之,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只有做好产地检疫工作才能保证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产地检疫工作,根据实际采取必要措施,不断加强产地检疫,促进畜禽养殖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