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农业农村局东城畜牧兽医站 2626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改善。从之前为了饱腹而吃,变成了现在的健康绿色的养生吃法,进而食品安全问题倍受关注。做好食品监督管理工作才能控制食品质量问题,动物检疫已经成为动物性食品安全中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做好动物检疫工作,才能确保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
动物防疫检疫是我国比较重视的卫生领域的重点。动物防疫检疫在检疫工作中最重要的,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息息相关。动物检疫是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前提,动物防疫检疫与动物性食品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动物检疫工作可以保障动物在饲养过程中健康安全,对患病牲畜及时救治,避免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同时可以从根源上阻止存在问题的动物性食品流入市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动物检疫工作除了对养殖户的监督外,还包括了对食品加工厂、市场、屠宰场、餐馆等地监察。做好动物性食品在养殖、产出、销售等环节的督查,严格做好每个环节,使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有保障。
目前,我国动物防疫制度仍然不是十分健全合理,有一些漏洞,有些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严重。在进行防疫工作时,工作效率低,制度难以应用到实际管理中。相关部门对动物防疫检疫的宣传力度不够,内容过于单一,导致养殖户对动物防疫不重视,从而影响到动物的健康安全。相关部门对养殖户等的教育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培训系统不完善,制约了动物检疫工作[1]。
当患有传染病动物的肉及其副产品做成动物性食品将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有些生产商添加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添加剂或不按照国家标准用量去添加,将会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如瘦肉精本是的治疗哮喘的一类药物,却被不良商家添加到猪饲料中,使猪肉的瘦肉率提高。但人在食用瘦肉精后会出现严重的生理反应,如头疼、呕吐、恶心、肌肉震颤、心慌等症状,严重可以造成死亡[2]。也有部分养殖场为了使出栏率提高,滥用抗生素,人类属于食物链的顶端,结局只能是人类受到伤害。养殖环境也是影响动物性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当环境的水土、空气或是饲料发生污染,会在动物体内堆积污染物,再流向餐桌导致污染物堆积到人类体内。
政府等相关部门应给予农业部门资金的支持,资金充足才能更新实验机器,购买实验试剂。相关部门要定期对检疫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确保相关人员的专业度有一定的水准。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还要对加强培训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使相关人员积极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部门应大力宣传动物检疫工作的意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普及人民对动物检疫的认知,如社区宣讲,校园讲座,发传单等方式。对养殖户还需进行更详尽的业务培训,使其有动物安全意识和责任[3]。还可以设置举报电话及邮箱,方便人民群众对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监督和举报。
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去修改相关制度。检疫人员应进行严格培训,在工作中应安排专人去执行各项检查,做到每项检查都可追溯。在检疫过程中应如实记录,保证记录的真实有效。对于相关部门的检查结果应在网上公布,方便公众的检查。对屠宰场、市场、超市等地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对违规的商户按照防疫法严肃处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人民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做好动物检疫工作可以从源头上保障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相关人员业务办事能力,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推动我国动物食品产业发展。这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