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松铭
(黑龙江省水利综合事业中心,哈尔滨 150001)
肇源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花江、嫩江左岸,地处松嫩平原腹地。肇源县北与大庆市、肇州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接壤,东与肇东市毗邻,西靠嫩江,南临松花江,同吉林省镇赉县、大安市、松原市和黑龙江省双城市隔江相望。全县地形东西扁长,南北狭窄,略呈羊角形,总面积4119.5km2。
旱涝灾害是肇源县农业生产历史上的主要自然灾害,严重的威胁着肇源农业生产的发展。春季大风少雨,十年九春旱;夏季高温集中降雨,伏天3d无雨就见旱;秋季气候差异,旱涝交替,早霜冻害时有发生;冬季漫长,严寒少雪,造成下年春旱。干旱灾害发生的频率高、范围大、面积广、程度深,比其它灾害更有威胁性,轻则减产,重则成灾,历史上的荒年多为干旱所致。内涝灾害是因集中降雨而造成,尤其夏涝和秋涝危害性更大[1]。
肇源有史料记载从清朝嘉庆15a(1810年)到清宣统3a(1911) 100a年间,严重干旱年份41a,其中极旱年份8a:1838年、 1875年、1883年、1890年、1898年、1910年;重旱以上平均2.5a一遇。民国30多年期间,重旱年份有19a,其中极旱年份有6a:1917年、1919年、1946年、1947年、1948年;重旱以上平均1.5a一遇。
从1949-2003年54a期间,干旱年份共发生42a,平均1.3a一遇,其中重旱9a,极旱5a。1951年秋重旱,1954年春连夏重旱,1959年春季旱,受灾面积达5.8万hm2;1965年春季旱;1967年,重秋旱;1968年重春旱连夏旱;1971年夏旱; 1975年重旱,1976年重伏旱,1978年春夏秋连旱;1980年重旱年,受旱面积达8万hm2,绝产面积达1.72万hm2;1982 年极旱年,春夏两季连季干旱,受旱面 积8.67万hm2,是建国以来降雨量较少的1a,9.47万hm2耕地,13.3万hm2草原全部 处在枯旱之中,绝产面积3.24万hm2;1993年重旱年,夏伏极旱,农作物成灾面积达6.4万hm2;2000年极旱,受旱成灾面积6.76万hm2;2001年极旱,全年降雨量198.2mm,为建国以来54a中降雨最少的1年,也是历史上最少的一年,6—7月松花江枯水期流量仅为30-40 m3/s,沿江提水灌区抽水站均不能抽水,水田严重渴水,造成减产。全县有旱田成灾收三分;2003年春季极旱,受旱面积达9.33万hm2,同时江河枯水最重,全县沿江灌区抽水站无一处能提水[2]。
清朝历史也有内涝记载,从清嘉庆十五年(1810)到清宣统三年(1911)百年中,共有严重内涝14a(次):1832年、1844年、1876年、1881年、1884年、1887年、1888年、1889年、1891年、1892年、1894年、1900年、1910年、1911年,重内涝平均7a一遇。民国三十七年期间,共发生严重内涝11a(次):1912年、1918年、1924年、1928年、1930年、1935年、1937年、1938年、1940年、1945年、1946年,重内涝平均3.4a一遇。
从1949年—2003年54a中,共发生内涝28次,平均2a一遇,其中重涝8次,极涝4次。1952年的降雨量571mm,其中7月雨量集中高达321.4mm,内涝面积1.5/a万hm2。1956年重涝全年降雨量515.7mm,松花江大水,洪涝并行,内涝面积1.32万hm2。1957年,严重内涝。全年降雨量533.7mm,松花江大洪水,洪涝并行,内涝面积19.28万亩,其中绝产12.84万亩。1960年严重内涝,内涝面积2.39万hm2,其中绝产0.856万hm2。1985年严重内涝,全年降雨量609.9mm,涝灾面积3.54万hm2,其中绝产2.47万hm2,1987年年降雨512.1mm,内涝面积绝产95万hm2。1993年春旱秋涝,内涝面积0.856万hm2。1998年全年降雨量634.7mm,为建国以来肇源年降雨之最,而且特大洪水当头,低地尽是水田,沿堤14处强排站能顶洪排水,水利工程发挥了重大工程效益,本是严重内涝之年,可全县内涝面积仅有400hm2。
肇源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受季风气候影响,春季降雨偏小,1-4月降水只占全年降雨的5%-20%,十年九春旱,同时春风大,次数多,风旱两灾同季,互为作用,风助旱威,旱增风势,两灾并行,加重灾情。
1959年春旱,刮大风十余次,加重旱情。1965年春旱,刮17次大风,加重旱象。1966年春夏连旱,刮五级以上大风19次,1967年4月月春旱,刮五级以上大风21次,1971年春旱刮五级以上大风14次,1976年春旱,某日中午西南大风风力11级,风速可达30m以上,路旁的大树、电柱被刮断,房盖刮飞,沙丘搬家,壕沟刮平。1977年春旱,刮五级以上大风24次,全县受风灾毁种2.07万hm2。建国以来,春季大风灾害共发生11次。风灾严重的1951年毁田5915hm2,1958年风毁田苗1.14万hm2。
干旱或内涝会引起气候、土质和其它生物萌发条件发生变化,引发多种病虫害。
建国后全县发生严重虫害42次,比较严重虫害10次,每次都和旱情相关。1953年春夏旱,生虫,虫害农田4856hm2。1954年春夏旱生虫,虫害农田3906hm2。1959年春夏旱生虫,虫害农田60149亩。1977年夏旱生虫,虫害农田2.13万hm2,成灾面积达0.67万hm2。
春旱秋涝常使大秋作物贪青晚熟,促发低温和霜冻灾害的出现,肇源地势低洼,庄稼贪清,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秋霜易早成为灾害。
新中国建立后,1959、1964、1969、1972、1976五个年份霜情较重,基本上都是春旱或春旱秋涝年份,受灾最重的1959年,全县霜灾面积8930hm2,1964年霜灾12177hm2,1972年早霜,全县农田亩减产0.6kg。
肇源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洪涝灾害,增加了水土流失,卫星摇感测试:1986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289.3km2,到2002年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193.5km2,增加了904km2。这一自然生态的破坏,加重了水旱灾害,水土流失,淤积河道,降低行流能力,引发洪水灾害,肇源洪水发生的频率有加大的趋势,建国以来54a中,一般性洪水平均5a一次,较大洪水、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约10a就可能发生1次,1998年发生了超历史特大洪水(300a一遇),洪灾深重,全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3亿元。此外,由于洪涝,肥沃的表土层逐年流失,土壤性质变坏,降低了涵蓄调节水分的能力,使土壤易旱易涝。
民国初年修筑堤防,阻截了洪水进入内地,泡沼干涸,鱼虾绝迹,草原逐年退化,又由于多年连续干旱和历史性洪涝的影响,沿江低洼地和草原的土壤逐年滋生盐碱,盐碱面积逐渐扩大,全县有9.33万hm2的耕地和草原滋生盐碱,其中耕地3.33万hn2,盐碱地遇旱“硬邦邦”,下雨不渗汤,既怕旱,又怕涝,轻盐地低产不稳,重盐地草苗不生,已构成潜在的灾害,除耕地外,全县大面积的草原已因旱、涝、风害滋生盐碱,不仅危害了草原,也危害了环境。干旱是肇源失去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肇源县近200多a的水旱灾害来看,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从清嘉庆十五年(1810)到1985年175a中,共发生洪涝灾害76次,占43.4%;共发生干旱灾害81次,占46.2%;旱涝灾害总数为157次,占89.7%,相当于十年中九年有灾。
肇源县水旱灾害是有明显的连续性,连续多年干旱,连续多年洪涝形成一定的规律。清道光十九年(1839)—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连续7a洪涝。清光绪元年(1875)—清光绪十六年(1890)十六年中十一年干旱。清光绪二十年(1894)到清米绪二十七年(1901)九年中六年洪涝。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到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三年干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到民国四年(1915)六年中三年洪涝。民国五年(1916)到民国十年(1921)六年中四年干旱。民国十五年(1926)到民国二十四年(1934),八年中三年洪涝。民国三十五年(1946)—1951年六年中四年干旱。新中国建立后,水旱灾害也无不具有连续性。1951年—1960年洪涝连年。1962年—1982年二十年中共发生春旱十五年(次),发生夏旱九年(次),秋旱六年(次)。1983年—1998年十五年中七年洪涝,而且有特大洪水出现。1999年后五年中,出现3个极旱年[1]。
从水旱灾害的连续性规律中即可反映出旱涝灾害的交替性规律。一段时间洪涝,接着就是一段时间干旱。1875—1890(干旱),1894-1901(洪涝),1902—1907(干旱),1908—1915(洪涝),1916—1921(干旱),1926—1934(洪涝),1946—1951(干旱),1951—1960(洪涝),1962—1982(干旱),1983—1998(洪涝),1999-2003(干旱)。旱涝阶段的交替,具有一定的规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