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尔伯特县节水灌溉发展历程的思考

2020-01-12 02:34:51崔国玉李洪伟周德强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移动式软管

崔国玉,李洪伟,周德强

(1.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农田建设服务中心,黑龙江 杜尔伯特 166200;2.黑龙江省杜尔伯特县水务局,黑龙江 杜尔伯特 166200)

1 节水灌溉发展历程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是黑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黑龙江省西部重点干旱区,总土地面积为 6054.00km2。隶属大庆市管辖,东与大庆市、林甸县为邻,西与泰来县、吉林省镇赉县隔江相望,南同肇源县毗连,北同齐齐哈尔市接壤。

土壤以风沙土和黑钙土为主,地处中纬度,位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向温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内蒙古和西伯利亚气候的影响,四季冷暖分明,春秋两季多风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其特点是气温变化大,日照时间长,降雨时空分布不均,风多风大、频率高,土壤蒸发量大,春夏之交干旱频生。降水量较少,年平均降水量 419.5mm,多年平均蒸发量 1830.5mm。根据《黑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地表水资源评价》和《黑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地下水资源评价》报告,区域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白土山组、泰康组及白垩明水组构成。区域地下水水资源总量为6.23 亿m3,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3.945亿m3。杜尔伯特县旱田灌溉水源以水源井为主,节水灌溉方式主要分为:坐滤水灌溉、低压管道、喷灌(软管移动喷灌、铝合金移动喷灌,绞盘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固定式时针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

1.1 节水灌溉初显成效

杜尔伯特县传统农田灌溉模式大多采用大水漫灌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20世纪90年代初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是坐滤水灌溉,1996年就达到全县种植面积的95%,此法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设备投入及运行费用也不高,可群众认可度非常高,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非常重要,且节水效率非常高。

自1995年该县开始积极探索新型节水方式,在省市的支持下,大力开展管道输水工程建设,1996年就完成了105处管道输水工程,灌溉面积达到1333hm2,1998年末管道输水工程面积达到6667hm2,1997年我们开始推广软管喷灌工程,示范面积达到533hm2,节水效果明显,深受广大农牧民的欢迎。

1.2 节水灌溉快速发展

2000年该县实施了国家节水增效项目,该项目包含棚室滴灌工程,铝合金管道移动式喷灌工程,卷盘喷灌工程,采取先进的、高技术含量的、多样的节水灌溉方式,适时召开现场会,各乡镇场组织种植大户、科技带头人到示范区现场观摩,为节水灌溉推广奠定了基础。2003年在大庆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引进新疆天业集团滴管滴灌工程技术,以棚室蔬菜及经济作物为主,到2007年我县滴灌工程面积达到867hm2。2008年市政府大面积推广玉米膜下滴灌,当年玉米膜下滴灌种植887hm2,2009年玉米膜下滴灌种植面积达到9447hm2,2010年玉米膜下滴灌种植面积13033hm2,2011年玉米膜下滴灌种植面积达到近20000hm2。

2009-2010年黑龙江省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项目开始实施,该项目建设以轻小型软管喷灌为主,共配备喷灌设备261套,其中铝管移动式喷灌工程36套,软管移动式喷灌工程225套,完成喷灌面积7.20万亩。

1.3 节水灌溉突飞猛进

杜尔伯特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难得机遇,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高标准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新建和改造机电井1993眼,架设电力线路269km,新增高效节灌面积25740hm2,工程完好率、使用率达100%,拉动全县种植业快速发展,年均抗旱增产9000万元,成功跻身全国产粮大县行列。2010年国家开始了“节水增粮行动”,借此机会该县2011-2016年节水灌溉工程以卷盘式喷灌与时针式喷灌为主,仅2012年我县完成了大型喷灌工程(时针式喷灌)面积3500hm2,卷盘式喷灌面积500hm2,管道移动式喷灌工程面积3200hm2。

2017年4月,根据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向全国各省下发了《关于印发“十三五”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的通知》(水农[2017]8号)精神, 2017-2019年我县开始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2017-2019年完成卷盘式喷灌面积2348hm2,管道移动式喷灌工程面积1700hm2,

2 节水灌溉工程现状

截至2017年底,全县耕地面积153 200 hm2,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1 600 hm2(水田面积达到39 967 hm2,旱田71 633 hm2),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4.81%。节水灌溉面积82780hm2,其中管道输水节水灌溉工程面积213hm2,喷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2447hm2,微灌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30hm2。

2.1 坐滤水灌溉

坐滤水种是一种有效抗旱保种的播种方式,先将垄破开浇水,待水渗下后再投种,然后及时覆土,从而在干旱条件下确保出全苗、出好苗。目前坐滤水种面积在86 667 hm2以上占旱田播种面积的80%以上。但无法解决苗期后和作物生长期需水问题,必须结合其他灌溉方式。

2.2 管输工程

管输工程灌溉是杜尔伯特县20世纪90年代节水灌溉主要形式。管输工程采用地埋塑料硬管,50-100m设一个出水桩接到地面,地上部分安装给水栓,通过软管连接给水栓进行进行垄灌(沟灌)或畦灌的灌溉方法节,比漫灌节水10%-30%左右,每处工程要求控制面积在10-13.3hm2,工程运行人工投入较高。。经过统计调查目前能正常使用的面积213hm2,不足当时建设面积的一成,不能正常使用的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①给水栓损坏或地埋管道断裂停止使用;②部分工程建成时间久,管材技术标准低、质量差,造成大面积管道爆裂,已无修复价值;③给水栓损坏丢失,工程无法使用。

2.3 喷灌(管道移动式喷灌、绞盘喷灌、时针式喷灌)

2.3.1 管道移动式喷灌

管道移动式喷灌是我县主要的节水灌溉工程,按输水管材可分为:软管移动式喷灌和铝合金管道移动喷灌,均是由水源、水泵动力、输水干支管、喷灌立管、支架、喷头组成,输水管路与水源水泵连接,通过管路送入立管再由喷头了喷洒到田间,喷头设计工作压力定为0.25MPa,射程R=18.6m,qp =3.35m3/h。项目实施的软管移动式喷灌要求控制面积10-13.3hm2,铝合金管道移动喷灌要求控制面积13.3-20hm2,主要是为了最求降低工程亩投入造价。经过统计调查我县目前管道移动式喷灌面积达到73 333 hm2,其中农民自购小型软管喷灌占比在50%上,软管移动喷灌造价低、实用性高,干旱年头农民为保收成,自购小型软管移动喷灌已成习惯。

2.3.2 卷盘、时针式喷灌

卷盘喷灌机是一种将牵引PE管缠绕在绞盘上,利用喷灌压力水驱动水涡轮旋转,经变速装置驱动绞盘旋转,并牵引喷头车自动移动和喷洒的灌溉机械,能够灌溉大面积的农田,也可以根据喷头控制喷水量的大小,以满足使用者对喷灌水量的不同要求,卷盘式喷灌机项目实施后,为大旱之年夺取农业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节水效益,与渠灌相比节水30%-50%,与管灌相比节水5%-10%。项目推广时都是大型卷盘喷灌,要求控制面积13.3-20hm2,不适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农村生成形势。后期引进了小型卷盘喷灌,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经过统计调查我县目前卷盘式喷灌设备存量650多台套,节灌面积达到4000hm2左右。

时针式喷灌机优点展现:1、自动化程度高:与地面灌溉相比可节省90%以上的劳力,与其他喷灌机相比,可节省25%-75%的劳力,能昼夜自动喷灌,一个人在中心控制窒可同时操作8-12台喷灌机,喷灌667hm2以上。通过各类项目杜蒙县安装完成时针式式喷灌547台套,目前能够使用的不足200台套,主要是设备管护存在问题,这种大型喷灌主要由村集体管理。电缆、电机、喷头、轮胎丢失严重,以致无法使用。现存的190套多是农机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的。

2.3.3 滴灌工程

该县实施的滴灌工程主要分为温室大棚滴灌工程和玉米膜下滴灌工程。

1)温室大棚滴灌工程:工程运行良好,利用率高,工程效益显著,充分发挥了滴灌技术的节水、增产增效、省工省力,截至目前全县温室大棚滴灌工程面积保330hm2。减少作物病虫害等诸多优点,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质农副产品,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玉米膜下滴灌工程:膜下滴灌工程是大庆市政府从“新疆天业”集团引进的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模式,膜下滴灌适应能力之强,节水效率之高、投入产出之大可称世界之最, 2011年完成20 000 hm2。实践证明膜下滴灌工程是有效利用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深刻变革,具体表现为“三增、三省、一优、一保”等八大效果,由此看出玉米膜下滴灌工程值得大面积推广。但是广大农户的主观思想、土地经营模式、耕作及覆膜等农机设备、膜下滴灌安装及运行管理等问题,致使目前我县玉米膜下滴灌工程面积为零。

3 节水灌溉推广实施存在的问题

项目推广实施中,主要存在政策没有因地制宜,按照国家标准从上至下一个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南北差异,区域差异。政府监督管理机制不够灵活,建后管理机制一刀切等问题。

3.1 项目政策没有因地制宜

杜尔伯特县实施的项目基本都是水源井要求深度100m,出水量40m3/h以上,配套设备控制面积13.3hm2/台套以上,追求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降低每亩节灌设施投入成本,这类规模的节灌工程管理必须是集体为主管理,同时政策要求项目资产为国家所有,使用权归村集体。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及认可度不高。2010年该县某乡镇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将深井变更为中深井和小井,喷灌设备改为了轻小型喷灌,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欢迎。

3.2 产权不明晰,存在重建轻管问题

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施工、工艺要求标准高,工程在建阶段都能够得到当地领导支持和积极协调,作为民心工程村组干部群众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建成交付使用后存在工程闲置现象为数不少。究其原因就是产权不明晰,出现有人建没人管,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管理维护办法,缺乏管理维护资资金,灌溉电费不能按时足额收回,导致灌溉设施不能正常运行。被盗损毁严重,受损部件不能及时维修,最终失去灌溉作用。节水灌溉工程由于投资大,建成后工程效益发挥好坏,直接体现就是能否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由于传统粗放的农业经营模式,不利于体现节水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且缺乏引导,种植作物参差不齐,这些原因都直接导致工程增产增效不显著。

4 节水滴灌大面积实施思路

4.1 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针对杜蒙县地下水资源情况,在水源井方面放宽政策,因地制宜的发展小井、中深井及湖泡坑塘水源利用,放宽项目资金的使用制度,加大对中小型节灌设备购置补助,这样既能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又能增加广大农户对节水灌溉工程使用的积极性,消除农户对节水灌溉项目抵触情绪,使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到节水灌溉工程中去,成为项目的主人,发挥农户主人翁责任感,建好用好节水灌溉设备使节水项目达到应有的效益。

4.2 明确产权加强管理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发挥效益是目的,因此,加大对已建工程的管理力度,制定一套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办法是首要的工作。在这项工作中目前存在很大的误区就是村集体与乡镇政府参与,使得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产权不明晰,责权不到人,利益不明确,致使工程名上有人管实际无人管。为此建议中小型节灌设备直接定价拍卖所有权的农户,大型工程设备使用权(保留国家所有)拍卖给实体经济组织,所得资金用于节水灌溉再发展。

4.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项目投入运行后,应由实际管理者根据作物品种的需水要求对最佳取水量及最佳取水时间进行深入的探索实践,确定最佳取水量及取水时间。为保证工程正常有效使用,必须对管理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如系统的安装拆卸,工程和设备的运行维修保养知识,农业耕作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保熟练操作,安全操作,保证系统可靠有效运行。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移动式软管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文史春秋(2022年5期)2022-07-18 08:40:44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水泵技术(2021年6期)2021-02-16 01:14:42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务欢池镇东村节水灌溉工程微喷系统的设计
膜下软管微喷应用技术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4
多功能移动式护理桌的研制与应用
辐照橡胶软管实现中国制造
橡胶工业(2015年8期)2015-07-29 09:22:50
移动式变电站之应用
基于新型移动式VMS的应急交通管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