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中十字墩采用的翻模施工技术研究

2020-01-12 00:08:08代彩霞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主筋墩身泵送

代彩霞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如今,桥梁工程的墩身高度越来越大,这对墩身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在不同的墩身施工方法中,目前以翻模法较为常用,且效果相对显著,对复杂的施工环境条件有很强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但在具体的工程中,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方案,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1 工程概况

某拟建桥梁工程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与十字墩,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翻模法进行十字墩施工。考虑到墩身高度相对较高,需配置大型起重设备,前几节的施工主要采用履带吊进行模板及钢筋的起吊,并辅以塔式起重机。现场将塔吊布置于墩位右端,和施工墩相附。混凝土采用泵机进行泵送,现场将泵机安装在墩周围,由不至于塔吊的泵管进行输送。

2 翻模构造

十字墩翻模施工首先是要确定适宜的翻模构造。墩身施工使用翻模法,各墩均设置一套,其高度为4.5 m,即每个节段按4.5 m控制,将两个节段作为一个完整的周期,由下节为上节提供支撑,将上节设置好后,开始向上翻转,对下一节段实施作业,以此不断循环,都完成整个墩身。模板为厚度为6 mm的钢板,采用边长为75 mm的边角钢作为水平方向上的小肋,同时由100 mm槽钢作为竖直方向上的大肋,由大肋和小肋构成一个30 cm的正方形网格,背方按1.5 m间隔距离设置型钢,模板间使用螺栓相连。连接用对拉杆为锥形螺母式的拉杆,在施工中内模和外模之间应进行对拉固定。

3 设置主筋定位框

定位框是固定在主筋用于定位及限位的构造,可以对主筋的平面位置予以有效控制,使模板安装与钢筋保护层所在位置均准确无误。框架在加工场进行放样加工,以普通钢材为主要材料。对于框架的尺寸,其外缘长度或宽度等于断面长度或宽度和保护层厚、主筋直径、箍筋直径、误差经验值和的差,其中误差经验值为3~5 cm,在钢筋的加工、安装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误差,必须在计算中考虑。框架的安装方法为将墩身的横向与纵向轴线作为基准,与框架的集合中心相对应的进行安装,使四个边都保持在水平状态,同时安装高度应均匀分布,确保主筋保持顺直,以免主筋出现倾斜。

4 模板安装

模板需按照从立面到侧面来安装,将立面模板准确安装到位之后对侧面模板进行安装。对于模板的测量和调整需借助三维坐标法进行,在安装之前先对模板的横向与纵向轴线所在位置进行测定,完成安装后,对安装的精度进行测量,其中,轴线误差不能超过±10 mm,尺寸误差不能超过±20 mm,高程误差也不能超过±20 mm。在混凝土浇筑开始前,还要对模板实施二次校核。当校核发现模板不满足要求时,应重新进行调整,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浇筑施工。

对第一节模板进行施工时,其下口的固定采用型钢设置水平方向的支撑,完成支撑后,将预埋于承台中的钢筋作为持力点,钢筋采用直径为32 mm的螺纹钢,其外露部分的高度不能超过20 cm。模板和型钢之间设置楔子使两者完全受力;在模板的上口,同样设置型钢作为模板的斜撑,其持力点和水平方向上的持力点完全重合。为了避免在浇筑时由于频繁振动使型钢发生脱落,需使用螺纹钢对斜撑与水平方向上的支撑进行焊接,使两者形成整体。因模板施工采用翻模法,所以模板从地面上离开后,应使用螺纹钢和主筋进行焊接,并用螺栓和背方相连,以此起到良好的支撑与固定作用。对于处在直角部位的模板,应通过型钢的设置来固定和支撑。

对模板进行加工时,需要在其上口背方部位焊接一个钢管。将模板安装好之后,在钢管中设置一根长度为1.5 m的螺纹钢,将其作为临时平台立杆。与此同时,利用直径为12 mm的螺纹钢,以0.4 m的间隔距离在水平方向上对立杆进行焊接,使其形成整体。之后通过安全网的设置把栏杆围起,避免人员及工具发生坠落。完成以上施工后,在上口设置木板,形成平台的底板,背方和木板之间使用铁丝进行绑扎。施工平台设置好后,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如果检查发现松动,则应立即予以加固,使平台保持稳定。施工人员从平台上下时,必须走临时转梯,在转梯的周围应使用安全网防护,防止坠落。

5 混凝土浇筑施工

墩身混凝土的浇筑应使用泵机进行泵送,根据塔吊位置对导管进行布置,以便进行接管和检修。由于泵送时高度相对较高,与水平方向上的泵送完全不同,这就对混凝土提出了很高要求,包括泌水性、和易性与可泵性,不仅要保证配合比,还需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外部因素。当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施工时,混凝土的水分会有所损失,包括高温蒸发和混凝土自身泌水,此时会影响泵送的连续性,导致堵管或者是爆管。对此,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改善。

(1)对混凝土的内部环境条件进行改善,比如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外加剂,然后以气候条件为依据,对混凝土的水灰比与坍落度进行调整,在第一次泵送之前,对泵管进行润湿,然后泵送净泥浆清除泵管中的砂料,之后进行混凝土的泵送,这样能减小泵送时的摩阻力。

(2)对混凝土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改善,比如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避免水分大量蒸发和损失,混凝土泵管的表面应铺设好麻袋与草袋,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冲水降温,若泵送时因其它原因必须长时间停歇,则应每间隔10 min就泵送1~2个行程,这样能防止混凝土在泵管中发生凝结,导致堵管,同时混凝土的泵送间隔时长应控制在1 h以内,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都应分层进行,对于分层的厚度,一般为50 cm以内,以30 cm较为常见。对于振捣点的方法,以插入振捣为主,在个别部位,可配合使用附着式振动板。

完成对混凝土的浇筑与振捣后,静置一段时间,在发现其收浆以后,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覆盖与洒水。在覆盖的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对混凝土表面和边角造成损伤及污染。如果在混凝土的表面还存在模板,则要在养护过程中通过洒水使模板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

6 稳定性措施

由于墩身的高度很大,在施工中会受到风荷载与施工荷载共同影响导致变形或偏位,对此,为了使墩身保持稳定,避免变形与偏位,可通过在墩身两侧设置联结来处理。联结是直径为60 cm的钢管桩,在竖向按照12 m的间隔距离设置,在墩身施工过程中,先按照图纸预留好预埋件,然后在预埋件与钢管桩之间通过满焊实现联结。从实践效果可以看出,通过对这一方法的应用,能有效保证墩身的稳定性,防止变形与偏位等现象的发生。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翻模法是现阶段桥梁工程常用墩身施工方法,该方法的应用能减少对大型机械设备的依赖,简化施工过程,加快施工效率。目前本工程十字墩翻模施工已经顺利完成,不仅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异常与意外,而且完工后经检查墩身施工质量合格,稳定可靠,基本无偏位与变形,说明本工程所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值得参考借鉴。

猜你喜欢
主筋墩身泵送
铁路桥梁墩身混凝土开裂原因研究
锚板式预埋地脚螺栓与结构主筋碰撞的处理对策
安徽建筑(2021年9期)2021-09-10 09:05:52
高效保湿养护膜在桥梁墩身混凝土养护中的应用
铁道建筑(2021年7期)2021-08-08 06:55:18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5期)2020-06-15 08:13:06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4期)2020-06-05 06:09:44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建筑与预算(2020年2期)2020-04-16 03:19:44
论V型刚构墩身的施工要点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36
高烈度抗震设防区域高速铁路桥墩密布钢筋施工控制技术
浙江建筑(2016年8期)2016-09-03 05:54:11
抬高顶梁体焊后抬高尺寸的控制
河南科技(2015年3期)2015-08-28 01:37:30
包衣机泵送糖浆速度的改进
机电信息(2014年35期)2014-02-27 15: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