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华
武穴市聚焦组织体系建设,在总结今年疫情防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小区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关键点、着力点、落脚点,以“三构建”全面完善小区治理体系。
构建完善的顶层设计蓝图
创新组织。在街道层面,由街道党组织和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重点“两新”组织党组织共同组成街道“大工委”制定“大工委”工作规则(试行),负责系统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進街道范围内基层党建等工作;在社区层面,由社区党组织与小区业主委员会、驻区党员民警、下沉党员代表等共同组成社区“大党委”,制订社区“大党委”工作规则(试行),推动社区党建从封闭运行、自我服务向开放运行、共同服务转变。
创新规划。随着城市城镇化发展加快,过去划分的118个网格发展不平衡,难以适应新时代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需要。武穴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新划分235个居民小区,推行235个小区市级领导包保全覆盖。印发《小区治理共性任务清单》和《“微改造”清单》,明确36个小区示范点等系列工作任务,以点带面,分批次完成全市小区的提档升级。
创新制度。武穴市出台“1+5”文件,即《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志愿服务5个方面的配套文件,实现各街道按市委赋权事项、履职清单平稳运行,规范和保障社区工作者薪酬系数及工资待遇,确保全市78家市直单位党组织5400余名在职党员有序下沉。
构建高效的三方联动机制
政治引领。小区党组织每月组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一次联席会,研究小区内重要事项,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真正发挥小区党组织在小区治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完善机制。全面推行三方“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即将符合条件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推选为小区业务会主任,物业服务企业中的党员职工纳入小区党组织统一管理,实现三位一体、协调联动、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
提升服务。小区治理工作的关键是解决居民的难题,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武穴市通过重点抓好“四建一改”工作,即建组织、建阵地、建物业、建机制和老旧小区改造,实现235个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服务全覆盖,健全各项务实管用的制度机制,出台《武穴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分批有序的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居住环境水平。
构建精准的党员服务体系
打造服务队伍。服务群众的关键在于建好一支作风优良、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市委将“在职党员下沉”与“志愿服务”两项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全市在职党员干部下沉小区、编入支部、进驻楼栋(党小组)。对志愿者进行分类管理,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型建立志愿服务信息库和项目库,打造一批全天候志愿服务队伍。
加强日常管理。日积月累建功勋,各社区建立《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活动记录本》,把党员下沉开展服务工作固化为每月支部主题党日的规定动作,对下沉党员的活动情况、服务情况、综合表现进行备案管理,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提供精准服务。为让党员下沉服务发挥实效,切实解决群众痛点,提升小区服务水平,武穴市开发线上APP平台,建立现代化精准服务体系。完善“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的党员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广泛收集居民诉求,限时解决问题,促进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作者系武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