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军 莫玉兰 卢晓
摘要:在2020年春季我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出现了大量的宣传标语,这些宣传标语在疫情的防控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作用体现在知识的普及上,宣传鼓动中。按照类型可以分为攻击型、警告型、动员型、提示型、诅咒型、暴力型。本文在搜集500余条标语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整理,并作出分析。
关键词:新冠疫情;宣传标语;标语类型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6-0024-02
2020年春季爆发了大规模的新型冠状病毒,全国各地组织了全民抗疫活动。在抗疫活动中,借助于发达的信息网络,各种类型的宣传标语也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标语作为一种文字简洁,鼓动宣传的口号,在文化的传播上发挥时效快、面积广、成本低等重要的作用。宣传标语在本次疫情的防控中也突出地体现了它的进步性和实效性。在李成伟的《农村标语的功能、特征、问题及建议——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标语为例》中,经统计和分析发现,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标语主要有教育、劝诫、警告、恐吓、攻击、诅咒、情感等七类[1]。这些标语有温情的,也有暴力的。在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标语类型也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反响。肖青青的《抗击新冠肺炎宣传标语修辞研究 ——基于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的分析》中,作者从修辞角度分为:诉诸人格,诉诸情感,诉诸理性。并指出部分传标语将疫情的严重程度,防控知识融入其中。在李璐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防疫宣传标语研究》[2]中以概念隐喻理论分为空间隐喻类、实体隐喻类、结构隐喻类,其中作者指出不恰当的宣传标语,例如警告型、威胁型的,让群众感受到疫情严重性的同时容易让受众产生叛逆和恐慌的心理,一定程度上造成弊大于利的结果。而在黄秋尘的《新冠肺炎防疫V标语失范现象及其规制》则从用词和言语角度分成了价值错位类,隐藏逻辑谬误类,充斥暴力语言类,否定文化传统类[3],并提到在词汇和言语方面的不恰当使用,容易造成语言的暴力和人际关系的割裂。
本文在搜集整理全国疫情期间500余条宣传标语的基础上,按照词汇、语体色彩及受众心理等要素将疫情防控标语分为暴力攻击类、提示警告类、鼓动宣传类三类。
1暴力攻击类
此类标语多采用暴力色彩的语言和词汇,在这个前提下又可根据词汇的类别又可分为攻击型,诅咒型,暴力型。这类标语多出现在民间的标语中,这也就体现了它适用范围的小众化特点。这类标语在疫情爆发严重时期传播较多,特别是在人们意识到疫情严重程度之后。
1.1攻击型标语
攻击型的宣传标语主要集中体现在疫情严重后的局面之中,面对一时间无法遏制的病毒,在宣传标语当中将感染者以及疑似人群视为“敌人”。此类的宣传标语一般使用了类似战争的词汇,例如“敌人”“军队”“武器”“抗击”“战胜”“战斗”等等,而运用这些敏感的词汇就是为了达到吸引人眼球传播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也鲜明地刻画出了疫情的严重程度。在标语的规范使用下,攻击型的宣传标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党政机关的带动下,将传播,劝解,弘扬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自上而下都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1.2诅咒型标语
诅咒型宣传标语在很大程度上充满了谩骂和诅咒,在宣传的作用上,虽然吸引人眼球,但使用了不恰当的措辞。特别是一些过激的用词,这对于武汉人民和疑似人群都无疑是一種歧视。而在这样的宣传背景之下也很难取得让人满意的结果。
这一类标语有着极为敏感和偏激的词汇,这对于本来就充满紧张和压抑的人们又徒增了一层恐惧。如此的言语着实很难让人接受。可难道就没有一点实质的作用吗?当然也不是,所谓存在都是有一定道理的,然而对于那些对疫情仍然还不够重视的人群,这无疑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警告,但是对于更多的人群是不值得提倡的。作为一种宣传的媒介,所面对的应该是更为普遍的人群,切不可以吸引眼球而附带其他的负能量在其中。这在标语的规范和使用中都是不提倡的,无规范地使用这些标语,所产生的负面效果要远大于预期效果。
1.3暴力型标语
暴力型宣传标语与诅咒型的标语相似但是有着不同之处,它的范围相较与前者更为广泛一点。
将一些明显暴力词汇放在标语中直接使用是这类标语的明显特征,像“死,杀人,害命”等也是在这类标语中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标语之下,使受众在疫情下的情绪,都处于一种紧张甚至是恐慌的当中,因为在我们大脑中拥有着管理恐慌的情绪的神经系统,一旦感受到这种恐惧,大脑就会向外发出信号,驱使我们自动回避。然而暴力型的标语却很难使我们正确产生这样的信号,原因就是在标语的制定和传播中缺乏严格的管控,这就与原本预期效果背道而驰了,反而容易影响我们对疫情的准确定位和认识。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其存在的积极方面,相较于那些不接受劝告或是提醒的少数人群,暴力型的标语以及措施就成了最有效的工具。
2提示警告类
这部分宣传标语在情感色上较为居中,没有明显的情感倾向,较为常见的就是将内容直接表达出来,采用陈述句的结构,可以适用于更多的人群,将传播防疫知识作为主要方向。而这类的标语在疫情爆发之后出现的频率也是成上升的趋势,在乡镇和小区较为常见。
警告型的标语较为严厉,后果表现得也更为明显。它既讲出了不能在病毒面前心存侥幸,也表示出了心存侥幸之的后果。这类的标语主要侧重于告诉群众有哪些事情不能做,一旦做了就可能产生的后果。
提示型的宣传标语语气上较为平和,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拉近和受众的情感距离。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委婉,自然的表现出来,很少附加感情色彩,容易让人接受。例如:
“有症状、早就医、不恐慌、不传谣。”
“拒绝野味!不猎奇,不贪嘴,病从口入,教训牢记!戴口罩、讲卫生、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慎揉眼。”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
这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以客观的叙述方式将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展现了出来,语言简洁,以三个字作为一个点。和那些具有明显感情色彩的标语比起来,这样的标语也是最长用到的,试想一下,在一些语气强硬的标语笼罩之下势必受众容易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加上疫情的不断变化,这种负面的情绪也就更加容易挥发。这时候更需要的是像这样感情色彩单点的温情提示类标语,不仅可以淡化紧张的气氛还不会削弱疫情在受众眼里的分量。在实际的使用中,提示型的宣传标语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在紧张的抗疫前线后,还有着这样一种和风细雨般的作战力量,他们用最简练、最温和的提示语言感染着受众,具有人情味的表达让受众更是感受到一丝温暖。疫情无情人有情,提示型的标语就是最好的例子。
3动员宣传类标语
动员型标语多出现在官方标语中、这类标语中的用词和表达更为规整、严密并且这部分标语主要出现在政府组织下的宣传标语。由于相关部门的反应及时,所以从疫情爆发开始此类标语就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例如:
“防控新冠”、人人有责、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防控疫情。”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坚决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加强防控、一起加油。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
动员型的标语是最常见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类型,尤其是在政府带头组织之下。它的一大特点就是鼓动性强、理解难度低、面向人群广、方向更为明确、语言有力、用词规范。例如“坚决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里就是将工作任务明确,是“防控阻击战”,而命令来自“党中央”。在“防控新冠”、人人有责、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新冠”是我们要抵制的目标,“人人”则是行动对象,统一目的是取得“战争的胜利”。像这样的标语就能够将各方都考虑到,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也会收获较好的效果。另外,由于此类标语大都出自政府,所以還有另外的一个作用就是传播范围广,从国务院到乡政府共计5级,无论是从实效性还是广泛性都有着很大的优势。在这种宣传鼓动之下、受众更容易明确“战线”,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拧成一股绳,集中力量抗击疫情。
4结语
本文以2020年新冠疫情为例,浅析了在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宣传标语的不同类型,表现出的利弊并就此提出建议。总的来说,在本次疫情中,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传标语都表现出了举足轻重的抗疫作用,他们不仅是人民的智慧,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传播方式的日渐成熟,标语也正在走向规范化、严谨化和创新化,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将会更多的知识文化、正能量的精神一并传播开来。
参考文献
[1]李成伟.农村标语的功能、特征、问题及建议: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标语为例[J].视觉,2020(4):126-127.
[2]李璐.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防疫宣传标语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20(3):17-21.
[3]黄秋尘.新冠肺炎防疫标语失范现象及其规制[J].新闻潮,2020(4):13-14.
(责编:王锦)
基金项目: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项目《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标语搜集与修辞研究》(202013638063)
作者简介:张汉军,男,陕西汉中人,本科,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通讯作者:卢晓(1977—),女,湖北十堰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社会与民族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