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

2020-01-11 08:44候治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20年12期
关键词:震动频谱系数

【摘要】针对建筑结构的时程分析模式,需确保地震波选取的科学性,以提高实际测量结构的精准性。从目前整个工程测定状态而言,地震波各项参数的界定,主要是通过持时、频谱、峰值来决定的,只有三者所呈现出的参数属性达到建筑抗震指标,才可得出较为精准的数据结果。基于此,文章对建筑结构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进行分析,并通过实例予以认证。

【关键词】建筑结构;地震波;功率谱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发,对房屋建设质量、性能提出更高的需求。抗震结构对于建筑结构来讲,需通过内部架构功能的实现,令建筑物所具备的结构力可在抵消外界压力的同时,增强自身结构属性,保证结构功能的最大化。利用建筑结构时程分析的方法,可通过运算结果,精准的反映出当前结构性能下,建筑物所呈现出的震动参数,进而对当前建筑结构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界定,然后通过数据模型,将建筑结构所呈现出震动系数进行映射,更为精准的计算出相关数据,为后续工程结构的设定提供基础保障。

1、地震波的选择方案

第一,地震波的选取应符合地区结构特性。从地震波测定数据而言,其本身属于动力特征的一种,在固有的场地上,地震波所形成的局部共振效应,作用在建筑结构中,可形成更为强烈的波感,此类地震波作用到刚性结构与柔性结构中所呈现出属性略有差异。通常情况下,地震波的测定在当前场地内与地基土质、震动距离等具有较高的关联属性。例如砂石类地基、黏土类地基等,尽管在建筑项目开设前,已经对地基结构进行基准设定,但受到大范围的地质影响,土层所消耗的频率、过渡效果等都具有一定差异性。而对于震源来讲,靠近震动中心的区域,其所呈现出振幅效果较高,频率值较大,反之,则相对减弱。为此,在进行实际模拟时,地震所呈现出的属性,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特点,即为地震波存在的频率周期,应符合当前场地的建设属性,且应依据实际震动位置,测定出建筑结构所能承受的极限值。

第二,地震波的选取应符合峰值变化趋势。地震波的作用强度可通过峰值体现出来,针对建筑结构所呈现出特性,需对地震波所呈現出峰值进行极限输出,通过对地区历年来地理环境的变化,保证极限值与基准值达到一定的线性关系,然后对建筑结构时程分析法中的系数进行调整,当系统所记录的数值达到当前可操控范围时,则可将其作为地震波的一种选取形势,这样一来,当地震波所造成的空间震感具有一定的浮动系数时,可通过调幅的形式,逐一完善数据记录,以确保各项数值记录的精准性,提高地震波正确选取的概率。

第三,地震波的选取应符合动持时。动持时作为建筑结构不稳定的一种因素,当地震波作用到建筑物时,如果结构本体所产生的内应力低于地震波的外作用力,建筑结构将受到破坏产生裂纹,且地震波的持续效果将对结构裂纹产生持续性破坏,当结构形变量达到一定值时,裂纹将产生裂痕,对建筑结构造成严重的损坏,进而令建筑物面临着倒塌的严重现象。为此,在对整个震动时长进行确定时,需进一步记录出在当前持续震动时间内,建筑结构承担的弹性压力值,且此类时间间隔可尽量缩短,如果整个结构所受到的作用力,消耗较长时,则数据取证时间也将随之增加,此时则可将整个持续周期设定为既定周长的五倍,取平均值,以增强实际测量的精准度。

第四,地震波的选取应符合谱频段。从我国现行的基准来看,地震波在实际记录过程中,其所呈现出的系数与当前震动所造成影响值成正比,从统计学角度来看,针对当前系统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想在样本内对某一类数据进行频谱、频率等方面的界定,必须逐一对地震波所造成的影响值进行确定,然后通过与规范值进行比对,对当前由震波所造成的频谱反应值进行确定,这样便可有效保证各项均值是符合震波所造成的离散规律,进一步缩减方差,保证在数据离散条件下,平均值的测量水平符合当前数据操作基准,这样便可缩减频谱在当前震感状态下的控制范围。为保证数据测量结果的模块性,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段界定,保证不同区段内的数据平均值,为系数误差降低提供耦合因素。为此,可将当前震动所产生的反应频谱设定为不同频率段,然后结合建筑周边所呈现出的地理特性,对建筑结构进行周期性设定,保证弹性分析值可由震动模型来确定出震感所处的波形,这对于整个工程而言,则可进一步缩减因离散属性所造成的误差,以提高实际测量的精确度。

2、工程实例解析

以十一层商用建筑物为例,其为浇筑式建筑,框架尺寸为42.6m,宽15.5m,钢筋混凝土结构所具备的刚性强度、质量呈现出纵向分布特性,防震等级为四级。

针对地震波进行测定时,应先依据振型对当前反应关系进行确定,查证出建筑结构所能承受的剪力极限值,整个振动周期为0.93s,从建筑物的地址属性来看,当其受到外界震动影响时,震动加速度与其所造成的峰值呈现出正比关系,为此对其进行频段划分,从不同时间点,对震动所造成的相关影响进行确定,按照时程测定模型,对建筑结构所处应力属性进行分析,以保证在当前统计量下,建筑结构所具备的剪力值是贴合于原有振型的,这对于系统而言,则可有效通过模型的建设,进一步分析与测定出当前反应频谱所具备的数据属性,得出不同建筑层内剪力值的变动趋势,以增强系统的测定值。如表1所示,其为两组不同时程下所呈现出的数据偏差值。

从数据测量结果中可以看出,不同地震波所产生的影响系数,在统计学范畴内具有一定的基准意义,其即是以场地特性为基础,又可通过数据记录实现不同算法的比较,以达到数据分时段处理的效果,进而为地震波的选取提供数据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结构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必须对整个建筑场地进行宏观化分析,从多个维度界定出影响建筑结构的问题,通过干预机制的设定,分析出不同地震波源对结构的影响系数,然后将其与数据基准进行比对,选取出相应的建筑方案,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阮祎萌,安泽宇. 基于性能的消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与分析[A].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业建筑杂志社,2020:6.

[2]区彤,刘彦辉,谭平,刘雪兵,周福霖.高耸型钢混凝土筒体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OL].建筑结构学报:1-11[2020-10-20].

[3]周丰.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小高层建筑中的抗震性能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20(05):21-23+49.

作者简介:

候治成(1990.08-),男,汉,河北沧州,助理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建筑结构。

猜你喜欢
震动频谱系数
画与理
确定性地震动空间差异对重力坝地震响应影响研究
中国向左走,向右走?
小小糕点师
苹果屋
嬉水
FCC启动 首次高频段5G频谱拍卖
伊朗遭“标志性攻击”震动中东
动态频谱共享简述
认知无线电中一种新的频谱接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