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玻璃艺术教学的研究与创新

2020-01-11 05:14:43
科学咨询 2020年49期
关键词:塑形玻璃艺术

蔡 娟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浙江杭州 310000)

玻璃艺术的制作、探讨、研究,从平面玻璃到立体玻璃艺术品;从具象玻璃制品到抽象玻璃制品;从无声玻璃到有声玻璃艺术;从塑形、翻模制作、选色配色、烧制、冷却、出炉、去模、洗刷……一道道的工序下来,每个步骤都藏着新奇,藏着期待,藏着惊喜。

由于玻璃具有透明、反射、温变、着色、浮饰、刻磨等独特品质。因此,无数的艺术工艺家会以玻璃材质为载体,进行设计、造型、吹制、脱蜡、窑烧等,体现设计理念,把人们的愿望展示为玻璃艺术品。

一、思考:玻璃艺术是否适合小学美术教学

(一)玻璃艺术的美感特征

玻璃艺术是以彩色艺术玻璃为载体,加上一些工艺美术手法使现实、情感和理想得到再现,再结合想象力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相互对象化的一种物品。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会发现很多艺术玻璃的踪影在自己的身边,为生活营造不同的氛围,晶莹剔透的材质特征,展现了现代人们充满自信的生活态度。

(二)将玻璃艺术引入小学美术教学是一种教学创新

当前,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改变生活的能力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教学的一种创新,美术教育的一种创意,特别是立体造型,玻璃艺术恰恰好就是组合了以上这些需求和特点,涵盖了这些内容,如果对玻璃艺术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跟上时代的步伐,学生的美术与生活相结合意识才会得到增强,让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精神、科研精神、工匠精神。[1]

(三)在小学进行玻璃艺术教学是可行的

在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玻璃艺术有着丰富动手操作的体验过程、独特创作构思内容和需要考虑的复杂环节,对作品的不能预知性和憧憬性,使用每一次的制作都是一次次的不断总结、重新思考、再设计、再制作,从而给予学生感受、体验,学生从玩中学、从学中玩,感受艺术给予的自由与美好。玻璃艺术恰是如此呈现艺术技能教育与美育的相依相伴,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增进中西方文化的感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此,增进学生对美好世界的理解与感悟。[2]

二、实践:开展小学玻璃艺术教学,案例及效果分析

(一)了解玻璃的特性和制作方法

1.优点:绿色环保无污染、通透感很好,时尚性强,应用广泛且造型丰富,模具成型尺寸精确,颜色丰富多变工艺精美。

2.缺点: 比较容易出现碎裂,不易制作厚重效果,耐温差性差,容易受温差变化而爆裂;虽时尚性强,但也容易过时。

(二)制作方法

1.模具法·吹气法。

2.冷工法·热工法。

3.选择合适的体验方法。

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激发兴趣性、制作局限性和美育的有效性,可以从塑形、翻模制作、选色配色、烧制、去模、洗刷等玻璃艺术制作步骤尝试体验和学习。[3]

(三)玻璃艺术教学

1.教学案例一

(1)课题:“山与水”

课程内容:塑型

教学步骤:

1.出示材料:捏雕泥、转盘、擀泥杖、垫布、毛巾、木质陶艺工具等。

2.欣赏PPT作品和步骤,谈话引入,引导学生了解玻璃艺术教学中,塑形的意义和作用。

3.深入探究,设计初稿,预设塑形内容。

4.进一步深入探究,教师示范指导如何塑形,学生初体验。

5.结合设计稿,进行塑形设计制作“山与水”

6.展示、分析、总结

7.延伸、拓展。

(2)教学策略:基于动手实践操作原则,让学生有目的性地从设计手绘初稿到立体造型构思,体验三维空间立体塑形。[4]

(3)教学反思:指导学生充分了解塑形的作用后,再进行塑形体验,还是会有学生捏塑的作品凹凸方式影响后续的翻模制作,大大增加难度。这就是今后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后续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5]

2.教学案例二

利用节假日的时间,笔者和家长一起组织部分学生到上海观看玻璃艺术作品展——玻璃的世界。这是国内首座以玻璃为主题的融合展示、艺术、技术、商务、教育、娱乐、生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GLASS+”主题园区。其中,儿童玻璃博物馆是上海一个全新的儿童文化体验馆,致力于给儿童提供一个充满乐趣的知识、文化和艺术探索的空间。在这个寓教于乐的儿童乐园里,学生能无限畅想的去体会玻璃艺术带来的新奇感受,展开奇思妙想,打开思路,用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体会与感受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集体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在这次参观过程中,学生对玻璃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并对这次园区的创新设计理念有了一定的认知,愿学生在创新的领域能够有所建树,为他们插上“玻璃艺术的梦想”。这样的旅行是一次次奇妙的旅行,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三、寻求解决问题和追求更好效果的方法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开展玻璃艺术教学,也是笔者的新尝试。目前,国内还没有可以借鉴的好的做法,需要自己在尝试中摸索小学玻璃艺术教学好的方式方法。坚持初心,带给学业生更多快乐、创新、创意的美育。

笔者认为,只有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只有活跃在当下社会思想的前沿,才会有更多的创新和更多适合的机会。小学玻璃艺术教学的初探,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未来性,需要有更多的尝试。如静变动,动变静——会动的玻璃艺术、会唱歌的玻璃艺术(中国美术学院郑闻卿教授的叮叮咚咚玻璃艺术交响曲);挂着的玻璃艺术,一推就响;电动光照的玻璃艺术;变静为动,光声结合——等等均可以是后续展示给学生的一个个很好的课题,有现代感、时代感、审美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玻璃艺术小学美术教学的道路上,教师要为学生插上“玻璃艺术梦想的翅膀”。

猜你喜欢
塑形玻璃艺术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38
安利引领健康塑形新风尚
纸的艺术
我不是玻璃熊
摇篮(2016年19期)2016-12-01 06:32:52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三严”铸魂 “三实”塑形 凝聚扭亏增效正能量
现代企业(2015年8期)2015-02-28 18: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