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欣 朱午静
(内蒙古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9)
语言符号的组构规则是任意性(arbitrariness)的,还是象似性(iconicity)的?纵观语言学界,这向来都是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早期,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语言符号的确立是人类共同规约的结果,与符号所对应的事物本身无必然逻辑关系;柏拉图却认为语言符号,尤其是名词类的语言符号,是有它的自然属性的,它和所指的实体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这种必然联系被称为象似性。到了现代语言学阶段,由于受到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的影响,语言的任意性被锁定为语言的定义性特征之一,但这并不能阻止一些语言学家仍然持有语言象似性的观点。布拉格学派的雅各布森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物。他借鉴早期皮尔森的符号学理论,指出语言具有“象似性”这一非任意性的特征。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走红,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语言具有象似性的观点进一步得到认可。
自许国璋教授于1988年将象似性这一概念引入国内,学界对于象似性和任意性的争论此起彼伏。王寅是支持前者的代表人物,而郭鸿和王德春等学者对此持批评态度。随着探讨的逐步深入,一些学者意识到“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任意性主要体现在单个的语言符号中,象似性则主要体现在语言符号的组合中”“它们看似是对立的,实则是辩证统一的”。实际上这一观点在索绪尔提出“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两个概念时就已有所体现。可以说,任意性和象似性在产生之初就并非矛盾对立体。
根据皮尔斯的观点,象似符号是一种自身内在特性与所指事物具有相似性的符号。如果我们能将一个词汇自身的某些特点与其所指的事物或意思相联系,找出其中的相似性,那么这个词汇就能更容易、更长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同理,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通过认知加工现实世界形成的结果,语言反映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和经由认知形成的概念,也就是说,语言与人的经验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这种必然联系就是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理据或象似性。很显然,语言的“象似性”对医学英语词汇的记忆是一个有利特征,因为它有助于从认知角度揭示词汇的形与义之间的联系,使学习者通过理解来记忆词汇。
有关象似性与医学英语词汇的研究,前人早有涉猎。很多学者从词源角度来探究医学英语词汇的象似性;部分学者从形态学的角度,分析医学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但这些研究都是象似性范畴中的一种,迄今为止,能将这些方面系统归类到象似性中,进行综合、统一的研究,屈指可数。本文拟从象似性的总体类别入手,系统介绍如何利用象似性记忆医学英语词汇。
相似性在语言学中可系统分为词汇象似性、句法象似性和语篇象似性。词汇象似性又可进一步分为语音象似性(phonologicaliconicity)、形态象似性(morphologicaliconicity)、语义象似性(semantic iconicity polysemy)和词源象似性(Etymological iconicity)。
语音象似性是指单词的发音和它所指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象似性可以分为直接语音象似性和和间接语音象似性。直接语音象似性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拟声词,这些词的发音与自然的声音很相似,有些医学英语词汇的发音,直接模拟的就是某些人体器官发出的声音,如“bubble sound”(气泡音)。如果一个病人的肺部出了问题医生用听诊器可能会听到他的肺部有“ba-b”的声音。又如“tick-tack sound”(滴答音),是用来模仿健康人的心脏跳动声,这个音和自然原声是非常相似的。间接语音象似性是由于单词带有相同的某个发音而暗含出一个相似的意思。如“sn[sn]”的组合发音,往往与鼻子密切相关,如“sniff[sn f]”表示“嗅”或者“闻”;表示“打喷嚏”;表示“打鼾”;“snot表示“鼻涕”等,可以说听到“sn[sn]”的发音,人们就会联想到“鼻子”,这个音与和鼻子相关的词汇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关联。类似组合还有很多,如“ump[mp]”的发音与圆形的东西有关,如lump[lmp](肿块)、rump[rmp](臀部)hump[hmp](驼背)等。
针对语音象似性的特点,学习者应当在学习当中反复朗读这类词汇,并且在朗读中有意识的去联想单词所代表的器官以及他所发出的声音,总结归纳,日积月累,医学英语词汇学习者将会牢固地掌握一批具有语音象似性的医学词汇。
英语词汇的形态相似性一方面类似于汉语中的象形字,另一方面还包含构词的理据。医学英语单词中的某些字母可以模拟单词所指的事物,如“oral”(口头的)中的“o”代表我们的嘴形,而“spine”(脊柱)中的“s”让人联想到脊柱的形状。不过,英语中这种字母上的象形远远不及构词上的结构象似性普遍。医学词汇中的派生词、合成词的各个组成部分,形象地阐释出这些由几个词素组合起来的词所代表的意义,如cardiogram(心电图)=cardio-(心脏的)+-gram(图、图表);hepatitis(肝炎)=hepat-(肝脏)+-itis(炎症)等。这类词汇的形态构成与其所对应的意义有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因而具有形态象似性。
在学习此类词汇时,学习者应当养成习惯,分析这类词的内部构成,根据词素进行记忆,并且不断积累词根、前缀和后缀,因为它们具有举一反三、以一抵十的功能。作为一种科技词汇,医学英语词汇中有60%左右的医学新词都是多个词素通过派生或合成而来,可见形态象似性对于学习者扩充医学词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义象似性主要是通过修辞手法来实现的,例如,Penicillin(青霉素菌)是通过比喻的手法,由pencil一词得来的。早期的笔是用毛做成的,而 Penicillin fungus(青霉素菌)在培育过程中,会呈现出毛茸茸的样子,于是就通过比喻的方式,又为它加上一个后缀“-in”(素),最终命名为Penicillin。因为用到了隐喻的修辞手法,所以这种象似性就叫隐喻象似性(Metaphoricaliconicity)。除了隐喻象似性,语义象似性还包含换喻象似性(metonymic iconicity),提喻象似性(synecdoche iconicity)以及类比象似性(analogicaliconicity)等。例如“signature”(署名),一个人的署名是他的一个象征符号,它的这一特点被提取出,用在医学词汇专指某种药物的“药效形象”。这里用到的是提喻的修辞手法,因而这个词具备提喻相似性。
具备语义象似性医学词汇,往往是普通词汇的意思经过修辞手法,或类比或隐喻等,延伸出医学语义。词汇学习者如果能够在学习中仔细推敲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建立起二者的联系,记忆下来的词汇将会更加牢固、扎实。
词源象似性顾名思义与这个单词的来源有关。医学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的词汇是从希腊罗马神话中得来,或者是由某个医生的名字、某一地区的名称而来。这种现象在语言学上称为名字命名“eponym”。这些词看似古怪,但若能弄清它的来源,将会豁然开朗。例如我们熟悉的帕金森疾病(Parkinson’s disease)、老年痴呆(Alzheimer’s disease) 以及美尼尔氏综合征(Meniere’s syndrome),都用到了为医治这些疾病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医疗工作者的姓名。此外,来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中人物名字的医学词汇更是不胜枚举,如hygiene(卫生)、psychology(心理学)、Oedipuscomplex(俄底浦斯情结)等都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中人物名字。
通过词源象似性记忆医学英语词汇,学习者不仅能获得学习的趣味性、拓宽自身知识面,更能扎实掌握、深刻领悟这类词汇。虽然这样记忆单词会消耗一定的时间,但一旦掌握,大脑就会将其放入我们的长久记取区域,而不是短时记忆区。因而,学习者在学习这类词汇时,如能广泛涉猎相关文化知识,将会收效甚广。
语言的象似性与任意性并非矛盾对立体,在记忆医学英语词汇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和肯定语言具有象似性的一面,并积极利用词汇中的语音象似性、形态象似性、语义象似性以及词源象似性,帮助我们不断扩充词汇量。因为通过相似性记忆单词,不仅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所记的单词更加扎实、深刻、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