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娣琴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武威733006)
贵宾犬因其体型小、聪明可爱、造型多变等优点,深受城市家庭的宠爱,但因犬场技术水平、经验不足,导致仔犬(从出生到45日龄)的死亡率增高。 笔者结合多年的饲养繁殖经验,概述贵宾仔犬死亡的常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借鉴。
1.1 母犬的饲养管理不当
1.1.1 产前饲养管理 母犬妊娠前未进行疫苗接种、体内外驱虫、犬粮营养不均等原因,导致妊娠期间胎儿感染传染病、寄生虫或营养不能满足发育需要,使得仔犬出生后免疫力和抵抗力较低,造成大部分弱仔犬死亡。
1.1.2 产时护理 母犬生产期间精力疲惫、 无暇顾及所有新生犬,或母犬经验不足,导致刚出生仔犬压死或冻死;母犬产道狭窄、胎儿过大、胎儿不正、羊水吸入、骨盆畸形、脐带缠绕等因素,使得仔犬呼吸障碍或完全停止(称为假死),未及时处理导致死亡。
1.1.3 产后饲养管理 母犬生产后,体质虚弱、窝产仔数多(5 只以上)、营养不良、乳房炎症、运动缺乏、休息不足等因素影响,使得母乳分泌不足造成仔犬饿死现象出现。
1.2 仔犬护理不当
1.2.1 感染 母犬未接种疫苗使得仔犬出生后不能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导致感染犬瘟热、细小病毒病等致死性传染病而引起死亡;仔犬出生后由于垫料污秽,脐带根部、断尾处未进行及时消毒,使得伤口感染造成化脓性炎症等,最终导致仔犬死亡。
1.2.2 饥饿 窝产仔数多、泌乳量少,导致弱小仔犬抢夺不上乳头,不能吸食足够含丰富营养的母乳而发生脱水引起死亡。
1.2.3 挤压 窝产仔数多、母犬经验不足、母犬体重过大等原因,导致听力、视力、四肢尚未完全发育的仔犬容易被母犬压迫窒息而死或踩伤致死,或仔犬相互拥挤造成意外死亡。
除感染、寒冷(出生后7天内是仔犬发生冻死现象的高发日龄)、饥饿(20日龄左右是仔犬发生饿死现象的高发日龄) 和挤压等主要因素外,肛门阻塞(造成体内毒素沉积而中毒死亡)、母犬弃喂等也可导致仔犬死亡。
仔犬的成活率除疾病外,饲养管理技术的高低也是影响仔犬成活率的重要因素[1]。 从母犬产前、产时、产后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免疫、驱虫、防感染、保温、防压、补饲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仔犬的成活率。
2.1 加强母犬饲养管理 母犬发情期坚持饲喂营养均衡的狗粮,并适当添加肉、蛋黄等蛋白质饲料,或使用红枣、枸杞等中药方剂补气补血;每年定期做好联苗和狂犬疫苗的免疫接种,配种前15天做好体内外驱虫;生产时做好产房清洁和消毒工作,实时监控母犬分娩情况,对于难产的母犬及时进行人工助产或剖腹产,对出现“假死”症状的仔犬及时倒提抖动、擦拭身体促其苏醒[2],及时清除口腔内黏液和羊水避免窒息死亡;产后加强外阴部位的卫生保健工作,防止产道感染;产后添加饲喂肉汤、米汤等饲料,以增加乳汁分泌;经验不足的母犬,应训练其舔舐仔犬肛门的能力,以促进仔犬排便,有干粪便堵塞肛门时及时人工清除;乳房有湿疹、炎症时,及时治疗处理。
2.2 加强仔犬护理保健 刚出生的仔犬被毛稀少、调温功能尚未完全形成,应做好保暖工作,犬窝内保持干燥卫生,防止贼风侵入;为了防止母犬压死仔犬,生产7天后可在吃完母乳后将母犬和仔犬分开管理; 仔犬出生后及时吸食初乳,获得母源抗体产生被动免疫以提高抗病能力;每天用碘伏对断脐、断尾部进行消毒,直至伤口干燥结痂;在窝产仔数多、泌乳少的情况下,20日龄左右时应根据情况适当添加犬专用羊奶粉(奶瓶饲喂),30天左右时可用肉汤、稀饭、蛋黄、泡软幼犬粮等易消化的糊状食物补饲; 仔犬日龄较大时,应及时修剪趾甲,以免抓伤母犬乳房引起炎症。
总之,贵宾仔犬成活率的影响因素复杂,应采取综合性护理保健措施。 还应做到淘汰携带隐性遗传缺陷基因的种犬;科学安排交配计划,避免不合理的近交,并避免公犬体型较大于母犬;优化种犬群年龄结构,降低高龄妊娠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