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萍
(甘肃省渭源县路园镇畜牧兽医站,748207)
球虫病作为鸡业领域内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疾病,现阶段治疗此种病的药物种类比较多,然而在具体应用上总会表现药物残留的现象,引起经济损失。 并且长时间运用抗球虫药物,容易促使鸡群生成耐药性,即便浓度有所增加,也会出现球虫病。 中草药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耐药性或者药物残留,污染环境程度效,可以加快机体的生长,所有发展前景良好。 本次研究中分析不同浓度情况下的白头翁汤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成效,开展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具体如下。
白头翁汤由白头翁、秦皮、黄连与黄柏组成,以往水煎过滤药物的煎液,引进80℃的水浴浓缩到每毫升的药物中包括1g 生药,分开装灭菌消毒,在4℃的冰箱环境下保存。选择36 只一日龄雏鸡,严格消毒饲养且两天内粪检不出现球虫卵囊,饲养到14天准备使用。1.1 方法 36 只14日龄雏鸡,排除弱雏挑选28只,划分为四个观察组,每组7 只,将Ⅰ组记作对照组,即不感染以及不使用药物;Ⅱ组记作攻虫对照组,即感染以及不使用药物;Ⅲ组和Ⅳ组记作攻虫之后使用不同浓度汤药的试验组,按照浓度的不同配比进行设置,得到的汤药稀释度分别是2.0%与1.0%,持续服用六天。Ⅱ、Ⅲ、Ⅳ组都灌服球虫卵悬液,在相同环境下进行隔离饲养[1]。1.2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组小鸡鸡的临床症状,计算抗球虫指数,即相对增重率与存活率的总和减病变值与卵囊值的总和,(相对增重率记作每个感染组增重率与不给药物组增重率;病变值记作每组病变分数与10 的乘积)。
2.1 临床情况变化与抗球虫指数
前四天每一个观察组尚未出现显著变化,以轻度腹泻以及精神萎靡为主、 第五天Ⅱ组出现4只死亡鸡、Ⅲ组出现1 只死亡鸡、Ⅳ组没有出现死亡鸡,其他小鸡正常存活。 小鸡肠管黏膜与肺组织中都表现出局灶淋巴细胞增生的情况,显示白头翁汤能够改善机能;通过计算,Ⅰ组小鸡抗球虫指数190、中药Ⅲ组指数是160,表明抗球虫作用呈现中度,中药Ⅱ组指数是145,表明其具备的抗球虫能力最小。
本次研究中,Ⅰ组小鸡抗球虫指数190、中药Ⅲ组指数是160,表明抗球虫作用呈现中度、中药Ⅱ组具备的抗球虫能力最小。 同时参考相关病理学资料,结合没有死亡鸡的组织学结构,对于小鸡肠管黏膜与肺组织中都表现出局灶淋巴细胞增生的情况,显示白头翁汤能够改善机能,加快淋巴细胞的增生,起到抗球虫的效果。 另外肝脏与心肌存在轻度变性情况,表明在中草药的使用中要控制好剂量,以免产生毒副作用。 基于此,中药组白头翁汤存在的抗球虫效果比较强,且中药Ⅲ组小鸡肠管以及肺脏中存有淋巴细胞增生的情况、 Ⅱ组小鸡存在肝脏与心肌变性的情况,在实际运用白头翁汤治疗鸡球虫病期间要设置合适的浓度,提高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