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红芳
(甘肃省甘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7000)
羊绦虫病在我国较为常见。 若养殖户防治不当还会引起羊群的成批死亡。 该病的分布很广,地域流行性强,同时在梅雨湿热时节高发。 所以养殖户为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要积极的防治该病。 羊绦虫病日常防治是治疗为辅,预防为主。 想要治疗该病,首先就要了解其临床特征,确定其诊断要点这样我们才好中西结合对症下药。
因为羔羊的抗性较弱,所以他们已于感染莫尼茨绦虫,而且我国部分地区的绵羊也是贝氏莫尼茨绦虫的高发群体。 该病的爆发和绦虫的中间宿主地瞒关系密切,当养殖环境地瞒过多时,羊在进食时如果吞食了含有虫卵的地瞒就有被感染的可能性。 该病在我国多是扩展和贝氏两种,主要是寄生在羊的小肠。 如果感染该病,羊就会表现出贫血,消瘦,下痢,毛粗乱等典型的特征,同时还会伴有抽搐、磨牙、腹痛等临床症状。
病羊的食欲会存在一定的减退,同时还会伴有贫血、腹泻、消瘦、水肿等症状,同时病羊的精神会萎靡,喜卧。 并且养殖户也可以在粪便中发现虫体和虫卵。 并且寄生虫还可以引起肠阻塞,严重的就会引发肠破裂而引起羊死亡。
当养殖户对于病羊进行其病理特征的检验时,病羊的支气管中会有泡沫状液体。 同时肺脏还会伴有一定的肿胀,局部变硬,色暗沉。 而且病羊的肝脏还会发生肿大变硬。 胆囊增厚显著。 病羊的淋巴结还会发生一定的肿大,病理特征明显。 同时,病羊的心包膜、大小网膜、肠膜都会存在无色包囊,其中会存在白色的点状物体,并且如果切开这些包囊内中会有清亮的液体。 解刨时病羊的肠内容物会比较稀松,如果抛开小肠就会发现肉眼可见的黄白色、白色的虫体[1]。
羊绦虫病的西医治疗主要就是使用杀虫药治疗,养殖户可以使用氯硝柳胺或者是硫双二氯酚来按照体重进行口服杀虫。 而且养殖户还可以使用丙硫咪唑和生理盐水以及葡萄糖配制成混悬液给病羊内服驱虫,当然硫双二氯酚的驱虫效果也可以,但是西药驱虫逐步的被中药治疗所代替,以减少药物的残留。
养殖户使用的中药处方可以是如下几种,第一,贯仲一份半、槟榔、鹤虱、苏木各一份,南瓜子半份,使用粉碎机研磨成细末,给病羊开水冲服即可。 第二,川椒五份,贯仲、使君子、马鞭草各一份半,鹤虱、皂角一份粉碎成细末后伴小米汤给病羊灌服也可。第三,烟叶五份、加水一升浸泡24小时,之后再加入明矾3g,稀释一倍后给病羊分两次灌服也可以杀虫去病。 当然如果以上药方效果不显著,养殖户还可以使用中药香砂六君子汤来进行治疗同时调理病羊的身体状况。
5.1 适时进行预防性驱虫
养殖户可以根据当地羊绦虫病的流行特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预防,同时还可以在每年的高感染时节,提前四周进行药物驱虫防治,养殖户可以按照70mg/kg 用量的硫双二氯酚进行防治,当然因为该病的感染性较高,所以除螨也是必要的防治措施。 刚断奶的羔羊是该病的最易感群体,每月1 次的驱虫就是必不可少的[2]。
5.2 全方位防治
羊绦虫病的防治仅靠治是不行的,养殖户还要将羊粪堆积发酵杀虫,同时还可以生物杀虫,这样养殖户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羊的养殖环境被污染,同时,羊的饲养场也要定期消毒杀菌,使用火焰灭满的效果较好,所以可以辅助切断该病的传播途径。 而且羊群在驱虫后养殖户要选择已经除过地瞒的牧区放牧。
总的来说,面对羊绦虫病我国的养殖户不能仅是会治疗,他们还要学会如何预防它,同时加之我国当今社会对绿色无公害养殖业的追求,所以在治疗该病时,中西结合治疗就是必不可少的,对病羊采用中药调理,西药辅助治疗的方法,这样我们生产的羊肉产品才会符合大众的需求,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的提高我们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