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明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748100)
流产又名小产。 母畜在妊娠期间发生胎病,或因意外损伤,致使未足月的胎儿娩出产道的一种病证。 反复出现流产,则叫习惯性流产或滑胎,各种家畜均可发生。 近年来,随着养牛业的发展,牛的繁殖率和成活率直接影响牛只生产力和养殖户收益,加之一些初涉养殖的从业者经验不足,因母畜流产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文中笔者就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对该病的中西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多因长期饲养不良,使役过度,体质虚弱,气血亏损不能养胎,致使胎儿不能正常发育;或跌扑闪挫,损伤胎元,或孕畜受惊奔跑,引起胎元不固,或久食冷冻霉败草料,过饮冷水,误食毒物毒草及急性热性病证等,均可引起该病发生。
病初精神不安,食欲、反刍减少,回头顾腹,蹲腰努责,后肢开张,时作排尿状,阴户潮红微肿,并从阴道流出少量或带血水浊液。 继则从阴道流出的浊液增多,腹痛加剧,阵发努责,最后排出未足月的胎儿。 口色淡白,脉沉弱。
牛流产的治法以安胎为主。 酌情选用如下处方。
3.1 “黑豆汤” 治疗牛先兆性流产,药用炒黑豆1500g、党参 90g、黄芪 120g、杜仲 100g、川断 90g、白芍 60g、侧柏叶 30g、艾叶 30g。 用法:将黑豆用砂锅或铁锅文火炒至开花为度,将侧柏叶、艾叶烧炭,共为细末,分3 等份。 取1 份放入盆内,将其余药味加水煎取药液约2 000ml,冲入盆内,候温灌服。 每剂药煎 3 次,日 1 剂,共服 1~3 剂即可。
3.2 寿胎散防治奶牛流产。药用杜仲90g,菟丝子120g,桑寄生、川断、阿胶各 60g,共研细末,开水冲调,候温1 次灌服。
3.3 全当归45g、川芎 5g、菟丝子 30g、炒白芍 9g、枳壳 12g、炙甘草 9g、焦杜仲 15g、续断 30g、补骨脂 24g、生姜 15g。 研末灌服,隔 3日 1 剂,连服 3剂。此方补血养血,安胎。本方对有习惯性流产的乳牛,分别在怀孕后2、4、7 个月时应用,预防效果较好。
3.4 人参 30g、黄芪 25g、当归 25g、川续断 20g、黄苓 20g、白术 25g、甘草 20g、川芎 20g、芍药 20g、熟地 30g、砂仁 20g、陈皮 20g、五味子 20g。 共为细末,加红糖200g,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此方益气健脾,补肝肾,养血安胎。
3.5 党参 35g、黄芪 50g、白术 60g、当归 30g、白芍35g、熟地 30g、续断 30g、寄生 40g、阿胶 30g、杜仲60g、砂仁 30g、黄芩 30g、菟丝子 30g、补骨脂 30g、艾叶 40g。 水煎,候温灌服,每日 1 剂,连服 2~3剂。 此方补气养血,固肾安胎,用本方预防牛流产效果良好。
3.6 加味生化汤:当归 60g、川芎 21g、桃仁 18g、炮姜 15g、炙甘草 15g、党参 30g、益母草 30g.共为细末,引用黄酒120ml,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3.7 保胎安全散: 当归 45g、 川芎 16g、 菟丝子30g、炒白芍 10g、贝母 10g、黄芪 30g、荆芥穗(炒黑)10g、厚朴 10g、炒艾叶 10g、枳壳 13g、羌活10g、炙甘草 10g、黑杜仲 10g、续断 30g、补骨脂25g。 共为细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隔 3日 1剂,连服 3 剂。
牛流产的预防,主要就是实现精细化管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全面执行分群管理。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牛群进行合理划分,可根据年龄、膘情以及生长发育阶段等,避免导致混饲出现营养不良或顶撞外伤等。
二是要科学配备母畜饲料。 在做到将待产母畜同圈饲养后,就要根据其必需营养成分,科学配制饲料,也可购买安全的全价饲料。
三是加强平时饲养管理。 对牛舍的温度以及饮水都要严格管控,避免外因引起母畜发生流产。
四是要保证充足的运动量。 待产母牛要减少使役,可在其饲料中添加防止流产的中药,同时要分群给予必要的运动量,提高体质、抵御疫病。
除了文中所介绍的方法外,牛流产也可采用以下疗法:①30%安乃近10~30ml,肌肉一次性注射。 ②黄体酮注射液,50~100mg,肌肉注射,每日或隔日 1 次,连用数次。 ③1%硫酸阿托品 1~3ml,皮下注射。④盐酸氯丙嗪,200~300mg/次,肌肉注射。 ⑤溴化钠、 溴化钾或溴化铵,15~20g/ 次,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