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人员素质技能培训与就业相关性研究

2020-01-11 14:0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乌兰察布务工人员技能

(中共乌兰察布市委党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一、乌兰察布外出务工人员公共技能培训与就业现状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当前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和脱贫攻坚决胜之年的重压下,就业压力空前加大,稳就业会更加困难。外出务工人员作为农民工群体的重要部分,作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由于知识水平较低,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并且就业技能偏少甚至缺失,随着知识和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就业焦虑”是外出务工群体经常面对的问题,因此研究外出务工人员公共培训与就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提升外出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障,也是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更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压舱石。

乌兰察布市全市户籍人口 272.1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89.2 万人,农村人口 182.9 万人;劳动力 159.9 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 47.6 万人;农村劳动力 112.3 万人。

1.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人员现状

乌兰察布市是劳务输出大市,自 20世纪 80年代起,大量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举家搬迁涌入周边地区,其中,长期居住在呼市、包头、鄂尔多斯、北京、二连等地达 83 万余人,其中呼市约 32 万人、包头约 31 万人、鄂尔多斯 10 万人、北京 7 万人、二连 3 万人。务工人员多属自发流动,许多技能水平较低,从事地段产业、生活艰辛,勉强维持生存。长期以来,他们都处在“输出地管不了、输入地管不着”的“真空”地带。为了帮助这一特殊群体稳定就业,乌兰察布市成立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中心,从多个方面积极探索,因地制宜,脚踏实地提高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1]。

2.公共技能培训情况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普遍存在“有技术、无证书,干技术活儿、拿壮工钱”的用工现状,服务中心结合务工人员实际情况,近年来,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务工人员就业技能。创新农牧民工培训形式,切实加强农牧民工各项文化技术培训工作。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大培训力度,为务工人员免费培训各种实用技能,以增强农牧民工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外出务工人员开展的技能提升培训目前主要安排在年底和初春时节,期间建筑工地相对用工较少,从事焊工、电工、电梯工、信号工和塔吊司机的工友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提高技能水平,为来年储备更高层次的技艺和技术。受公共突发卫生事件影响,面对面培训受到冲击,服务中心通过使用“腾讯课堂”“钉钉APP”等直播平台开展木工培训 100 人,钢筋工培训 99 人,电工 100 人,焊工 100 人。随着各类线下培训班陆续开展,2020年共举办各类培训 38期,培训技术人员 1149 人。

截至 2020年10月累计举办焊工、电工、信号工、电梯工、塔吊司机、木工、钢筋工、建筑电焊工、建筑电工等各类特色培训班 107 期,培训技术人员 5398 名。经培训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学员,上岗率为 96%,工资待遇最高的上浮了 100%,最低的也上浮了 22%。经测算,通过培训学员的年收入平均增加 9800 元。

服务中心通过建立特色协会帮助务工人员脱贫致富。比如目前建立了焊工、电工、信号工、电梯工、塔吊司机协会,通过培训,学员资源申请加入其中。已建立技术工种协会微信群 23 个,分别覆盖焊工 3292人、电工 1782 人、信号工 408 人、电梯工 313 人、塔吊司机 82 人。协会会员之间信息互通、经验分享、资源共享、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通过微信群提供就业岗位 4.7 万余条,推荐临时就业 3.6 万人次,我市技术工种品牌在呼包鄂地区初步叫响。我市搬迁到呼市赛罕区前不塔气村从事租赁蔬菜种植大棚的农牧民工有 326 户,种植大棚 684 个,占当地大棚数的 97%。为帮助他们提高种菜技术,服务中心专门在该村成立了蔬菜种植协会,在市科技局大力支持下,定期接受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有效地提高了蔬菜种植水平,684 个蔬菜种植大棚与上年同期相比,普遍增收10%-20%。

借助乌兰美家政服务港培训优势,以农牧民工第七党支部为依托,成立了家政服务协会,对保姆、月嫂、保洁、护工等多种家政服务项目进行专业培训并有针对性地推荐就业,家政协会登记会员 2108 人,组织培训 38 次,推荐就业 1121 人。建立家政服务微信群 72 个,受益人群 9983人。让更多的“半边天”获得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获得家庭地位[2]。

在乌兰察布市人社局和市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外出务工服务人员中心成功举办了两期“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人员技能大赛”,比赛设置焊工组、电工组、养老护理组等,设五一劳动奖章、技能能手等奖项,乌兰察布籍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参赛相互学习、交流技艺、审视自身差距,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也是一项以赛促训的创新做法。

二、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人员培训与就业相关性分析

1.深刻认识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的重要意义

外出务工人员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城市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兴起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缺乏就业技能导致就业难度逐步加大,所以开展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已成为向非农全职转变的重要一环。加强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教育是提高务工人员素质的主要途径,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实现十四五总体规划目标都有重大意义。

2.外出务工人员培训与就业相关性分析

基于调研总体情况,就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相关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影响就业培训方面的因素集中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授课时间、地点、个人受教育程度及时间这六方面。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发现,虽然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尤其是有职业资格认定证书的求职更顺畅,工资水平也更高,二者之间在短期内存在正相关性,但是职业技能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所以职业技能培训应是一项长期的、循环性的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

3.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矛盾性表现

就调研实际情况来看,我市就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培训,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根据调研情况,虽然二者之间在短期内存在正相关性,但是就业培训与务工人员实际需求之间并不匹配,供需失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这会影响务工人员的收入,这也反映了我市在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3.1 在培训时间方面,除去今年上半年的网络培训时间比较灵活外,由于代培机构在安排培训时间方面,大部分根据自身情况和老师时间而定,这与务工人员的空余时间并不匹配,在全日制集中授课培训时,很多务工人员从事的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他们的休息日不固定且不连续,时间冲突表现比较严重,很多有意愿人员因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在培训地点方面,一般都在代培机构内进行,地点相对城区较偏远,有些人员因为距离培训地点较远,通常坚持不下去或不去培训。

通过了解能够发现,多数的就业培训理论知识书本上面的较多,理论性太强,实操方面有所忽略,这与培训教师选择有直接关系,大多培训教师都是中职中专院校的教师,平时以教授学生为主,对务工人员的培训研究的少,更与农民工从事的具体工作相脱节。

3.2 培训效果不理想。虽然对务工人员进行免费培训,但是就培训机构来讲,他们为了获得政府补贴,因而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授课内容、教材选用方面,都注重形式而忽略最终的培训效果,这也使务工人员失去培训的动力。

培训效果不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参训人员自身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听不懂就不想听了”这种现象较多,参训的积极性受挫,效果也不能达到预期。大部分务工人员只有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对新知识的接受和理解都很慢,而培训教师的水平普遍较高,差距明显。

3.3 就业培训宣传不到位。由于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很多市场供需宣传不到位,不了解企业的用工信息,有的是因为达不到要求而四处碰壁。很多有参训意愿的务工人员不知道如何对接培训。培训机构也缺乏相应的宣传举措,务工人员不知道机构的存在或知道培训,但是以为需要自己交费而放弃。而且培训机构对市场岗位的需求也缺乏必要的调研。基于上述种种原因,打消了很多人的参训意愿,并且对短期培训存在质疑态度,对能够提高收入也没有形成客观的认识,很多务工人员就不愿在这上面花时间和精力了。

3.4 培训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调研了解到,我市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还没有形成评估和反馈机制,原则上按照规定这部分是必须要有的,但是实际执行方面不到位,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培训后的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评估,这也是实际培训工作与预期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只有通过评估反馈结果和具体培训事项进行细化分析,找到各环节存在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3]。

三、完善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外出务工人更多地进入到二、三产业中,而且无论是哪个产业,他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在增加,这就要求务工人员的素质也随之提高,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是不可或缺的。

1.完善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服务体系

构建多层次的培训服务体系,强化培训效果。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考虑打破原来“一刀切”的做法,逐步以受教育程度来划分,不同层次的务工人员可以选择相应的课程。课程内容方面要更贴近市场,多于务工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多考虑务工人员的技术岗位及相应的标准要求来进行,这样课程的针对性更强。其次,培训时间可灵活设置,考虑大多数务工人员的时间安排,打破原来全日制集中培训的硬性模式,可发展夜校或师傅带徒弟模式。更要开发线上培训新模式,依托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使务工人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在线求助及时解答,从而解决部分人员时间冲突问题。三是注重强调实践操作指导,将理论课程变为网上课程或光盘、录音、录像等形式,促进自主学习,实操课进工厂增强实践指导性和参训积极性。

2.创建特色培训内容

质量是就业培训效果的衡量标准,为保证质量的提升,从教材选取上,要多听取务工人员的意见,使教材能真正被看懂和使用。要结合务工地的产业特点,强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探索“定单式”“以师带徒”“新型学徒制”等新方式。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充分调动和发挥务工者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更好地贯彻落实培训补贴政策。针对高校毕业生、农牧民工和就业困难不同群体特点,开展实用性、时效性强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与当地就业部门紧密联系,加强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公共、便民、高校的培训体系。

3.加大就业培训宣传力度

注重就业培训多样化宣传模式。通过广播、报刊、网络等途径,说明培训优势和作用,宣传政府惠民举措。还可通过各党支部和流动党员对身边的人进行宣传,微信、短信推送等方式阐明培训相关内容及报名方式。在集中居住区可以张贴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就业培训服务。通过工会、妇联、残联等搭建的信息平台,及时推送相关信息。

4.建立就业培训评估和反馈机制

对于培训效果基本上都是以机构设置的反馈系统实现的,具体操作实际上是对参训人员进行事后回访。如果没有反馈机制,那么培训效果就缺乏有效的依据,相关培训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反馈机制不健全,供需之间也无法对应匹配,对市场供需动态掌握不清,就造成劳动力市场、参训人员、培训机构之间不能形成有效衔接机制,培训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机制非常必要。可通过设置一些强制性手段对未达标占比较多的培训机构进行整改,同时根据用工单位和参训人员双方反馈信息,来评判培训效果,方便灵活调整培训内容。

总之,对乌兰察布市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进行完善,目的就是使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培训与需求相匹配,提高技能的同时增加收入,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使务工人员拥有更理想的工作岗位。

猜你喜欢
乌兰察布务工人员技能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乌兰察布玛珥式火山口群的发现与研究
中钢黄金珠宝考察乌兰察布
秣马厉兵强技能
乌兰察布之夜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拼技能,享丰收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
2016年乌兰察布市一次罕见寒潮天气分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