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岚皋县医院医疗器械科,陕西 安康 725400)
伴随着先进科学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让许多的疾病检查准确率提高,并且治疗的效率也得到提高,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小,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医疗器械也涉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情况,若医疗器械无法正常使用,则会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因此,为了避免此类危险事件发生,需要对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目前在针对维修管理中,卫健部门还未制定出完善的制度,造成某些公立医院的维修制度缺乏规范性、细致性,通常都是泛泛的理论知识,缺少完善的维修工具,未及时对维修人员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因此,在器械出现运转故障问题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地找到具体故障位置,同时也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不仅会对器械造成较大的伤害,同时还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在运行时得到安全性也无法保证,并且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1]。
在医疗技术不断发展时,医疗器械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这样才能顺应医疗水平发展。但是由于大多数医院想要尽可能地缩减经费,因此维修的器械与技术未进行及时的更新,只能使用传统、陈旧的维修方法,维修手段较落后,无法保证维修工作的正确性,并且还会让医疗器械出现破损。同时,大多数医院中对技术人员的待遇不够丰厚,因此留下的医护人员大多属于自身专业水平较低,创新意识薄弱,无法将更多的先进知识融入器械维修中,对维修和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造成阻碍。
因大多数医院对器械维修的重视度较低,未在使用医疗器械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与保养,造成器械在运转时常出现各种小问题;同时若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未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也会对使用的功效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医院没有按时对器械进行检查,没有安排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管理,造成医疗器械的工作效率明显降低[2]。
因各医院器械的类型与使用量不同,因此,要根据医院实际不断完善现代化维修管理制度,以此为标准展开对维修工作的指导。从器械出厂、入院、使用、维修等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可能会影响器械使用效率和寿命的问题进行解决;在明确器械属性、安全、风险等情况后,制定出维修和保养计划;并且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其中包含维修后的记录、每日检查记录等,以确保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一般情况下,维修技术人员会按照初学时的维修经验,或更加资深的技术人员的建议,从而进行器械维修工作;但是随着器械不断地更新换代,器械的维修工作越来越复杂,单纯凭借主观意识进行维修,无法到达较好的效果。因此,技术人员在进行维修工作时,首先需要对器械的使用频率进行询问,根据故障情况进行分析,按照专业技术知识进行全面检查,再针对故障点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并且要及时对使用人员进行普及正确使用方式,及使用前的检查方法,在确认器械正常时才能使用,避免在使用期间对患者造成伤害[3]。
为确保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需要不断地增加资金投入,引入更多的科学化管理知识。医院定期组织开展维修管理知识讲解、培训,对于新入院的器械,邀请厂家维修人员来院进行专业讲解,让维修技术人员能够更明确维修的技术要点,确保维修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在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要树立责任意识,通过学习不断地提高维修与保养知识与技能,运用科学化方式展开维修工作,提高器械维修的质量[4]。
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地提高,将信息化融入器械的维护与管理的工作中,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将医院内的器械入院时间、使用时间、维修次数、检查次数、保养情况进行详细地记录,并且将记录储存于管理平台内部,便于定期对器械维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增加对器械的管理效率,同时保证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周期,一定程度上为医院节约维修成本。
在医院中,医疗器械的应用越来越重要,器械的安全性也与医院的医疗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同时还对患者治疗的舒适度、安全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医院在进行器械维修管理期间,要不断地结合自身实际完善维修制度,丰富维修技术人员的知识,提高其技能水平,让器械维修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地展开;此外,还需要建立信息化平台,将维修、保养、使用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录,便于对器械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督,确保使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