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与路径策略
——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11 14:0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资助精准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一、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的作用

教育不仅能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能力,还能提高贫困人口自身的反贫能力,从而发挥其消除贫困、改变个体生存状态和国家整体实力的作用。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教育扶贫是最具有持续效力,也是最能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精准扶贫手段。在现代社会,教育是影响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个体获得较好工作、薪酬待遇、社会地位的关键所在。要改变我国贫困人口的阶层固化,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从根本上说还得要靠发展教育。

职业教育则是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能让贫困家庭的学子掌握一门技术,学会社会生存的技能,能够切实掌握脱贫致富的能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说,“就业导向重在技能。对于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职业教育的门槛更低、成本更小、就业通道更直接,职业教育不仅能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还能改变他们身后贫困家庭的生活。”

相对来说,高职教育对经济的发展更加直接、紧密与贴切,也是我国贫困人员脱贫的最直接、高效、便捷的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开展教育扶贫工作,使贫困家庭能够摆脱恶性循环,彻底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典型的“造血式扶贫”。高等职业院校能够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使他们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未来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有效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1]。

二、高职院校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标准模糊,困难学生的认定不够精准

按照有关要求,高职院校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实施办法,要求除了学生本人的申请、学校审查外,还要出具村(居委会)、乡镇(街道)、县(区)的三级证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一些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受自尊心等因素,不愿主动提出资助申请,造成部分符合资助标准的学生没有享受资助政策。对于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退出和加入机制不了解,存在不及时现象。

2.资助政策的宣传解读需要加强,少数贫困生对未来就业信心不足

高职院校在落实中央及区市多项学生资助政策时,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在校学生宣传和解读政策上还不够全面,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和形式还需要不断完善。个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仍存在思想包袱,在校期间学习不够刻苦努力,一些学生还需开展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求知意识不够,自律性差,从而学习成绩影响就业质量,毕业后逃避就业心理严重,还有些学生不思脱贫,甚至认为落实就业后会影响家庭领取扶贫金。

3.定点扶贫点贫困户缺乏自身发展内生动力

贫困地区的群众由于受到传统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大多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突出,缺乏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信心和恒心,缺乏自身发展内生动力,高职院校扶贫先扶志、扶智的责任重大。

4.高职院校扶贫水平有待提升

高职院校教育的特色是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锻炼他们的自主创业和就业能力,针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开展教育扶贫,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从而让学生可以找到相对理想的职业,实现就业和创业致富,让学生可以脱离贫困的境遇。但是,现在有很多的高职院校只重视学院的规模,没有充分地考虑市场的需求,特别是缺乏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准确反馈,这就必然导致学校教育和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发生,造成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岗位的实际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导致教育扶贫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可能造成贫困学子的家庭面临着更大的困境。

三、高职院校助力精准扶贫的路径策略

1.落实资助政策,加强资助育人工作

高职院校要加强政策的学习宣传和解读,对最新的就业政策、创业政策、精准帮扶资助政策等要做到及时了解,认真解读,抓紧落实,确保建档立卡毕业生能尽早了解政策,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在现行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健全贫困学生帮扶制度,采取优惠政策叠加方式,加大对特困学生帮扶力度,确保因病、因灾以及突发性事件导致生活困难的学生及时得到帮扶。建立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校内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资助体系,做到“资助精准”,有效保障了每一个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各系部的辅导员、班主任、指导老师通过走访、一对一交流指导、讲座等多种形式,帮扶贫困学生树立脱贫信心,想方设法帮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激情,把上学渴望释放出来,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探索如何搭建更好的成长成才平台,真正掌握不返贫的本领,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有匠人精神,甚至成为高级管理者。

2.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提高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

高职院校要突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发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服务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工作。充分利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师资优势,“授之以渔”,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与人才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设立相应的技术服务团队,向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技能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发挥推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在贫困地区创建扶贫示范基地,让当地贫困人员学习,了解示范基地相关的技术与工艺,掌握技术要领,让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扩大。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骨干示范职业院校作用,开展水利职工教育培训和行业技能培训认定[2]。利用水利师资优势,承接水利职工教育培训任务,其中承办了“2017年水利厅援助融水县水利扶贫培训班”、全区“大中型水库管理单位主任培训班”及“广西水利站所长培训班”等培训工作,覆盖培训广西贫困县水利系统干部。在定点帮扶贫困村所在乡镇设立“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每年培训贫困户几百人次,帮助贫困户实现劳务就业。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水利科技创新团队”结合所承担的水利科技项目《广西农村人饮水净化工艺与关键设备研发与应用》,在广西水利厅的支持指导下,对河池、百色等岩溶地区贫困农村的人饮安全问题进行了调研,在大化县和田东县的多个贫困村实施了农村集中式(村屯)供水净化示范工程 6个,分散式供水净化示范点 200个(农户),受益贫困村人口 4000人。

3.提高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质量和水平

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切实做好“精准扶贫”教育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要不断推进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资源共享、科学研究、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突出特色,搭建好中高职衔接立交桥,积极创新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要充分地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集团的作用,积极建设自身良好的基础能力内涵,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能力,充分发挥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

高职院校教育扶贫水平的提高,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为贫困地区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真正成为贫困学子创造未来的摇篮,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人才和智力支撑。

4.落实招生政策,通过精准招生实现帮扶

由于我国贫困地区经济条件都比较差,跟城市学校相比,贫困地区的教学质量落后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综合素养、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与城市的学生相比也有着很大差别。因此,高职院校要认真实施好面向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工作,做好国家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要在制度上合理地向贫困地区的学生有所倾斜,并设置优质专业用于贫困地区学生的录取。通过电话、寄发资助宣传资料以及新闻媒体等形式,向贫困地区学生宣传专项招生计划和资助有关政策,让贫困地区的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我国教育扶贫的各种资助政策,确保不出现学生因贫辍学。

5.建立措施有力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做到就业精准帮扶

认真落实贫困生就业帮扶政策,形成学院—系部—班级三级联动机制,建立“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和帮扶制度,确保对建档立卡毕业生100%进行就业帮扶,有就业意愿并愿意接受帮扶的实现 100%就业。按照“毕业一个学生,就业一个学生;失业一个学生,扶持一个学生”的思路,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相关政策,完善就业创业扶助保障机制,解决就业困难学生、家庭贫困毕业生的困难,扶持创业学生。通过向就业困难毕业生发放就业创业求职补贴、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规划指导、创业教育培训,举办专门招聘会,挖掘合适就业岗位优先推荐,帮助贫困家庭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使贫困学生能够帮助家庭脱贫,获得更好的生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鼓励毕业生回乡创业、就业,以便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走向小康。

6.建立大学生实训和创业基地,落实“精准”创业成效

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大多数具有较强的实操性,而实训基地则是教学中检验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关键环节。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对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有很大帮助。创新创业基地的建设,可以在提升学生自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自己创业。高职院校想更加精准地和扶贫教育工作对接,可以按照市场发展的需求,与企业共同构建实训与创业基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能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学习沟通交流,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毕业前就能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职业匹配,毕业后能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能让贫困生尽快脱贫。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创业园实践基地,为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便利,2013级物流管理专业的黄丽君同学利用学院创业园实训基地成立了南宁市麦企物流咨询处,主要进行学院校园物流服务,目前店面分为菜鸟驿站及京东派两个分店,较好地整合了校园内所有快递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并且该咨询处还成为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助力物流专业的教学与发展。

高职院校充分利用现在国家提倡的众创空间、科技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大学生利用创新创业的成果助力脱贫攻坚,引导大学生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鼓励大学生回乡工作或创业,让他们带动当地居民脱贫致富,以点带面地形成联动机制,让高职教育的精准扶贫工作覆盖面更加广[3]。

7.“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可以发挥高职院校“精神扶贫”振兴乡村文化中心的重要功能,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每年暑假都会带领各系分团委、学生会、社团、志愿服务队的同学到定点扶贫地区开展科普讲座、文艺演出等活动,打造新农村传播知识、文化交流、科技推广的新平台。这些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专业教育,也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帮助当地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当地群众争做美德的践行者和创文明的行动者。从而提升村民素质,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倡导文明新乡风、传承优秀文化,用“精神扶贫”引领精准扶贫,实现物质富有和精神富足联动推进。引导高校毕业生报考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项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贫困地区工作,为当地贫困地区文化生活注入新鲜的血液,大学生利用现代的理念凝练升华以及借助现代新型传播手段,对当地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进行挖掘、传承和推广。

扶贫工作不仅仅是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更要围绕着“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的理念,大力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高职院校要利用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积极开展扶贫教育,做到因地制宜、体系改革、政策辅助,让贫困地区教育质量不佳的短板得到切实的补充和完善,有效地达成精准扶贫目的。同时,也要针对不同地区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地把握精准扶贫方向,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以最快的速度脱贫致富,避免返贫的现象发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资助精准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