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分析

2020-01-11 14:01
中文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生活化核心素养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场口中学,浙江 杭州 311400)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能够最大程度优化学习效果,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从而体验到地理学科的乐趣。参照教育部下发的《高中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指导学生深入探究思考,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一、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根本原则

高中地理所涵盖的知识点较多,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首先,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情境,围绕现实生活来展开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来判断一些地理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保持意识的警惕性,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在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需求,采取针对性教学,选取适宜的课程内容,实现知识生活化,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实现理想化教学效果。

二、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在开展地理课程教学时,要巧妙利用生活化情境,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导入丰富的生活化素材,开展多种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实践次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课堂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长期下去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来提炼其中的地理知识概念,增强学习自信,拓展知识面,但是,生活化地理教学必须围绕生活场景,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潜移默化吸收消化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在生活化情境下,学生会主动观察、分析与总结,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将地理概念、原理与现实生活巧妙结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举一反三。生活化教学还能够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教师要整合各项地理教学资源,引入不同的案例,组织学生深入分析,构建趣味性的课堂环境[1]。考虑到高中教育的特殊性,针对高中生这一类特殊群体,教师必须结合近些年的高考案例,以生活实例为中心点,引领学生多多关注现实生活,将地理知识应用于日常,锻炼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当下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由于传统教学体制与理念的影响,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呈现单一化,普遍教师都比较注重理论概念的教授,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理解与知识应用能力,影响教学进度。并且,高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大部分的知识点具有抽象性,如计算、空间想象等,如果仅靠单一教学法会大大降低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地理教材的区域位置、读图、人际关系等内容,教师则可以采用多样化教学,引领学生一步步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构架完善的知识体系。另外,从实际调查发现,现在高中地理教学没有贴合现实生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思考只停留与表层,出现了脱节现象。由于个体能力的差异性,有部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片面性,降低了应用效率。在地理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需正确地指导,结合一些生活现象,转变教学方法,以具体的案例来讲解,促使学生系统地学习地理现象,完善知识储备。

四、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分析

1.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将地理知识生活化

现在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充分寻求学生的意见与需求。为了解决这种现状,教师需明确“学生”的中心位置,有计划性地布设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教学视域,教师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将地理知识概念形象化,以生活案例来展现,深化学生的理解。但是,现在高中地理教学现状还存在多样的问题,教师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设计趣味性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上的大气”中“大气保温概念”,教师便可以联系一些生活饮食内容,如“反季节蔬菜、瓜果”等,并题设问题“为什么可以在任何时候吃到反季节食物?”,引领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并组织学生搭建一个“小型的种植棚”,让学生直观化理解。课后,可以布置一次“调查任务”,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搜集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地理事例,整合成记录手册,每天背诵。又如,在讲解“太阳高度角与楼间距”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不同时间观察“特定地区的采光情况”,并测量楼间距大小。总之,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需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举办实验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并应用地理知识,培养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2.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强调学习任务的完成度,很少关注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掌握与应用效果,致使整个课堂变得乏味枯燥。而生活化教学引入高中地理课堂,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从多角度思考,根据地理教学状况,提出系统化的生活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地理概念。从教育视角来看,高中地理知识本身带有生活化特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知识。由于新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放置在首要位置,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着重锻炼学生的综合性思维与地理实践能力,继而正确地分析与理解地理过程、规律,实现设定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湘教版必修二第二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师可以先导入课程问题“描述居住的环境,写在纸片上”,学生会纷纷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将这些纸张搜集起来,统一展示在电子白板中。而后,为了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一些“国家地理视频”,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集中学习注意力。或者,可以布置一次特殊性作业,“寻找生活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拍下照片,以班级+姓名+问题”的形式上传到班级群,促使学生主动观察发现环境问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从作业报告中可以发现,许多学生都会填写“植被破坏、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将重难点知识集合起来,配备上图片,打印成电子复习册,方便学生巩固知识点[2]。

3.融合生活与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高中地理所覆盖的知识点较多,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与深度性,可以了解各个国域的地理环境。对高中生来说,地理是一门必修的科目,异常重要。并且,地理知识渗透于日常生活,按照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引领学生认识、学好地理,提升核心素养能力。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下,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例融合,可以实现双倍教学效果。为了最大化锻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生活化教学法,以现实生活为代入点,将地理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强化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

例如,在教授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环境”中如果仅依靠教师单一的讲解各地区的地形地质,这种抽象化教学法学生很难正确的理解吸收。这时,教师便可以举一些地区案例,让学生自主思考,如“西藏、四川、新疆的地质类型是什么?”,学生便会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积极回答“高原、盆地、平原等”。在讲解“农业生产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实地调查本地的农作物种类、产量等,做好详细记录,全面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最后,针对“区域环境问题”,教师可以布置一次“小组实验任务”,明确每个小组的探究主题与方向,如“物种减少、气候环境变动”,促使学生在合作练习中体验人地关系,树立正确的环境发展观念,增强学科核心素养。

4.依托现实生活,有序开展地理教学活动

考虑高考地理命题特性,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锻炼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联合生活问题,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效率。在讲授地理知识中,教师要依托现实生活,有序展开教学,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由于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需要特定场景来表现,在教导湘教版高中地理“地球运动”中“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导入3D动画视频,让学生指导太阳在天空中移动的具体位置,并画出示意图。之后,再让学生寻找一些直立的树木作为观察对象,在课余活动期间观察树影的长短与移动方向,科学分析季节、气候等元素,正确理解影子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关系。

结语

地理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直接改变了整个课程教学模式。地理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将地理知识概念简化,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下掌握地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学会以地理思维来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提高综合能力。地理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教师需详细的规划,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生活化素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核心素养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核心素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