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 300171)
在档案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满足了事业单位日常工作需要与持续性发展需求,但是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性极易受到黑客、病毒等安全因素的侵扰。因此,加大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就成为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首先,促进事业单位获得持续性发展。信息技术在电子信息文件的存储与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管理成效,也可以充分挖掘出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的潜在价值。此外,档案信息化管理手段,为事业单位在网站上公布电子档案信息提供了诸多便利。老百姓可以通过网站及时查询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电子档案信息,进而提升了政务信息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并有效地提升事业单位的公共形象,促进事业单位获得持续性发展。
其次,提升档案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使人工录入、纸质媒介等管理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挖掘出档案信息的最大价值。而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则可以快速地实现息息收集、存储、管理与共享等多项工作内容,进而有效提升了档案管理成效。
所谓的物理安全是指档案存储自然环境与建筑环境的安全性。目前,电子档案成为事业单位常见的档案存储类型,而电子档案存储安全性会受到计算机软硬件性能的影响。在个别事业单位中,因某些计算机软件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档案极易遭受到病毒损害。从计算机硬件来看,因硬件间的兼容性较差等,导致档案在读取或者储存质量较差,或者存储空间的外部温湿度影响到电子设备性能等。
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存储设备极易受到黑客攻击或者病毒侵害等。此外,计算机软件在更新与优化过程中,以及因设备或者软件不兼容等因素,威胁到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对于一些计算机安全等级较低的事业单位,未对所应用的网络进行充分的安全防护等,使网络安全性较低。在存储或者管理档案信息时,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未及时备份电子档案信息,使电子档案一旦缺失,直接影响到电子档案的完整性与精准性。
有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能或者信息知识储备有限,使其自身的素养无法满足档案安全管理的工作需求。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缺乏健全的计算机应用安全知识等,在工作过程中未科学合理的进行安全设置,抑或者存在违规操作等,导致信息出现缺失等。有些档案管理人员的缺乏档案保密意识等,使档案信息被外泄等。
事业单位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配置专业的软硬件设备,并设置专门的档案室等,以此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强化档案室安全管理时,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规划,使档案室内的温湿度、抗火、防盗性能等符合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在采购软硬件设备时,需要全面检查设备性能,并保证设备间的兼容性,以此为电子档案存储、管理等创造良好条件。
首先,事业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规范,以此保证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开展档案信息收集、归纳、整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其次,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组织专项技能培训。结合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建立起相应的安全管理考核制度,督促着档案管理人员全身心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最后,全面监管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一旦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就要及时制止并纠正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
首先,科学合理设置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访问权限,以此防止外来非法人员进入到电子档案信息系统而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其次,结合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权责等设置适宜的档案系统访问与操作权限等,进而防止数据信息外泄或者遭受到篡改等。再次,结合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工作需要,建立起健全的访问权限管理规范。事业单位可以将登录密码管理模式与随机式登录密码管理模式相互融合,以此保证信息化档案管理平台能够安全与稳定地运行。最后,健全档案信息化平台的记录功能,相关技术操作人员通过分析访问记录或者操作行为等,来及时发现不当的操作行为或者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存在的漏洞,进而制定出适宜的解决措施。
首先,全面了解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情况,制定出适宜的人才选聘方案。在人才选聘环节,要全面考察应聘者的信息技术水平、知识储备、职业素养等,并坚持择优录用原则。其次,重视人才培养工作。要定期不定期组织专项培训活动,并严格规范自身的档案工作行为,以此保证档案管理平台运行安全性与档案数据信息的合理性、完整性。
总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档案信息化管理成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在实际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环节,因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欠佳或者缺乏信息安全意识等,影响到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等。以上内容结合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策略。希望可以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