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以川西北地域资源为载体探析高校爱国主义教育
——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

2020-01-11 11:10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6期
关键词:西北爱国主义思政

(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2020年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颁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为实现加强网络育人的目的,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粘合度,切实增强易班网、中国大学生在线等网络阵地的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度,重点建设一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发挥新媒体平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促进作用。”强调了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新技术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将大数据技术融合川西北地域爱国主义教育优质资源,增加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是当前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1 川西北地域资源概述

川西北,是指今天四川省管辖范围内的西部、北部、西北部地区,川西北主要包括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广元市、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六个地级行政区。川西北地域资源,就是指位于川西北地域上的各种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根据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笔者将川西北地域资源划分为美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杰出人物、感人事迹及精神五类。

2 以川西北地域资源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价值分析

2.1 有利于培养本土学生爱国爱乡情感

爱国主义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团结一致,繁荣富强的重要因素。抗日战争时期,数以百万的川西北战士浴血杀敌,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以此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到民族分裂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有利于他们认识到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的统一,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团结。教学中如果选择恰当鲜明的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到思政课中,更利于致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爱乡感情和民族自豪感。

2.2 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

川西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此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材料,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川西北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出对我国辉煌文明的自豪感,。将川西北优秀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本土思政课,有利于发挥川西北地域资源的教育功能,也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

2.3 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方向

川西北地域资源中的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无不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鲜明的政治性。以此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案例,有利于逐渐强化大学生为国献身的爱国意识,在一言一行上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立志报国的政治信仰中,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价值。

2.4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以川西北地域资源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大学生深切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让他们从由衷的赞叹祖国的壮丽、文明的辉煌,在切身的情感体验中,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3 川西北地域资源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现状及不足

为了更好地了解川西北地域资源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状况,笔者以绵阳师范学院作为样本,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向全校16个二级学院71个专业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3.1 现状

川西北地域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候,在理论教学中,会运用川西北地域资源爱国主义素材作为教学案例;实践教学中,采取请进来或是走出去的方式,举行爱国主义主题的讲座或是参观本地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多思政课教师已经有了将川西北地域资源运用到爱国主义教学中去的意识,并且认识到其重要意义,从整体上来看是效果是明显的,但也还存在许多不足,学校在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资金支持力度也不足;思政课教师将川西北地域资源运用到教学中选用的素材有很大的随意性,既没有深入挖掘,也没有深入讲解,更加没有形成体系。所以,将川西北地域资源充分运用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没有达到。

3.2 不足及原因分析

3.2.1 理论课程是主要阵地——内涵挖掘不深刻

高校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为主阵地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但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川西北地域资源。调查显示,尽管有30%的同学认为教师有用到川西北地域资源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但教师并没有深入挖掘川西北地域资源的教育价值。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在“五四运动”这一教学内容中,许多教师会提及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四川绵阳人王右木,但教师都没有对王右木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经历深入挖掘,所以,立足思政课理论教学主阵地,深刻挖掘典型案例事迹丰富内涵,才能实现思政课目的。

3.2.2 实践教学是必要补充——活动效果不显著

很多高校积极开展参观体验等形式的实践教学,但效果一般。调查显示,超过70%的学生认为,校方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是去游玩,没有达到教育效果。例如绵阳师范学院曾组织学生到盐亭县参观侯伯英烈士纪念馆,在参观之前,没有要求学生对侯伯英的事迹做相应的了解,在参观过程中,也没有请讲解人员对侯伯英的事迹讲解,结束后,也没有组织强化实践成果的活动,没有实现精神共鸣,教育感化的效果。

3.2.3 文化活动是氛围渲染——宣传力度不到位

高校有利用川西北地域资源建设爱国主义校园文化,但存在数量偏少、吸引力不足等问题。调查显示,约70%的学生认为学校很少利用川西北地域素材建设爱国主义文化长廊或海报张贴栏。绵阳师范学院有诸如四川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等重点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拥有大量的科研成果,却没有充分利用其已有的图片、视频、文字成果等打造如文化长廊类的爱国主义校园硬文化。

3.2.4 数据共享是新模式——建设体系不完善

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技术的使用、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已成为“高频热搜用语”。作为处于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新媒体的主流使用人群,但目前新媒体技术没有广泛参与到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调查显示,超过90%的学生认为新媒体对学习有促进作用;但超过60%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没有利用新媒体技术。据了解,绵阳师范学院也购买了易班、超星尔雅平台、Mocco以及云端等等。但是,学校在校园官方微信平台公众号发布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内容的推文,没有结合本土资源,缺少针对性,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导致了新媒体技术的参与力度和范围没有最大实效性。深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建立“结合川西北地域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数据库。因此,高校难以迅速、快捷、便利地找到大量契合本地地域特色的优质资源,也就难以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发布蕴含地域特色与时代内涵的高质量内容。

4 以川西北地域资源为载体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4.1 开发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校本教材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最具系统性和感召力。为了更好地利用川西北本土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实际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鲜活的案例事迹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引领学生,高校可以专项对川西北地域资源进行深刻挖掘分析,制作适合本校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校本教材,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爱国主义校本教材为依托,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设“两弹一星精神”“四川红色文化”等全校思政示范课,结合不同专业学生分层、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即组建一个专业教师优秀团队,利用川西北地域资源,通过文化、艺术、历史等方式协同教学,以”课程思政”方式不断厚植大学生家国情怀。

4.2 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实践教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思政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只有理论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不断拓展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入脑入心。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建川博物馆聚落、金沙遗址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优质人文资源,开展爱国主义专题实践教学。置身于“实景”环境中,学生将受到强烈的视觉、心灵冲击,有利于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为强化实效性,不能让活动流于形式。首先参观前,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所参观的地点;其次参观中,有讲解人员进行讲解,对爱国主义精神进行提炼升华;结束后,必须开展后续深化学习的活动,将爱国主义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4.3 打造各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校园文化

地处川西北的高校可以利用川西北地域资源打造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氛围。首先,高校可以在校园内以川西北地域资源为载体打造一条爱国主义文化长廊,让学生充分感受我国灿烂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自豪。其次,可以利用川西北地域资源举办各种如摄影、书法等展览类主题活动;最后,可以依托社团,定期以川西北地域资源重新为校园内的建筑、道路命名等活动,营造校园爱国氛围,将爱国主义活动日常化。

4.4 创建大数据时代下的爱国主义资源库

高校应该提升新媒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参与度,以新媒体技术加大传播以川西北地域资源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力度。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两微一端”和VR等新媒体技术平台,进行线上讨论发送弹幕等方式,于学生而言,讨论的参与面更广;于教师而言,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实时掌握。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利用VR技术布置课后作业,通过线上批改作业,既可以减轻使教师阅卷更加便捷,也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地处川西北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建以川西北地域资源为载体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专门数据库。地处川西北的高校可以联合周边的其他几所高校,共同建设,资源共享。该网站主要以五门思政课程为索引目录,上传以川西北地域资源在载体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由于不同的科目可能利用到的川西北地域资源不尽相同,清晰的分类可以更加有效地挖掘地域资源的教育价值。

猜你喜欢
西北爱国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一座西北小城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西北不惑
西北望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