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香,杨海红,戴 莉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潜江市中心医院,湖北433100)
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我院是一所综合三级医院,是本地区定点收治该病的医院,面对突发的疫情与不断增多的病人,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开始显现。我院护理部在院领导的整体部署下,迅速反应,对人力资源进行了科学有效的调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护理指挥系统 在分管护理的院长领导下,以护理部成员和科护士长为主组成三级疫情指挥系统, 护理部安排专人对发热门诊、急诊科、住院病区、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重点专项一对一管理。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人员的统一调整和协调工作。片区科护士长负责监督落实各项工作, 为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1.2 全面调整护理人力资源,建立应急资源护士库
人力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决定了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1]。护理部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权衡全局,在现有人员基础上调配组合,病区病人重组,将消化内科与肾内科合并,内分泌科与神经内科合并,眼科与耳鼻喉科合并,骨一科与骨二科合并。合并后按照病人数与工作要求,重新核定病区护士数,将剩余的护士全部集中在护理部进行培训和调配,以供隔离病区、ICU、发热门诊人力资源调配,为新开病区做好人力资源储备。
1.3 建立应急资源护士人力资源梯队 在应急资源护士库中,依据护士年龄、健康状况、专业技术水平等条件,建立梯队。首批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后, 护理部继续调配各梯队, 被挑选出的护士, 在原岗位待命,同时进行有关技术的培训。2 周后进入隔离病区进行替换,第一梯队的人员离开隔离病区后到指定区域进行医学观察14 d,后继续进行梯队待命。
1.4 充分利用志愿者服务系统 利用医院志愿者服务系统,征集志愿者,参与门诊导诊、急诊导诊,对门急诊病人进行发热初筛,及时识别发热病人,并将发热病人引导至发热门诊,简化发热病人就医流程,减少传染风险。同时缓解门急诊导诊护士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20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对全球都是一个新课题,对其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中。因此,对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的人员实施岗前培训与进入隔离区后定期学习相结合的方法,持续更新知识。岗前培训包括公共部分、专业部分以及心理护理3 部分。公共部分包括有效防护、病区消毒等;专业部分包括护理常规、气管切开护理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护理疑难问题等;心理护理包括病人各阶段的心理及表现、干预措施。同时作为一线护理人员,也存在恐惧、担心、紧张情绪[2],应了解及掌握心理减压知识与技巧。进入隔离病区后,利用晨会或晚上集中学习最新发布的诊疗方案及护理相关知识,保证护理人员接收到最新的治疗、护理知识[3]。
3.1 制定非常时期护理管理措施 根据护理管理需要制定非常时期的管理措施,以保证应急护理人员数量与质量[4]。要求全院护士长处于应急状态;怀孕期、哺乳期护士原则上优先休假,以保证护士自身安全。其他护士原则上不休假, 在科室允许情况下休假,但必须保证随叫随到。利用信息管理平台,各病区每日上报病人总数与危重病人数,作为护理部动态调配科室人力资源依据。同时各病区护士长将科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上报护理部,护理部协助与其他部门沟通,并及时反馈沟通结果,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3.2 合理排班 应对疫情期间,各科室护士分为两队,每队轮14 d 班,休息14 d。最大限度地预防护士群体性感染事件的发生,保障护士自身安全,同时节约防护物资。将病人安全放在首位,护士长排班时根据病人的数量、护理分级指数,按照护士各自特点,选拔技术精湛的护理人员承担重任,组成护理团队,发挥护士最大的效能[5]。
由于目前医学界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不足,护理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在护理病人的同时也成为隔离人群[6],心理压力较大。护理部应与护士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关心和体贴。为临床一线护理人员送慰问品,对离开隔离病区的护理人员,发放特别制作的证书等方式以表达护理部的关注,开通护理部直通热线,倾听广大护士的声音,给他们一些表达和发泄的机会,增加相互理解和支持,取得很好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作为突发事件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在人力资源调配过程中,护士长管理经验缺乏,尤其缺少传染病的管理经验。为此,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中,要注重全面与专业相结合,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