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滩区饲草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20-01-11 05:00张晓霞李鹏飞王彦华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草畜滩区饲草

张晓霞,牛 岩,李鹏飞,王彦华

(河南省饲草饲料站,河南 郑州450008)

沿黄区域是河南省传统的草畜尤其是奶畜规模生产优势区。黄河滩区地广人稀,土地平坦广袤,发展饲草规模种植条件优越。为抓住国家推进黄河滩内部分居民扶贫外迁的机遇,加快推进沿黄区域草牧业发展,按照省政府有关领导指示精神,近期笔者通过召开座谈会、拜访有关单位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考察等形式,组织开展了沿黄区域草牧业发展调研。

1 沿黄八市草牧业发展基本状况

千年黄河自北向南穿越晋陕黄土高原,在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风陵渡拐了一个大弯,向东流入河南,自西向东先后流经河南的三门峡、济源、洛阳、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八市,至濮阳市台前张庄流出河南,并在洛阳孟津白鹤以下,河道变浅变宽,在中下游的洛阳、焦作以下6市23县形成2 116 平方千米的黄河滩区,其中耕地228 万亩。沿黄八市是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省会郑州,千年古都洛阳、开封都位于这一区域内。该区8省辖市71县,面积5.78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6%;人口3 582 万,占全省总人口的34%。为了促进该区域草牧业发展,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沿黄区域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并在出台的“两牛”发展意见中,把沿黄区域作为草畜发展重点区域之一,促进了区域内优质草畜发展。一是发展优势初步形成。据测算,沿黄8 市奶牛存栏18.9 万头,奶产量122.4 万吨,分别占全省的55%和60%,成为河南省奶业发展的优势区。二是规模发展势头迅猛。沿黄8市有2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99个,占全省的37.2%;2 0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7 个,占全省的36.8%。500 头以上肉牛养殖场92 个,占全省的25.5%。三是集聚发展初见成效。区域内龙头企业集聚,郑州花花牛、焦作蒙牛、济源伊利、洛阳巨尔等乳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及伊赛肉牛、青青草原肉羊、华润驴业等肉牛肉羊草畜企业集群发展。

沿黄区域草畜的发展带动了本区域饲草种植利用。据统计,沿黄8市饲草种植面积64.9万亩,占全省169.2万亩的38.4%;其中苜蓿等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13.7 万亩,占全省23.7 万亩的57.8%。区域内全株青贮玉米等一年生饲草种植面积52万亩,占全省一年生饲草145.5万亩的35.7%。区域内粮改饲试点县20 个,全株青贮玉米收贮面积39.9万亩。全省28个饲草生产加工企业,有10家集中在沿黄区域,年商品草生产面积6.8 万亩,提供商品草6.3 万吨,分别占全省17.9 万亩、18.4 万 吨 的38%和34.2%。黄河滩区地广人稀,饲草种植历来受到重视。滩内饲草种植面积10.6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等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4.2 万亩,青贮玉米等一年生饲草种植面积6.4 万亩。极致农业、神州构牛、合博草业、中贮草公司等规模化、专业化饲草种植企业在黄河滩区集聚发展。

2 迁建9县草牧业发展基本现状

长期以来,受特殊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黄河滩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河南省最为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滩区发展和滩内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按照国家发改委印发的《河南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到2020 年,河南省将在前期兰考县完成滩区居民迁建任务的基础上,再从长垣等8个县的黄河滩区内,采取“滩内整村搬迁、滩外集中安置”以及“退人不退耕”的办法,向滩外搬迁194个行政村、24.32万人,搬迁村庄滩区内村庄占地8.2 万亩,搬迁居民承包滩区耕地33.9万亩。迁建县位于河南省黄河滩区的核心区域,加上已经迁建完毕的兰考,迁建9县滩区内共有土地184.7万亩,其中耕地148.2万亩,分别占整个滩区面积2 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8万亩的58.2%和65%。

调查显示,迁建9 县滩区外300 头以上规模奶牛场有40 个,奶牛存栏2.95 万头;500 头以上规模肉牛养殖场50个,肉牛存栏1.55 万头;1 000 只以上规模肉羊养殖场21个,存栏5.34万只。此外,在兰考县已建成首农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已经进场奶牛1 500头,2019年底达到6000头;华润万头驴场存栏3 000 头;中羊牧业目前存栏湖羊2 万只;花花牛、启航、广春牧业奶牛存栏分别在1 000 头以上。9 县优质饲草种植面积24.4 万亩,其中,苜蓿等多年生牧草种植面积3.8万亩,全株青贮玉米等一年生饲草种植面积20.6 万亩。9 县滩区内优质饲草种植面积5.2 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等多年生饲草种植面积2.7万亩。

3 推进黄河滩区饲草产业带建设的优势条件

迁建后的滩区内村庄腾退复耕,村民滩外居住到滩内耕作,耕作半径大大增加,带来种种不便。耕作成本的增加,为滩内土地流转规模种植饲草、发展黄河滩区饲草产业带提供了新的难得机遇。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推进黄河滩区饲草产业带建设,既有有利条件,又有现实意义。

从有利条件讲,一是气候条件适宜饲草生产。沿黄地区气候、水热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也适宜饲草作物生长高产。据调查,苜蓿在甘肃、宁夏等地区一年只能收割3茬,在黄河滩区种植可以收割5茬,产量增加40%以上;而南方地区又因为降雨多而不利于苜蓿干草的收贮和晾晒。二是沿黄草畜产业发展为饲草利用提供了保障。河南是全国中原奶业带、中原肉牛带、中原肉羊带的核心产区,奶牛、肉牛、肉羊等草畜存栏居全国前列,近几年又吸引了大批的国内知名草畜企业到河南投资兴业,据调查,仅沿黄地区就有首农、现代牧业等多个万头奶牛场、肉牛场建设,优质饲草需求量大。三是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优势明显。河南地处中原,交通便利,是全国承东启西的重要交通枢纽,便于草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贸易。据调查,我国苜蓿主产区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草产品运到东北、沿海等需求省市,运输成本每吨在600 元左右,而从河南黄河滩区运草,运费可节省一半。四是滩区种草土地优势明显。滩区地广人稀,土地广袤,人均耕地面积大,有利于流转。据《滩区居民迁建规划》,滩区129 万人中最终将有83.3 万人通过外迁安置等搬出黄河滩区,2 116 平方公里滩内最终将只有45.7万人耕作,人均耕地4.99亩,是全省平均的4.5倍,土地资源十分丰富。另外,滩内土地平整连片,水资源丰富,土壤多属砂质,有利于规模饲草种植。五是政策环境好。为了促进滩区居民“搬得出、稳得住”,迁建规划明确要求,各地要引导和鼓励滩区市县制定出台鼓励滩区土地流转的相关支持政策,做好相关服务,对承接滩区土地的农业企业经营主体给予补助;对搬迁居民承包耕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优先将其纳入土地整治计划。为了促进滩区土地流转,兰考县已经出台了滩区流转土地每亩每年补贴200元的政策,为流转土地规模种草提供条件。

从现实意义看,一是建设黄河滩区优质饲草产业带有利于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调查显示,农民种植一亩青贮玉米,可以收获2.5 吨全株青贮玉米,按每吨售价350元计算,能收入875元;而籽粒玉米按亩产0.3吨、收购价每千克1.8元计算,只能收入540元,农户种植全株青贮玉米比籽粒玉米每亩多收入335 元。而且由于河南省玉米收获期处于雨季,改收青贮玉米还可减少玉米霉变造成的损失。二是有利于增加优质饲草供应,促进草畜业高质量发展。据河南省14 家主要苜蓿企业统计调查,河南省现有水平下苜蓿年均亩产720 kg,种植10万亩苜蓿,可增加苜蓿草供应7.2 万吨,满足7.2 万头奶牛一年的饲草需求。据农业部36 个奶牛场对比试验,奶牛饲喂优质苜蓿平均单产提高1 047 kg,生鲜乳乳脂率、乳蛋白分别提高0.22、0.11个百分点,代谢类疾病发病率降低39.6%。三是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沿黄生态带建设。在黄河滩区种植苜蓿等多年生牧草,一次种植可以连续利用4 年以上,减少耕作次数,减少风沙扬尘80%以上;苜蓿发达的根系80%集中在耕作层,可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涵养水源能力是农田的40~100 倍,水土流失比农田减少90%;苜蓿植株可吸收空气中的浮尘及有害气体,净化空气,保持空气湿度、温度,促进沿黄地区生态带建设。四是有利于增加土地产出,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任继周院士的研究表明,适时收获饲草作物地上部分营养体所获得的营养物质,一般是收获籽粒粮食的3~5倍;在现有农田上实行粮草轮作,其食物生产能力是现行系统的1.23倍。五是有利于滩区居民“搬得出、稳得住”。可拓宽滩区群众就业渠道、发展空间,提高土地收入水平,从根本上上解决滩区群众贫困问题,使其与全省人民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4 制约黄河滩区饲草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

为促进全省尤其是沿黄地区饲草产业的发展,从“十一五”开始,河南省首次明确提出了“引草入田、引草入滩,草当粮种,草畜配套”的饲草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开始把饲草生产当作一个独立产业提了出来;“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畜牧局的《河南省沿黄区域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2014-2020 年)》首次明确要求,按照“滩内种草、滩外养牛、城郊加工、集群发展”的原则,建设沿黄区域绿色奶业示范带,提出了配套建设沿黄滩区饲草产业带的任务。此后,以沿黄地区为主,全省先后实施了二十多个高产优质苜蓿项目、苜蓿种子繁育项目等,并组织实施了粮改饲项目,培育了一批饲草生产企业,探索了一批饲草产业发展典型经验,奠定了河南省饲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从总体上看,黄河滩区饲草带建设成效并不显著,进展并不顺利。调研发现,从2014年起,全省21家先后实施过国家高产优质苜蓿示范项目的企业,到现在为止已有3 家企业倒闭停种,4 家企业种植面积萎缩;在14 家正常生产的企业中,7 家企业2018 年经营处于亏损状态。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剖析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是规模小,产量低。14家苜蓿生产企业中,规模最大的极致草业种植苜蓿不足1万亩,最小的只有500亩,全省3 000 亩以上苜蓿企业只有3 家。14 家企业2018 年单产水平最高的每亩1.12 t,最低的只有240 kg,平均水平只有每亩720.2 kg,低于河南省气候土壤条件下应当达到的每亩1吨的理想水平。剖析原因,规模小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承包权分散在农户手中,企业统一集中流转困难,在一个地区很难集中连片流转到3 000亩以上的理想规模饲草种植土地;生产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基础条件差,农田水利设施及管理跟不上,影响苜蓿产量。调研的21 家苜蓿企业只有8 家具备灌溉条件,占比不足40%,且多灌溉能力不足。

二是质量差,售价低。14 家苜蓿生产企业苜蓿干草产品粗蛋白含量最高21%,最低只有17.6%,干草产品质量相对较差且质量不稳定;14家企业中只有4家生产过苜蓿青贮且由于机械原因不能稳定生产,很难保障河南省雨季苜蓿干草产品生产质量;14 家企业苜蓿干草最高售价2 400元/吨,最低售价1 200元/吨,平均售价1 854.2元/吨,远低于国外进口苜蓿干草3 000元/吨的价格。剖析原因,质量差的原因,一是优质高效机械不足,全省21家企业进口刈割压扁机平均不到1台,干草收获时茎秆未压扁造成干燥过程中叶片脱落;加上质量意识差,现蕾期不能及时收获,导致茎秆木质化程度增加,产品质量差;二是河南省雨季时(苜蓿3-4茬)收获苜蓿干草极易淋雨霉变,加上多数企业土地平整度不高,收割高度不一,茬口易霉变腐烂,影响质量和产量。造成售价低的原因,一是总体质量差,特优级产品少,二级以下产品占相当份额,质不优价不高;二是规模小导致标准化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且各级苜蓿产品混杂出售,售价低。

三是成本高,效益差。2018年,14家苜蓿生产企业苜蓿干草生产直接成本平均为每亩1 398.2元,7家企业略有盈余,7家亏损,盈亏统算总计盈利只有138.9万元。剖析成本结构,土地租金是生产成本中的最大一项,14家企业最高地租1 003 元/亩,最低230元/亩,平均达693.2元/亩,占生产成本总支出的一半,且逐年增高,近几年一般在800元/亩以上。机械成本是扣除地租、生产资料投入及人力成本投入后的第四大项成本支出,每亩地平均高达165.1 元/年,这主要是由于饲草生产机械投入较多较大,使用、维修、配件更新费用较高。

四是投入多,负担重。据测算,3 000亩规模的苜蓿干草生产企业需要配备刈割压扁机、翻晒机、搂草机、捡拾打捆机等设备,投入250万元左右;如果生产裹包青贮,则需要另外加配捡拾粉碎机、青贮裹包机等,增加机械设备投入430万元左右;再加上草棚等资产投入、地租预支,前期整地、播种、管理等投入,没有1 000 万元不能正常生产。使用国产设备虽然投入要少一些,但作业慢效率低,刈割时不能压扁或压扁效果差,影响产品质量。投入高特别是机械投入高,已经成为制约饲草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苜蓿裹包青贮能够解决河南省苜蓿生产适逢雨季难收获易霉变的问题,但未能大范围得到应用。目前河南省仅有4 个苜蓿生产企业通过租借的方式生产过裹包青贮,机械租用裹包成本支出高达230 元每吨,且不能保障及时提供服务。

五是技术水平低,产业竞争力弱。优质饲草的标准化规模种植利用在国外有上百年历史,而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我们只是近十来年才开始发展。从品种选择到水肥管理、杂草及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贮加工等,河南省饲草生产企业技术水平还普遍较低:品种选择还主要是十几、二十几年前的国外品种,中耕施肥基本没有测土配方,蓟马等病虫害防治、杂草防治尚没有提上日常管理规程,适时收获以保障质量的理念还没有在生产中得到落实。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生产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种植技术没传承,企业还没有完全掌握并熟练操作优质饲草生产农艺措施;二是技术推广环节薄弱。农业院校近几年才开始扩大草业科学专业设置,培养饲草种植加工专业技术人员,能熟练掌握并指导企业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三是技术研发、技术储备不多。多年来,全省没有组织开展过适应河南、适应黄河滩区的优质饲草生产配套技术的系统化、产业化技术研究,不能为企业及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5 促进黄河滩区饲草产业带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根据黄河滩区尤其是迁建9县滩区资源禀赋,以沿黄区域草畜特别是奶畜发展为基础,立足河南,服务周边省区,利用滩区扶贫搬迁及沿黄生态带建设机遇,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调整,我们建议,用三年时间,到2022年,在黄河滩区建设10~15 个优质饲草产业园区,发展苜蓿等多年生优质牧草种植10 万亩,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等一年生优质饲草种植面积20万亩,为沿黄区域10万头产奶牛生产提供优质饲草支撑。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议组建黄河滩区省级饲草产业带建设协调组织机构,统筹协调财政、农业、水利、科技、环保、河务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研究解决政策、资金、土地、科技等问题;在适当时间召开推进会议,指导督导沿黄各市县统筹规划,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饲草产业带建设。

二是扩大产业规模。采取“扶大、扶优、扶强”战略,支持滩区现有饲草产业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发展壮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政策措施,引进田园牧歌、秋实草业、内蒙古草都草牧业等国内知名草企到黄河滩区建设饲草生产基地;鼓励和支持沿黄草畜尤其是奶畜龙头企业“滩外养牛、滩内种草”,在滩区建设饲草料生产基地,草畜配套,链式发展。引领饲草企业集聚发展,滩区各县,首先是迁建9县,每个县在滩区建设1~2个万亩以上规模的集中连片饲草产业园。

三是强化技术支撑。成立河南饲草产业创新技术联盟,建设饲草产业生产技术体系,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龙头企业联合攻关,重点解决影响河南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草种选育、水肥调控、杂草及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贮及产品加工、种草模式等技术问题,研究完善各类优质饲草生产技术规范,为黄河滩区饲草带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强化政策扶持。优先实施中低产田改造、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土地整理等建设项目,支持滩区饲草基地的土地平整、水利电力设施建设等。粮改饲、优质苜蓿示范种植等项目的实施向滩区倾斜,优先支持滩区饲草企业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种植效益;利用省级农机补贴资金,对进口饲草生产、加工机械设备给予50%的补助,降低饲草企业固定资产投入;出台饲草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免收饲草运输通行费,降低饲草运输成本;引导和鼓励滩区市县制定出台滩区土地流转的支持政策,做好相关共同服务,对承接滩区土地达到一定数量的饲草种植企业给予地租补助。

五是做大做强沿黄区域优质草畜产业。以养促种,种养结合,在沿黄滩区及黄河故道区,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奶牛肉牛发展意见、沿黄区域绿色奶业发展专项规划及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方案等有关文件精神,围绕饲草产业带、示范区建设,做大做强花花牛、蒙牛等奶业养殖,伊赛、中鼎等肉牛养殖,青青草原、濮阳汇源等肉羊养殖集团,滩内种草、滩外养畜,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数量,以优质饲草种植利用促进优质草畜养殖节本增效,以优质草畜发展带动滩区饲草产业上规模、增效益,达到饲草种植和草畜发展相互存进、相互提升的效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草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草畜滩区饲草
河南省黄河滩区迁建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对策研究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推动草畜产业化发展
优质草畜品种选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对草畜平衡管理模式的思考
黄河入海
———黄河滩区主题美术作品展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养肉牛省草料有窍门
不同饲草饲喂西门塔尔牛效果分析
托起滩区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