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梅
山东华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2622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人们的居住安全渐渐提上日程。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强化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意识,是延长房屋寿命、保障人们安全的基本原则。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小规模建筑企业根本无法承担建筑的施工任务,于是就通过一些非法途径中标,给后期工程施工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导致建筑业未得到高效发展。
保证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是保证材料设备供应,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尚未意识到建筑材料设备对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目前,在尚未制定施工所需材料设备的相关规定、制度前提下,企业仅采用口头形式要求合理购置材料及设备是不科学的,也不能够制约相关人员的违规行为,极易造成施工管理混乱局面。另外,管理人员对材料及设备购置疏于管理,材料采购人员不了解项目施工的实际需求,甚至为了节约成本,或从中抽取回扣,购买质量较差且与工程施工不符的材料,导致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遭受严重影响[1]。
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单位责任主体要全方位监督与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然而当前诸多企业不重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应付检查,敷衍了事,没有严格落实监管责任,无法实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
建筑企业规模及施工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招标及投标过程中,房屋建设单位要规范管控,严格审核投标单位资质;全面了解参与竞标的建筑企业,扩展考核范围,详细调查其发展状况、经济实力等;注重招投标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科学正确地选择房屋建筑企业,降低施工风险,实现建设单位自身利益最大化。
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性因素即为施工材料的选用及监管。①严密监管建材、设备等的采购环节,奠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物质基础;②严格把控材料的采购环节,要挑选责任心强、踏实及专业过硬的采购人员,要挑选具有国家认证许可、品牌好、信誉佳的采购产品;③要严格检查施工进程中使用材料、严格落实验收环节,提高各类材料正确使用率;④建立实时材料管理台账,合理追踪材料接收、发放、运输等各个环节,贯穿整个施工质量管理过程[2]。
监督验收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使施工管理的质量达到较高水平,除要明确职能管理部门职能和责任外,也要履行监管建筑行业市场监管义务。应注重全面有效的监管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强化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在建筑企业中,法人代表的行为也对建筑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建筑法人进行合理合法监督管理,以有效减少“豆腐渣”工程,降低招投标中的违规操作的概率[3]。因此,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必须加大质量管理监督及监理力度,从根本上保障房屋建筑质量。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建筑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随着人们不断增加的物质水平需求,解决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居住房屋质量成为建筑行业第一要务。因此,职能管理部门与责任主体单位要强化高效管理意识,提高施工质量,实现真正的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