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国营,王晓利,安 鸿
陕西省渭南市精神病医院:1.护理部;2.男病区,陕西渭南 714000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是一种既伴有狂躁发作,又伴有抑郁发作的精神疾病[1]。有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受到严重影响[2]。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过治疗进入稳定期后,仍然惧怕回归社会,此时自我效能感较低,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3]。药物治疗仅能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部分认知功能障碍,但不易治愈,复发率高,所以需结合心理干预治疗[4]。情境式交往训练是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将生活中沟通场景呈现出来,与患者共同探讨人际交往策略的训练方式。本研究将情境式交往训练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旨在探讨其对患者病情、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98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双相情感障碍诊断标准[5];(2)均经药物治疗,进入病情稳定期;(3)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充分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双相情感障碍发作期;(2)脑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精神障碍;(3)无法正常沟通者;(4)合并严重全身系统性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9例。观察组中,男54例,女45例;年龄18~54岁,平均(32.18±12.48)岁;受教育年限7~16年,平均(11.74±2.46)年;病程2~12年,平均(6.47±3.28)年。对照组中,男57例,女42例;年龄18~57岁,平均(33.65±13.10)岁;受教育年限8~16年,平均(11.95±2.58)年;病程1~12年,平均(6.13±3.66)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进行。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精神科疾病常规护理干预,并进行健康宣教,监督患者按时服药,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活动,进行社会实践,每隔1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情境式交往训练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护理干预小组,小组由精神科专家1名、心理治疗师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构成。小组成员均参与针对本次研究的目的、操作方法及具体实施步骤的培训;(2)患者情况评估,全面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与患者家属积极交流,了解患者发病原因及目前身心状况,评估其社会功能,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3)学习交流,举行专题讲座,内容主要包括双相情感障碍疾病特点、治疗方法、心理治疗重要性,强调人际关系对疾病复发的影响,并讲解沟通方法和技巧。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呈现方式,使患者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讲座后预留30 min解答患者疑问,鼓励患者表达自己观点,或对有问题患者进行针对性辅导;(4)模拟训练,设置不同生活情境,如会面或离别、家庭问题处理、问路、购物等,让患者利用交往技巧,扮演不同角色,完成以上情境。在此过程中,观察患者语言表达、肢体表达的情况,并关注患者面部表情、情绪表达,治疗师对患者不当表达方式给予正确引导,改善其不良情绪。每周接受2次情境式交往训练,连续进行8周。
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和干预后均对患者进行评估:(1)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抑郁程度,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价患者狂躁程度。HAMD和YMRS量表评分越高代表抑郁或狂躁程度越严重;(2)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价患者社会功能,分数越高代表社会功能缺失越严重;(3)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4)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感。GSES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效能感越强。
2.1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和狂躁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和Y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和YM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和狂躁程度比较分)
2.2两组干预前后社会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SDSS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DSS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WHOQOL各维度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环境维度外,观察组WHOQOL各维度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 干预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5。
表4 两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
双相情感障碍是仅次于抑郁症的第二大心理障碍疾病,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抑郁、狂躁两者混合间断发作,或以一种状态为主反复出现。患者认知障碍、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严重受损。有研究显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情境式交往训练属于心理干预的一种,通过采用多种方式将生活中沟通场景呈现出来,可提高患者情感表达能力,增强患者人际关系应对能力。
黄仕善等[7]采用情境式交往训练干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和狂躁评分在干预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纪广芹[8]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交往训练组患者在干预后,社会功能明显强于常规护理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HAMD评分和YMRS评分、SDS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WHOQOL(除环境维度外)各维度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情境式交往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完成一项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董湘萍等[9]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经长期治疗,一方面害怕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歧视,另一方面,对自己独立完成某件事情的信心明显不足,所以自我效能感降低。本研究分析了情境式交往训练对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情境式交往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患者更快融入社会。分析原因,情境式交往训练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模拟不同生活情境,在训练中使患者互换角色,让患者重新审视自己,激发患者自我改变愿望,治疗师对患者不当表达方式给予正确引导,最终使患者病态行为得以纠正。
综上所述,情境式交往训练干预能有效改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