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蕊
(抚顺中医院儿科,辽宁 抚顺 113000)
小儿厌食症是一种以患儿长期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综合征,多见于1~6 岁儿童[1]。若患儿饮食状态未及时纠正,严重者可出现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等发育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儿发育及机体免疫力,迁延久病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胃肠炎等疾病,对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本病病因较为复杂,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对胃肠道刺激、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喂养不当及食物过敏、运动量及睡眠不足均可诱发。传统治疗以口服健胃消食及营养性微量元素药物为主,可纠正患儿机体营养状态,促进胃肠道动力恢复,但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对服药阻力较大,常难以按时、按量服用,影响临床疗效。历代医家针对小儿厌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于脾胃,以脏腑论治厌食可显著改善患儿先天或后天的脾胃不足,并针对患儿采用健脾益气、运化和胃疗法,辅助小儿按摩手法治疗。正如在明·龚廷贤《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中记载:“脾土曲补直为清,饮食不进此为魁,泄痢赢瘦并水泻,心胸痞满也能开。”强调小儿厌食通过补脾经,揉三里,捏脊疏脾俞、胃俞,推三关、揉劳宫,可恢复脾胃一身之根本,气血不足治病之要也。我科通过健脾方内服联合按摩手法治疗小儿厌食症颇有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纳入此次临床研究的患儿60 例,均来自我院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我院病房及门诊接受治疗的厌食症患儿,拟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 组,通过信封法随机分组法完成。基线资料:对照组30 例,男15 例,女15 例;年龄3~13 岁,平均年龄为7.4 岁;病程2~10 个月,平均病程(6.4±1.2)个月。对照组30 例,男17 例,女13 例;年龄3~12 岁,平均年龄为7.5 岁;病程3~11 个月,平均病程(6.6±1.1)个月。对2 组患儿的基本情况统计学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病程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纳入试验研究。
1.2 纳入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本文纳入研究的病例均符合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有关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长期食欲不振或减退,面色少华、萎黄,形体偏瘦,神疲乏力,腹胀、便秘,五迟五软,四肢逆冷,舌淡苔白,脉弱或指纹淡。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4]中小儿厌食症的诊断:长期食欲减退,进食量较前减少≥1/3,病程持续2 周以上,体质量减轻或近几个月未见增加,患者家属自诉有喂养不当或饮食不良史。
1.3 排除标准(1)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2)恶性肿瘤或败血病患儿;(3)不同意参加临床实验者;(4)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或重度感染及休克的患儿;(5)既往接受过健胃消食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2 组患儿均完善相关理化及影像学检查,明确病情并评估患儿营养状况,并根据病情需要对症治疗。对照组应用健脾方内服,方用:党参10 g,茯苓10 g,白术10 g,泽泻5 g,砂仁5 g,藿香5 g,焦三仙各5 g,陈皮5 g,炙甘草10 g。随症加减:腹胀便秘者加木香5 g,莱菔子5 g,瓜蒌10 g。口吐清涎者加煨姜5 g。手足心热者加胡黄连5 g,牡丹皮5 g。口渴咽干者加芦根5 g,桔梗5 g。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5 g,郁李仁5 g。药物水煎200 mL,日2 次,早晚餐前空腹100 mL,温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按摩手法治疗,经络及配穴:督脉二脉、脾经、两侧夹脊穴、两侧膀胱经。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患儿俯卧位于推拿床上,医师用双手拇指桡侧缘紧贴患儿皮肤,按经脉循行方向快速均匀推法,后拿捏督脉及两侧膀胱经,捏拿力度轻重均匀,一鼓作气中途不停,反复5 次、捏三提一,后在大椎、至阳、命门、腰阳关、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进行拇指按法点穴,力度均匀,酸麻胀痛感为止,按摩应以快而着实、轻而不浮为宜。2 组患者均14 d 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
1.5 观察指标(1)厌食症状消除时间:观察并统计2 组患儿服药及按摩治疗后厌食症状缓解、消失时间;(2)中医证候积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通过患儿食欲、食量、活动度、精神状态等方面评估患儿症状积分;(3)临床有效率。
1.6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食欲恢复,食量正常,四肢肤温恢复,有神、面色红润光泽、大便成形;有效:食欲较差,食量较正常减少约1/4,四肢手足末端肤温发凉,神态稍疲倦,面色稍黄、有光泽,大便略糊状;无效:食欲极差,食量较正常减少约1/2 或拒食,四肢肤温发凉,神态倦怠、萎靡,面色萎黄、白、无光泽,大便完谷不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应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应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临床治疗后:试验组厌食症状消失时间(5.12±1.61)d,中医症候积分(3.21±2.17)分,临床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厌食症状消失时间(6.73±2.32)d,中医证候积分(5.16±3.03)分,临床总有效率83.33%。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 ()
表1 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对比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机为胃肠动力减退及胃肠道黏膜结构变异,导致钙、镁、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维生素A、C、E 等吸收障碍,严重者可出现Hp 感染及肠道内菌群紊乱,长期营养不良可出现下丘脑内分泌系统调节中枢与脑肠肽胃肠激素之间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及智力的发育[5]。常规治疗主要以健胃消食、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治疗为主,虽在短期内能够暂时恢复机体营养状态,但胃肠道动力较差,对食物及药物吸收程度差,患儿厌食及食欲减退症状未明显纠正,停药后及远期疗效较差。本病在中医学属于中医“恶食”“纳呆”“疳证”等范畴,主要以患儿先天禀赋不足、后天饮食积滞造成“脾常不足”为病因病机,脾胃不和、运化功能失常,脾气虚而失其健运之力,胃不和而失其受纳腐熟之功,迁延久病气血亏虚、津液流失。因此脾胃不和、运化失职是厌食症的根本病因,由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正气不足、邪气易侵,机体抵抗力低下,体质娇弱易感,血液生成减少,血红蛋白偏低而引起营养障碍性贫血,进而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外感。治疗以健脾方发挥健脾运化之功效,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滋阴养阴,胜湿止泻、培补正气;藿香、陈皮、砂仁芳香醒脾,理气燥湿化痰;泽泻利水渗湿,泄热化浊;焦三仙消食化滞。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健脾益气中药,可调节机体胃蛋白酶活性,增强胃肠蠕动功能,改善胃肠腺体分泌能力,促进胃肠上皮细胞纤毛生长及摆动,增强消化及吸收能力。陈皮、麦芽、神曲、山楂水煎液可促进正常胃液的分泌,提高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并促进唾液分泌,提升胃肠蠕动同时促进消化,增进食欲。诸药配伍,健脾和胃,理气运化导滞,临床辨证加减。小儿肌肤娇嫩,脏腑经络敏感,配合中医推拿按摩疗法,给予经络刺激,疏经解瘀,健脾行气。《肘后备急方》认为小儿厌食症通过按摩手法治疗可以刺激全身脏腑经脉、腧穴,发挥阴阳调衡、经络疏通、气机通调之功效,督脉为“阳脉之海”,按摩督脉可汇聚全身阳气,调节机体阳气的灌输、稳定,借助膀胱经可疏通五脏六腑气机,扶阳固气、强脊通络、助脾健运,调气血、通经络、培元气,促进机体正气旺盛,增加机体抵抗力。
本文厌食症患儿60 例,应用健脾方内服联合按摩手法治疗,结果证实该方案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