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绣花
门诊护理工作包含接诊、分诊、诊断等一系列过程,对其进行强化管理尤为关键[1]。护士岗位管理是针对医院护理岗位,对其进行岗位设置、评估、监督等管理活动[2]。岗位设置是对人力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是绩效和薪酬体系的主要条件,对医院人力资源配置、利用等都有积极影响[3]。护士岗位管理系统的建立无疑对优质护理服务、人力资源科学化管理有促进作用,而这也是医院管理者需要不断研究的课题[4]。此项研究通过对门诊护理管理手段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护理岗位实施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前后的同一批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纳入优化改革护士54名,女52名,男2名,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28.64±5.62)岁,副主管护师2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18名,护士30名。
实施前按照医院常规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应聘任职资格均为统一本科标准,并且持有相关证件。岗位设置的开展:(1)A-E岗位设置和相关任职资格。医院管理者明确门诊护士相关岗位,以岗位为核心,对不同岗位的职权和相应任职资格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岗位说明册,将门诊护士岗位划分为A-E级。A层是导医护士,中专学历工作三年内的护士即可任职;B层为轮岗护士,学历要求大专以上,工作三年内;C层全岗护士,工作三年以上或低年资护师;D层定岗护士,工作十年以上护师;E层专科护士,主管护师以上并且有专科护士证[5]。(2)岗位责任制。以护理工作质量为核心,对不同层级进行有效分工。将职责落实到个人,确保门诊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制定相应的护理工作标准,对A-E层护士进行岗位职责划分。A层的职责是为患者咨询、现场疏导、引导患者等[6]。B、C层为开诊做准备、现场管理等;B层实施分诊至治疗轮岗制度;C层护师实施轮岗积分体系,全岗轮换积分达到相应的标准后,经过考核进入C层,C层护士拥有一定全岗经验后便进行随机分班;D层负责专项管理,主要是对A层采血、住院等进行现场管理、投诉处理、质量监督等[7]。E层根据专科护士指标开展门诊手术、管理、会诊等。(3)绩效管理系统。以护理服务质量为基础,建立岗位责任和相应的绩效考核[8]。根据护士职称进行相应的补贴,考核前几名予以相应的奖励,晋升或者进修等。(4)月度绩效。护士月度绩效根据岗位工作量和相应指标评定,工作数量按照岗位工作记录,结合班次工作时间、任务强度、风险等对护士的意见予以此采纳,根据表格进行相应的工作汇总[9]。通过患者满意度、质量管理评估对工作质量进行评测。根据岗位质量指标结合护士工作疑问,对相关检查标准及时反馈[10]。(5)年度绩效。根据理论技能、考试等记录年度考核成绩;根据医院医护人员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副主管护士及护士长需高于50分,副护士长和主管护师年度分值不得低于40分,护师不低于25分,护师不低于20分[11]。定期组织展开教学、临床教师遴选等。根据护士不同层级进行论文发表,有学术交流、课题等[12]。主任护师每年两篇统计源期刊,护士长每年一篇,工作三年以上的护士学术论文发表每年两篇等[13]。评估例会、排班、集体活动等团队贡献。
对比两组患者、医生以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根据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采取百分制,对280名患者,54名护士,135名医生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分值在60分以上即为满意。对比两组护士综合素质达标状况,有年终理论考核合格率、护士学分达标率、培训操作考试合格率、护理科研达标率[14]。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者、医生以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研究组护士综合素质达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门诊护理服务窗口是网状结构分布,对于责任分管护士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其综合素质能力应该较强[15]。层级岗位分配是通过不同等级阶梯式递增,对护理人员相关工作能力的培养,通过职称系统实现,为门诊护士岗位任职资格提供条件,使得门诊护士岗位能够不断发展和提升[16]。低层级导医护士的培训主要是理论、门诊流程的指导,着重护理服务意识、沟通交流等技能的训练,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时,起到礼仪、解说等作用[17];轮岗护士要求其进行导诊、分诊协调等工作,提升护士针对岗位的差异进行适应性工作;D层岗位是门诊护理服务的主要部门,在C层全岗护士还应该对质量、科间等进行协调管理工作,通过竞争的方式选拔为D层定岗护士[18]。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该要履行质量分析、任职评估等相关工作,落实贯彻护理任务。
表1 两组患者、医生以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例(%)]
表2 两组护士综合素质达标状况 [例(%)]
门诊护理管理中激励方法应该公平、公正,要有适当的差别性,唯有此才能发挥激励制度的最大效果[19]。护士长应该有效地处理节假日排班工作。针对工作数量标准,应该对工作量较大的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减少工作量小的岗位数量,实施合理的绩效分配。工作质量标准根据患者、科室等不同方面的信息,有效地对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评估工作,调动护士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绩效管理系统并不仅仅只是个人绩效的体现,还应该是个人对于团队所作出的贡献。属于团队的整体绩效水平。门诊护士护理任务较为多样,具有较高的服务性质,护士应该定期对技能、专业知识等继续教育,按照相关要求发表论文著作,避免门诊护理管理滞后的情况[20-21]。近年来,随着优质服务理念的提出,门诊部门以及发展信息化平台,针对门诊护士业务素质等综合能力予以评估工作。
良好的交流技能是护理工作的基础,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事间的友好关系等,并且一定程度上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人际交流能力应该是护士综合素质评定的基础指标,针对刚入行的护生而言尤为关键。语言又何尝不是一门艺术,提升护理人员的交流沟通能力也是相关学者值得深入的课题。通过有效地措施、定期的实践活动等,提升护生交流沟通的积极性和信心。
综上所述,门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岗位设置与绩效管理,能提高患者、护士、医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