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烟台 264199)
瘀血病症,可见于西医的缺血、缺氧、循环障碍,尤微循环障碍、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肝肾肺脾功能衰竭、炎症所致的渗出、变性、坏死、组织增生、肿瘤、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发病过程中。
导致瘀血的病因有很多,可有外感、外伤、久病、年老之后;也有内伤,如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房室损伤等,病机也是非常复杂,涉及腑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功能失调等,因而治法也很多,如内治、外治、手术、放血、艾灸、推拿、刮痧、药浴等。
瘀血病症的病因病机,非常复杂,笔者把其概括为寒凝、气滞、热结、痰湿水饮致瘀血,正虚如气虚血淤、血虚瘀血、阴虚瘀血、阳虚瘀血,及外伤瘀血、久病、年老瘀血等等。
寒邪为阴邪,主收引;血属阴类,得温则行,因此,寒邪外侵则可致经脉拘急,血液凝滞不通而致瘀血。
热可因外感六淫之邪入里化热,也可情志内伤化热,还可伤食化热等,热盛,可致血热妄行而出血,而离经之血留滞于内则为瘀血,故出血则多伴有血瘀;血受热也可煎熬成块成为瘀血;或瘀血日久,郁而化热,瘀热互结。
3.1 痰瘀互结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及思虑过度,脾虚健运失司,均可致痰湿内生,痰湿为阴邪,重浊粘腻,易阻碍气机流行致血液流行缓慢而致瘀血形成,而此类疾病瘀血的形成都与痰湿、痰浊的形成密不可分。
3.2 湿瘀互结
过食咸味可使血液凝滞而不畅致湿瘀。如《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素问·五味篇》:“血与咸相得则凝”;寒湿瘀血,《灵枢·百病始生》云:“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3.3 瘀水互结
血之与水,同出一源,而血浓于水也,均为津液所化,全赖气的发动,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故水病常可致瘀血,而瘀血亦常致水病,终成瘀水互结。
4.1 气虚瘀血
张景岳:“凡人之气血,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不滞,虚则无有不滞者。” 王清任认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虚无气,必停留而瘀。” 又说“若元气足,则有力;气衰,则无力。”也明确提出了人的活动能力的强弱在于元气的盛衰,血瘀与气虚有密切关系。
4.2 血虚瘀血
血虚则脉道不充、不利,血流缓慢不畅而致瘀血形成。如《灵枢·天年》:“血气虚,脉不通。”阴津作为血液的组成部分,与血液同类同源,阴津液和调,则可化血,若阴津亏则可血燥成瘀,即《灵枢·营卫生会篇》所说的“夺汗者无血”之意。
4.3 阳虚瘀血、阴虚瘀血
肾阴虚则脉道失于滋养则滞,肾阳虚不能温煦血脉则凝。如《读医随笔》:“阳虚血必凝,阴虚血必滞。”《普济方》:“阴阳虚损,血气涩滞。”元气匮乏,肾气不充,阴阳虚损,血瘀均由气血失调导致[6]。
5.1 外伤瘀血
外伤可导致机体脉络破损,血溢脉外而成离经之血,即为瘀血。如《素问·刺腰痛篇》:“得之举重伤腰……恶血归之。”
5.2 久病瘀血
久病耗伤正气,正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经络不通,而成瘀血。
5.3 年老瘀血
伴随年龄的增加,脏腑功能减退,人之气血亦随之亏虚,正虚推动无力,故老年多瘀血病证。如《灵枢·营卫生会篇》:“老者之气血衰……气道涩。”
瘀血的临床表现较复杂,但其共同表现可有:疼痛,局部痛处固定不移,或刺痛拒按,紫色血肿,头痛、胸胁痛、胃痛、腹痛、腰痛、痛经、疝痛;心痹、经络肢体关节痹;肿块、包块、积瘀成瘕、痈疽、瘀血流注、瘀血攀睛、瘀血发黄;面色黧黑、紫黯,肌肤青紫、甲错、干枯如鳞状或红痣赤缕,口唇、爪甲青紫;舌质青紫、紫暗,或瘀点、瘀斑,脉涩等。由于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不同,其临床表现除瘀血症外,还可伴寒症、热症、气滞症、痰湿水饮症、气虚症、血虚症、阴虚症、阳虚症,及情志变化,如郁闷、烦躁、发狂等。
关于瘀血的治疗,最早《内经》就提出了:“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 的治疗总则,以及根据不同的病机变化又有:“血实宜决之”“菀陈则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实则泻之,虚者补之”“温则消而去之”等辨证治疗原则,并在此原则指导下提出了多种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灸法治疗;按摩治疗;放血疗法等。但在临床具体应用还要根据瘀血的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的。
局部肿痛,按之发凉,受寒加重,得热则轻,舌质暗淡,有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涩。治以温经活血,方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少腹逐瘀汤等。
气滞重者,症见局部胀痛,舌质偏黯,脉弦涩。可用仲景旋覆花汤、四逆散、枳实芍药散合桃红四物汤;气滞血瘀并重,局部胀痛、刺痛较明显,或见包块,口渴不欲饮,舌质紫黯,少许瘀点瘀斑,脉弦滞涩。可用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瘀血重,局部刺痛明显,持续不减,或包块、积块明显,口燥,但不欲吞咽,舌质紫黯,舌边尖瘀点瘀斑较多,脉涩。可用抵当汤等峻猛的活血祛瘀方药。
局部拘急或硬满作痛,或有包块外,可伴有明显热象,血瘀热腐致肉腐成痈脓、口渴喜饮、烦躁、发热汗出、如狂,舌黯红或紫红或绛红,舌苔黄而少津或干黄,脉沉、沉数。治以逐瘀泻热,轻者,可选仲景桃核承气汤;重者用大黄牡丹汤、抵当丸;更再重者,则用抵当汤及加虫类、走窜破血方药。
4.1 痰瘀互结证
形胖,局部可肿胀,色暗紫,舌暗苔白厚,脉滑或涩。治以健脾化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方以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2 湿瘀互结证
病程缠绵难愈,发热、疼痛、积块、包块,青紫红肿,肌肤甲错,肢体沉重,面、肢体易浮肿,便溏,便稀溏、黏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厚腻,脉濡、涩等。治以利湿、化瘀,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减[7]、身痛逐瘀汤加减。
4.3 瘀水互结证
局部胸腔结节、包块、肿瘤,伴胸腔积水、积液;腹部,如肝胆、脾胃肠、肾、盆腔,肿块、肌瘤、囊肿、肥大或增生,伴腹水、积液等。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舌胖大或胀,或有齿痕,舌苔湿润、水滑,脉不涩反滑、弦滑等。治疗急则治表,缓则治本。可用当归芍药散,瘀血重可合用桂枝茯苓丸,或用莪术、三棱、乳香、没药、五灵脂、水蛭、虻虫等虫类药;水停重,可合用五苓散、五皮饮等渗水方药。
久病气虚,素体气虚,体倦乏力,肢体偏瘫、面瘫,舌淡暗,脉涩无力等。治以补气活血化瘀,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
素体怕冷,形寒怕冷,四肢不温,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舌淡暗,苔湿滑,脉沉迟。治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方以仲景治妇人杂病的温经汤方加减。
局部胀痛、包块质地硬小、两目黯黑或女子崩漏色黑、淋漓不尽等,可伴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渴、干燥、肌肤甲错,舌质黯淡、苔燥,或少苔甚无苔或中有裂纹、脉细涩或沉弱等。治以滋阴养血,活血逐瘀,桃红四物汤、下瘀血汤等方药加减。
还可以结合其他情况选用方药的,如活血止血类如蒲黄、三七、大黄等;破血消积类如三棱、莪术、水蛭等;头部瘀血用通窍活血汤、胸部瘀血用血俯逐瘀汤、膈下部用膈下逐瘀汤、体部用身痛逐瘀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