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远程教育背景下广播电视大学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
——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2020-01-10 08:35孙树志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思政大学

孙树志 李 琼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广播电视大学 人文社科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一、新时代远程教育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正处于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渡期,急需加强内涵建设。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运营活跃,机会与挑战并存。新时代远程教育的生源呈现出新态势,多维度深层次地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一)开放大学建设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新时代。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是国家对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电大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成功转型升级,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其中,思政课程建设是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开放大学建设对思政课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全媒体时代海量信息加速传播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传播主体,也可以是传播客体,手指轻轻一点,轻松实现主客体的完美转换。传播内容也更加多样化,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潜藏着大量的负面信息,不易甄别,容易混淆视听,扰乱视线,使很多尚不成熟、意志不够坚定的学生极易受到诱惑。近期,时有大学生发表不当言论被处罚、大学生被国外情报机构策反等新闻传出,这给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带来了严峻挑战。

(三)新时代电大生源呈现新态势

电大的教育对象大多是在职在岗的成人学员,一方面,他们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相对丰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学习动机清晰,指向性明确,学习就是要为专业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提升作准备,要求活学知识和学活知识,但同时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佳。另一方面,随着电大学员年龄的低龄化,他们对新媒体技术的熟练程度大大加强,由于在职在岗的需要,他们对远程教学方式依赖性强,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选择方便的在线形式学习,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时代远程教育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路径

(一)提升教师素养,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

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应该始终强调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和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是保证思政课创新正向发展的首要因素[1]。首先,做好顶层设计,提供制度保障。学校应合理制订进人计划,优化思政课教师编制,在职称评聘、经费配备、职务聘任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从政策层面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历达标、专业过硬的梯队教师队伍。其次,强化进修培训,保持团队活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一大特点在于紧跟中央步伐,及时了解党的最新政策和方针,并做到迅速传播。因此,要做好合理计划,一方面定期分批选派思政课教师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另一方面,不定期自发组织各类学术探讨与培训,及时掌握业界动态,了解最新动向。再次,提升人文素养,提高综合竞争力。众所周知,传统思政课堂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到课率低,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思政课讲授者不仅需要高度敏感的政治头脑,过硬的思政理论专业知识,还需要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铺垫,研判近期的国内外局势需要历史知识和外交常识,正确分析各领域的重大事件更需要广博的各学科知识作为支撑,没有基本的哲学理论,恐怕难以驾驭这些错综复杂的论题。因此,大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人文素养势在必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形成一种“识”,即在高校逐步形成“人文阅读是思政课教师必备素质”的思想共识;二是营造两个“场”,即在高校逐步营造教师校内自我阅读场和家校交互阅读场;三是关注三个“点”,即关注教师阅读兴趣点、阅读规划关键点和阅读内容着力点[2]。

(二)优化教学团队,发挥集体协作优势

广播电视大学有中央电大、44 所省级电大、929所地市级电大、1 852 所县级电大、3 000 多个教学点和6 万多个教学班,办学网络覆盖全国城乡,是一个系统完善的庞大系统。在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基础向开放大学转型的大背景下,专业升级、资源建设、教学质量、支持服务都需要实现华丽转身。如何集中全国优势师资力量、打造高质量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学工作者急需考虑之事,尤其是作为公共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团队的特征要真正切合需求。思政课程的统一性、严肃性、规范性尤其需要求优质师资资源、统一教学目标、高质教学资源、顺畅教学流程。实际上,多年来电大系统办学中从不缺乏教学团队的身影,但是面临新时代、新环境、新背景,所有思政教学工作者应考虑如何打造更加规范、更加高效、更加优质的教学团队。首先,加强组织保障。从学校层面制定教学团队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从经费支持、人员配备、管理办法等方面保障教学团队的正常组建和高效运行,使之常态化。其次,优化团队成员。团队成员的筛选是打造优质高效教学团队的关键一步,如果筛选的团员不能发挥专业优势、不能提供高效服务,就难以实现共同目标。所以,在筛选团队成员时,要全面考虑年龄、性别、专业、工作时间等细节,保证每名成员的质量。再次,强化运行机制。教学团队能否高效运行有赖于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工作分工、时间要点、协作方式、报酬分配都需要机制的合理安排。

(三)强化媒体融合,打造优质学习资源

多样化的优质学习资源是远程教育的特色,也是远程教育的生存之本。新媒体时代的学习资源要满足更多学习群体的需求,要有更多的展示方式,要有更适合的学习容量。首先,开发网络精品课程,将思政课程完整的文字教材以网络化形式展现,善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增强精品课程的趣味性。网络精品课程是学习者开展网上学习的主战场,学习者可登录网络精品课程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其次,建立思政课程群,在现有开设课程的基础上,立足教学实际和专家优势,陆续开设党史、国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等课程,以微视频形式呈现,作为补充学习资源展现。再次,开展微信公众号教学。微信公众号因其在用户群体数量、用户黏性、用户行为养成及资源传播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被广泛用于教学[3]。微信公众号在实现资源传播上具有极为广大的用户群,所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传播学习资源,不仅符合用户使用手机的行为习惯,而且符合用户移动学习的习惯,可以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三、远程教育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以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为例

(一)用好网络教学平台,发挥线上教学主渠道作用

自2018 年9 月25 日起,国家开放大学思政网络核心课程已经全面在国开学习网上线。国开思政课程可以概括为“4+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6 门课程中,4 门基础课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国家开放大学网络核心课程,“形势与政策”为省开网络核心课程。5 门国开网络核心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系列微课程(5 分钟视频课)组成。每门课程分若干专题,每个专题有若干微课程。主要包含以下三类资源。第一类资源是核心学习:包括“专题导学+视频学习+专题测验”,首先学生需要学习专题导学,然后点击“视频学习”进行学习,视频主要是国家开放大学组织权威专家学者和先进技术团队,将高校本专科思政理论课程制作成系统化、系列化的5 分钟思政微课程,形成共计328 讲的宽银幕教学大片。这种形式的微课程比较新颖,内容高度精炼,案例也丰富多彩,荟萃了很多名家经典,符合成人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也便于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掌握专题知识,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形考测试同步进行、环环递进,很容易理解、消化、吸收,使学生接受知识于无形之中,是非常丰富、实用的教学资源。第二类资源是疑难解答:主要是对专题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解答。最后一类资源是拓展学习:主要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料、案例,来开阔学生学习视野。

除以上5 门课程外,甘肃广播电视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9 年1 月开始集合优势师资资源和技术力量建设形势与政策网络核心课程,这也是我校第一次自主建设省开网络核心课程。建设网络核心课程可以为学生搭建内容丰富的网络自学平台,其高度整合的信息和资源,丰富的呈现形式,更适应开放教育。学生可随时上网通过课件、视频等进行个别化学习,接收最新最前沿的政治理论知识,也可以随时参加考核测评。

(二)善用多种教学方法,确保线下面授效果最优化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思政课教学形式遵循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集中授课相结合的原则。其中,每门思政课课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4 学时的集中面授辅导,不少于3 次的网上教学辅导。6 门思政课程,除形势与政策为全网学习外,其他5 门课程均安排了面授教学,考虑到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均安排在周末白天或者周内晚上授课,时间安排较为合理。在教学安排上,目前已初步形成集体备课制度,以8 个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不断增强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具体教学方法上,思政课教师针对电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特点,善用启发教学法、专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思政课程的实效性。启发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善用启发式语言,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掌握知识,促使每个学生通过不断的信息刺激发现与思考更多问题,并在学习、讨论掌握思政课知识中进一步寻找答案,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将思政课问题以专题形式展开,利用自己对某一领域的专门研究和获得的成果来开展专题教学。通过互动式、讨论式、辩论式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开展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具体教学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独特优势在于明确的目的性、客观真实性、较强的综合性、深刻的启发性等[4]。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合适的案例,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强化学习过程监控,推进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注重过程监控,有意推进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化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在线讨论、在线作业、活动参与等学习行为的痕迹都有清晰记录,便于教师进行全程跟踪监控,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有利于全面、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评价方式更为关注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发展性评价[5]。形成性考核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成果进行的考核,是教、学测评改革的重要举措。重视形成性考核是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极具特色的考核形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以下简称形考)和终结性考试(以下简称终考)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考核成绩统一采用百分制。课程综合成绩由形考成绩、实践成绩和终考成绩三部分合成,形成性考核成绩占综合成绩的50%,实践成绩占综合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必须终结性考核成绩和综合成绩都达到60 分及以上者为及格,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新时代开放大学的建设、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生源新态势的发展都对电大远程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积极主动迎接挑战,顺势而为,在师资队伍、团队建设和资源建设方面多维度深层次探讨优化路径,主动用好国开学习网网络教学平台,活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面授教学实效性,完善过程评价考核体系,注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加大学生的参与度,培育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优化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模式,才能提升思政课程建设的整体水平,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开放大学成功转型,完成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神圣使命。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