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合坤
(福建省东山县特殊教育学校 福建·漳州 363400)
特殊儿童指的是与正常儿童在智力、情感、情绪、语言及行为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儿童,在本文中所探讨的特殊儿童指的是身心发展上存在缺陷的儿童。爱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对于特殊儿童来说也是如此,而体育游戏不仅有着常规游戏娱乐性的特征,还能够锻炼儿童的身体素质,在特殊儿童康复过程中融入体育游戏,能够促进特殊儿童身体素质、大脑智力及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相较于正常儿童来说,特殊儿童往往存在先天性的生理缺陷,因此身体发展速度更慢。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帮助特殊儿童更好的进行基本动作的锻炼,为特殊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此外,可以设计一些专门锻炼特殊儿童身体肌肉、协调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的体育游戏,能够有效帮助特殊儿童弥补生理上的缺陷,这对于促进特殊儿童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特殊儿童康复训练过程中,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有效刺激儿童的神经发射系统,能够对周围所产生的各种信号进行分析,并通过大脑对外界信号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实现信息判断,这有利于特殊儿童的大脑智力开发。此外,在一些体育游戏中,能够实现特殊儿童看、听、想等方面的锻炼,积累经验,有利于提升特殊儿童的想象力,尤其随着特殊儿童身体器官的发展和成熟,能够提升他们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
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往往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特殊儿童会感到自卑,甚至是自暴自弃,这必然会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让特殊儿童在游戏中找到乐趣,找到成功的体验,获得满足和自信。许多体育游戏形式新颖,内容生动,节奏简单,很适合特殊儿童,在游戏中,特殊儿童能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沉浸在游戏的快乐和喜悦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这有助于打开他们的内心世界,让特殊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放下压力。特殊儿童自身的情感往往很难用言语来表达出来,体育游戏的开展能够给特殊儿童带来情绪释放的窗口,让他们在游戏中区宣泄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特殊儿童情感的发展。
在开展体育游戏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每一个特殊儿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有的孩子可能手脚协调能力较差,有的孩子反应偏慢,有的孩子言语表达不清楚等等。教师要充分了解特殊儿童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组别,针对性设置差异化的体育游戏:A组的特殊儿童有着姣好的认知水平和运动能力,对于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能够轻松理解和领会,教师则可以设置丢手绢这种有着一定规则,需要孩子去理解的游戏;B组的特殊儿童认知能力较差,身体不协调,教师可以设置手指游戏这种规则较为简单,但能够锻炼身体协调性和大脑智力发展的游戏。
在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简易性原则。许多特殊儿童智力发展缓慢,身体发育也不健全,有的特殊儿童骨骼硬度较小,有的肌肉力量较弱,有的则大脑受到损伤。正因为如此,决定了特殊儿童在参与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运动负荷不能过大,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因此体育游戏的内容设置要遵循简易性原则。如在拍球游戏中,游戏内容应更倾向于特殊儿童对于拍球技术的掌握,而不是拍球时间或个数的多少;在接力赛跑游戏中,游戏内容应更侧重接力规则的掌握,而不是跑动举例的长短。
第二,灵活性与趣味性原则。特殊儿童注意力往往存在缺陷,在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些便于理解且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如在换物赛跑这一游戏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规则和难度,第一次训练要求是不准犯规,第二次训练要求按照规则组好队伍,第三次要求跑的又快又准,这样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孩子们觉得更加新颖,更加有趣,从而一步步完成游戏任务。
第三,竞争性原则。许多特殊儿童的注意力欠缺,对一些体育活动也缺乏兴趣,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竞争性的体育游戏项目,让特殊儿童在竞赛中不断提升自我,突破自我。如在开展体育游戏时,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目标,当孩子们达到这一目标的时候,就能够获得一朵小红花,孩子们每积累五朵小红花,就可以换得自己喜爱的玩具,这能够有效提升特殊儿童对体育游戏的参与性。
在室外活动场地的安排上,要保证活动场地安全、宽阔,要从特殊儿童的需求出发,合理规划户外游戏活动场地。许多特殊儿童学校户外游戏场地还在采用传统场地,有着规范化的跑道,能够满足一般体育活动的开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不利于特殊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也缺乏对特殊儿童的保护。特殊儿童学校开展体育游戏的户外场地要保证空间的活动性与安全性,充分发挥特殊儿童的创造力。
同时应当做好游戏活动材料的投放与分类管理工作,体育游戏活动材料十分丰富,这些材料如果全部堆放在仓库中,则很可能损坏和丢失,应当做好分类管理。体育游戏材料的投放也要符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投放之后要分类管理,以材料属性为依据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材料的使用年限、类型等进行分类。
除了完善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之外,还应当创设优良的软性环境。游戏环境的创设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最有效的方式,提升环境创设质量,让特殊儿童充分感受到体育游戏的魅力所在。如在开展丢手绢这一游戏之前,教师可提前在主题墙上装饰,将丢手绢的玩法、图片及小朋友们玩丢手绢游戏时的照片等贴在墙上,以此来吸引特殊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提前了解游戏的规则。
不同的特殊儿童,在智力发育情况、身体发展情况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游戏的过程中,要把具体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要站在孩子们都看得见听得到的地方,讲解游戏规则和内容的时候,应当放缓语速,形象生动,简明扼要,同时要保证声音的洪亮。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开火车这一游戏的时候,嘴里可以模仿出火车“呜——”的汽笛声,并配合肢体动作,模仿火车车轮滚动的动作,这样的讲解生动形象,能够增进孩子们的理解,还能够激发兴趣。
此外,在讲解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示范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要将游戏的规则和方法讲述明白,同时要通过示范动作,让孩子们理解动作要领,如在讲解老鹰捉小鸡这一游戏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模仿老鹰飞的动作,用上肢运动代表向上飞,用下蹲运动代表低空飞行,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跟着模仿,能够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身体能力。
综上所述,体育游戏符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促进特殊儿童智力、身体及情感的康复与发展,教师应当把握应用要点,合理开展体育游戏,更好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