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敏华 商本庆 玉小迷 覃锦玲 覃家全 陈良坚 江广燕 杨 芳
(1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玉林 537000; 2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广西玉林 537000)
蚕桑文化起源于中国,是中华浩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蚕桑文化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都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推动方面,亦发挥着潜在的作用和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一种历史性潮流,“文化力”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经济与文化实则是互动发展、协调演进的[1]。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息息相关,蚕桑文化是在蚕桑产业发展长河中精神文化的沉淀,对产业发展具有潜在而持久的推动作用。蚕桑产业是蚕桑文化发展的根基,对蚕桑文化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然而在蚕业领域现有的文献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将蚕桑产业发展与蚕桑文化发展隔离开来单独探讨,将两者一同探讨的课题研究较少。本文以蚕桑文化与蚕桑产业发展的联系为切入点,提出在夯实蚕桑产业基础前提下将蚕桑文化与产业融合以推动蚕桑文化发展的建议,供同仁参考。
中国蚕丝在历史长河中深深渗透到历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蚕丝文化[1]。蚕丝是蚕桑生产的产物,蚕桑文化实则是在种桑养蚕实践和丝织生产活动中逐步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文化。蚕在原始先民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而桑在古代是宗庙祭祀的神木。关于蚕桑起源的神话传说形形色色,较有代表性的为嫘祖传说、蚕丛氏传说和马头娘神话[2]。如四川盐亭祭祀嫘祖的民俗[2]、瓦屋山的“蚕从墓”[3]以及太湖流域的“呼蚕花”“点蚕花灯”和“困蚕花”习俗[4]等,均是民间自古继承下来的对蚕神崇拜的一种民俗信仰。
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一个距今5 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掘出一枚被刀切割过的蚕茧,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能够证实蚕桑历史存在的考古实证[5]。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残绢片、蚕形陶质装饰品、蚕纹图黑陶等其他与蚕桑相关的考古文物相继出土,蚕桑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逐渐呈现于世人面前[5]。1973—1978年,在距今约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一个外壁雕刻有编织纹和四条蚕纹组成一圈图案的牙雕小蛊,说明蚕和织密切相关,蚕桑丝织生产可能已经出现[5]。大量考古发掘证实了我国是蚕桑文化的发源地,距今5 000多年前我国已出现成熟的蚕桑丝织生产,其起源或许可追溯到7 000年前,但还有待更确凿的考古资料进一步证实。
在古代,蚕桑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萌生、成熟、兴盛和迁化4个阶段。其中,以蚕纹为标志的石器时代是萌生期,以“桑、蚕、丝、帛”的甲骨文字、玉蚕和“采桑图”为标志的夏商周时期是成熟期,以“丝绸之路”为标志的秦汉隋唐时期是兴盛期,以蚕丝民俗为标志的宋元明清时期是迁化期[1]。
在近代,随着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发展及生丝国际贸易的推动,大大刺激了中国蚕丝业的发展,全国各地掀起了蚕桑丝织生产热潮,机器缫丝厂快速发展,生丝产量大大提高,蚕种改良运动和蚕业教育兴起,蚕业生产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蚕桑丝织业发展达到空前繁荣[6]。这一时期,蚕桑丝织生产由传统的手工业转向了机械化,生产方式的变更赋予了蚕桑文化这个时代特有的内涵。
进入现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蚕桑产业,全国各蚕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以向仲怀院士为代表的蚕桑科研团队,以家蚕基因组为研究突破口,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绘制出了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家蚕基因组精细图及高精度遗传变异图谱[7],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当今生物科学最高水平的基因组技术以及全球领先的蚕桑科研资源和专业力量。正是新时代蚕桑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学者们对蚕桑领域勇于探索、持续创新的科学精神,赋予了现代蚕桑文化新的精神内涵。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产业基础的支撑,脱离产业基础发展文化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将会昙花一现。蚕桑产业为蚕桑文化发展提供土壤和养分,是蚕桑文化保持持久活力的坚实根基。因此,发展蚕桑文化首先要夯实蚕桑产业基础。
第一,要升级更新蚕种生产的基础设施设备,提高蚕种生产基地现代化水平,提高蚕种年生产能力。第二,要健全家蚕品种资源保护体系,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利用现有的家蚕种质资源选育出适应各地气候条件、适合各种用途的体健丝优的新品种。第三,要推广机械化、规模化养蚕技术,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生产效率,提高养蚕效益,解决蚕农流失和老龄化的问题。第四,各地蚕桑部门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手段巩固并扩增桑园面积,培育稳产、高产的桑树品种,建设标准化、机械化丰产桑园,减少近年来有些地区出现的桑园荒废、改种的情况。第五,要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8],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稳定蚕种市场,提高产业效益。第六,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设兼具过硬蚕桑生产实际操作技术和开拓创新科研理念的高端蚕桑人才队伍。重视各高校蚕桑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引导优秀毕业生投身蚕桑产业,为蚕桑产业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蚕桑生产处在蚕桑产业链的上游,为产业提供原材料,而以茧丝绸加工和丝绸产品贸易为主的茧丝绸业则是整个蚕桑产业的核心。推动茧丝绸业的健康发展是蚕桑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是要及时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推动制度改革,加强人才交流,精简人员,提高产业效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二是要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茧丝性能优势,增强产品竞争力,同时创新宣传平台和贸易平台,优化产品流通结构。三是要加快茧丝绸产品的升级改造,引导和促进国人消费,增加内需,同时大力开拓海外市场,通过增加市场需求促进茧丝绸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为推动茧丝绸业持续发展注入原动力。四是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和融资环境,增加企业活力,为茧丝绸业营造良好的竞争发展环境。
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能够有效提高产业效益,推动蚕桑产业的发展。要将蚕桑产业与各行各业相融,积极探索新途径,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提高蚕桑资源的开发利用质效。一是要将蚕桑产业与养生行业融合。如蚕桑资源的物质材料极易摄取,成分天然无毒副作用,富含多糖、生物碱、花青素、黄酮等具有较强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因子,可研制出蚕蛾保健酒、桑叶茶饮、桑果食品等具有保健功能的养生食品[9],应继续对蚕桑各成分的营养价值做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不断突破现有科研成果,开发新的应用价值,开拓新产品,深化蚕桑产业与养生行业的融合发展。二是要将蚕桑产业和旅游业融合。近年来,以果桑采摘、农家乐、科普教育等为主题的蚕桑生态旅游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应以此为契机,加强优良果桑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果桑科学管理技术,丰富果桑采摘品种,提高果桑经济效益。同时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强合作,提高蚕桑科普教育场所和讲解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设一批高规格、高效益的休闲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三是要将蚕桑产业与医药业融合。蚕蛹、蚕沙、蚕蛾、僵蚕等蚕桑产物具有丰富的药理作用,目前在中医药领域的综合利用方面开发了可用于治疗高血脂、肝炎、贫血、肠道疾病的一系列新产品[10],蚕丝因与人体的相溶性较强,可用作人造皮肤、韧带、手术缝合线等医学材料的制作[9]。应继续加强相关科研平台的建设,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医药企业强强联合,研制出种类更多、疗效更强、应用更成熟的医学材料和药品。另外,蚕桑资源还可应用在动物饲料、化妆材料、高新生物材料等方面,我们不仅要在目前已开发的领域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各类研发产品能够得到安全而广泛的应用,还要在尚未开发的领域中充分探索,不断突破创新,开拓出更多元的新兴产品,并将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一门系统、成熟的学科,促进蚕桑资源的全面开发和综合利用。
产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将蚕桑文化融入蚕桑产业各环节,让文化和产业相互渗透,一方面通过文化的力量促进产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的辐射,将蚕桑文化传播到各个角落,影响社会不同群层,使蚕桑文化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蚕农作为蚕桑生产的主要力量,一定程度上主导着蚕桑产业的兴盛衰败。近年来蚕农流失的现象,从侧面反映了蚕桑文化在蚕桑生产中淡化、蚕桑风俗在蚕农中消退的问题。为了重拾蚕桑文化民俗信仰,对于蚕桑文化底蕴深厚的东部地区,应通过政府的号召力和决策力,结合当地蚕桑文化背景定期举行规模盛大的蚕桑民俗活动,组织蚕农广泛参与,重温嫘祖传说、蚕丛氏传说和马头娘神话等民间传说,让日趋小众化的“轧蚕花、扫蚕地、祭蚕神”等蚕桑生产习俗[11]在广大蚕农中传承;东部传统蚕区的蚕桑风俗是在蚕农代代相传的养蚕事业中将蚕桑生产融入到生活习惯和习俗中逐渐形成的,与之不同的是,中西部地区大部分为非传统蚕区,其蚕桑生产在“东桑西移”工程实施后才得以大力发展,因此中西部地区蚕桑文化底蕴相对薄弱,蚕桑民俗民风几近空白[12]。一方面要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当地蚕桑生产效益,提高蚕农养蚕的积极性,确保当地蚕桑生产的持续性。另一方面要深入各蚕区调查,挖掘当地与蚕桑生产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轶事,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当地实际逐渐形成其特有的蚕桑风俗,提高蚕农蚕桑文化的价值感。通过上述措施让蚕桑文化的精神根植于蚕农心中,唤起蚕农对蚕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激发蚕农对蚕桑事业的热爱,让蚕桑文化与蚕桑生产互相促进、融合发展。
应将蚕桑文化贯穿于整个茧丝绸业软性资源的主线。第一,将手工丝织技艺作为复兴产业大力发展。丝织技艺是“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1],在实现茧丝绸业现代化发展的路上不应丢失这一传统技艺。不仅要做好杭罗、绫绢、蜀锦、宋锦等丝织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更要构建成熟的产业运作体系,大力复兴丝织技艺。第二,以蚕桑文化塑造产品文化。在丝绸服饰、丝织工艺品及蚕丝被等茧丝产品的设计中,加入蚕桑文化元素,为产品附加文化价值,塑造产品文化内涵,提升产品定位和竞争力,以产品为载体向更多的消费者传播我国灿烂悠久的蚕桑文化。第三,以蚕桑文化打造企业文化。蚕桑文化内涵丰富,无论是远古时代的蚕桑神话,历朝历代的民俗信仰、诗词歌赋和蚕丝绣服礼节,还是当今蚕桑科技的突破和研究学者的科学精神,都充满了文化魅力和礼教意义,茧丝绸企业应结合自身个性将其融入企业文化形成自身信奉的价值观,铸造企业的灵魂,提高企业凝集力,通过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及公共媒介弘扬蚕桑文化。
近年来,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行业的主要潮流之一。将蚕桑文化与旅游消费相结合,一方面能为旅游产品赋予浓厚的文化色彩和精神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旅游也成为了宣传和普及蚕桑文化的重要载体,有效地保护和弘扬蚕桑文化。我国目前已有多个开发蚕桑文化旅游产品的典型案例,如广东省广州宝桑园新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吴江市华佳丝博园、湖北省南漳楚桑丝绸文化博览园、浙江省新昌达利·丝绸世界工业旅游景区等[13]。当前,在这些成功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蚕区也逐渐加入到蚕桑文化旅游开发的队伍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有些地方还存在文化呈现浮于表面、缺乏底蕴,或是对输送的文化研究不足、专业性不够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第一,要发挥专业学者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保证旅游开发中输送的蚕桑文化具有深入性、专业性和一致性,同时注意文化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避免文化被曲解或过度消费,使不当的旅游开发对蚕桑文化造成负面影响。第二,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根据各区域的特色深度挖掘当地蚕桑文化内涵,构建蚕桑文化框架,开发形式丰富、优质特色的蚕桑文化旅游产品。第三,要推动文化园和果桑休闲、特色小镇等蚕桑文化旅游产品建设,由点铺开,实现区间合作,打造横跨不同城市的旅游路线,通过各线路的联合发展,力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成熟系统的蚕桑文化旅游网络,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国文化标签,让蚕桑文化旅游成为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灿烂蚕桑文化的最好窗口,不断促进蚕桑产业与蚕桑文化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