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僖鹏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县古宜镇中心小学,广西 柳州 545000)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托起学生语文能力和个人素养的支柱;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阅读是成人之源、树人之本。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近年来,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上,教学往往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觉得教学迷茫。小学语文阅读课到底该怎么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经过深入调研发现,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有如下几点。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只一味地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的挖掘和有机整合。语文课堂是反映一个教师的语文理念,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得让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重质量。只有在课堂教学上寻找突破口,才能让教师有方法可教,学生乐学善思。新课程改革同样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也是呼唤一种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产生。因此,根据新课标的精神与我校实际教学情况,我校制定了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模式?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所谓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完成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师生的心理活动意识对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大作用,除此以外师生的行为表现也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实际上,所谓教学的有效性,一般是从学生及老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表现来获得的一种概念,在教学中,人们往往习惯将教学成果的体现放在教师教的个人之行为上,却忽视学生的个人学习行为,真正的有效性必须是教师教学活动突出有效性,还要从学生学习活动体现有效性。
国家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教学应当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其共同发展的过程。
构建主义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深层次帮助者和促进者。
协调理论。教学过程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各种要素配合合理、恰当,达到协调状态,就会形成一种合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协调是一种指导思想,协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也是教学的目的。
所以要努力建立一套新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使其能适用于广泛的常规课堂。从而养成爱读书爱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无论在什么样的教学下,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兴趣是学生的老师,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第二环节就是出示本课课时目标,目标明确,方向就不会错。第三环节就是对学生朗读检测,会读课文,生字新词,能读通读顺课文,循序渐进过渡到文本的学习。第四环节品析文本,抓关键字词进行三品,即品词、品句、品读的训练,这也是一节课的难点和重点。第五环节谈收获,即时反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本节课的收获,从中体会学有所获的喜悦感,教师相继进行总结、点评,做到一课一得。这样的教学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扎实。这也是我校经过多次实践得出的课堂模式。一创(创设情境);二示(出示目标);三读(检查自学);四品(品析词句);五获(本节收获)。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教学思路清晰,驾驭课堂能力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是整个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很必要的,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爱学习爱读书,因此在教学新课时,要求学生做好预习这一环节。接下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预习的检测,也就是通过初读生字课文来了解。在检查中采用的方式是,教师指名检查,全班倾听;同桌互读,相互检查。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就可以检测出学生的预习情况。最后是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表达出这节课的所想所获。教师尊重学生表达的个体差异,学生在这样的环节下,不仅得到的口语表达的训练,还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总结三步:一预习二检查三反馈。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是由我校李爱武老师执教推广阅读课堂有效性的一节教学模式课例。
环节一。创设质疑情景导入。首先出示课件里有一条船,再出示一个“搭”字,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里,这条船谁要搭?再引出课题。搭船的鸟,制造悬念:鸟是动物它也会搭船吗?它是怎样搭船的?创设这样的情景,引起学生好奇的心理活动,对课题产生质疑,引起学生的兴趣,这就是一个良好有效的开头。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可见一创的重要性。
环节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初读课文,对课文整体进行感知,出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第一个课时任务。(1)学会本课生字读音。(2)会辨析多音字“啦”。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教师就进行读生字的检查,让学生边读(形式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边指导。在完成第一个教学任务以后,教师又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对课题大胆质疑,引导学生思考:搭船的鸟是什么样子?它又是如何捕鱼的?自然地出示第二个学生学习任务。(1)学习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2)随文识记七个生字。
环节三。明确学习任务,有机结合读生字,读课文的检查。完成第二环节的目标,是通过让学生读生字、读课文来实现的,所以读的环节不容忽视。同时也是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生字和朗读情况。
环节四。精读课文,抓重点句段,品析词句。在这节课中,以第2 自然段为重点句段。让学生认识中心句。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小结出作者写作方法。先总后分有条理。再抓关键词“美丽”,这鸟美在哪?出示句子,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让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羽毛、翠绿、翅膀、蓝色、长嘴。指导学生学习描写动物外形方法要观察细致按顺序;抓住色彩写具体,用鹦鹉做对比。接下来就进行随文识字,采用比较、顺口溜、拆分部件等方法。借助板书和图片背诵第2 自然段。学生在教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的引导下,通过“品词、品句、品读”来学习文本,就能很快地背诵下来,为今后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课堂模式,教师的个人教学理念得到不断的提高,教学效果更有所提升,加强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是每一个老师所追寻的目标,所以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勤奋、刻苦、认真、钻研,才能让课堂教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