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慧金,张 艳,张秀功,张玉梅,王振华,胡雅蓉
(1.甘肃省康复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由损伤或疾病因素引起的脊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导致脊髓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脊髓损伤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神经源性膀胱就是其中之一,多种方法的联合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扶持力度的加大,中医药的研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使其在科研及临床运用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就中医疗法在本病的运用进展做一综述,希望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
脊髓损伤属中医学“痿证”“体惰”范畴,《灵枢·寒热病》云:“身有所伤,血出多,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惰不收,名曰体惰。”是对脊髓损伤的最早记载。而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并发症引起的尿潴留或尿失禁则属于中医学“癃闭”“遗溺”范畴。《内经》中还有“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膀胱病,小便闭”的说法。因此,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督脉受损,瘀血阻滞,从而导致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因督脉主一身阳气,故当督脉经气不行,导致阳气失布,脏腑失于温煦,膀胱气化不利,引起排尿功能障碍。又督脉属肾,肾主骨生髓,其所主之髓包括脊髓,所以中医学中对本病的治疗主要是以活血化瘀通络及温补肾脏为治疗原则[2]。
焦瑞娜等[3]通过对治疗组2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患者进行腕踝针疗法(取双侧踝部穴区的下1区,即跟腱内侧缘,内踝最高点上三横指处)和体针疗法(取气海、膀胱俞、三阴交、次髎、下髎、秩边穴)治疗1个月,发现腕踝针联合体针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可明显改善患者尿潴留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郝世杰等[4]将90例不完全性 SCI 后痉挛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膀胱功能训练组、温针组和治疗组(温针结合膀胱功能训练组),1 d 1 次,进行3个月的治疗后发现:治疗组患者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膀胱压力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5)。秦江等[5]发现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间歇导尿的基础治疗上配合针刺关元、中极及八髎穴等穴位,能够通过缩短临床建立排尿反射用时,减少平均残余尿量,改善膀胱排尿障碍情况。冯小军等[6]经过用电针刺激治疗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次髎、肾俞、膀胱俞3穴,治疗4周后,该组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明显改善。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督脉或膀胱经受损引起,因此在针刺治疗本病时,所选穴位多以督脉和膀胱经的穴位为主。
艾灸在中医学中用来治疗疾病的历史较为悠久,《本草正》曰:“艾叶,能通十二经脉,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血滞。”详细记载了艾灸的药用功能。《医学入门·针灸》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可见艾灸在中医学中的治疗地位。马振宇等[7]研究发现:艾灸结合膀胱功能训练,有效改善了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且效果优于单纯的膀胱功能训练(P<0.05)。临床上,关元穴与气海穴是最常用的施灸部位,灸之具有调畅下焦、温肾及助膀胱气化之功能。伊仙琼等[8]通过观察艾灸治疗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疗效后发现:治疗组 45 例患者温和灸关元穴、气海穴、双天枢穴、中极穴配合常规治疗,1 d 1 次,每次15 min,每周进行 6 次,试验疗程结束后,患者的膀胱功能平衡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现代研究[9]表明:艾叶点燃时,能够释放近红外线,且能够被人体深部组织所吸收达到治疗作用。此外,除了单纯的运用针刺及艾灸治疗外,针灸并用在临床上开展的也较为广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祁玉军等[10]用针刺结合艾灸刺激相关穴位(针刺关元穴、中极穴,配合艾灸三焦俞穴、肾俞穴)能够明显缓解 SCI 后膀胱功能障碍出现的临床症状。杨秀军等[11]采用普通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能使轻、中度的 SCI 后临床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中药热奄包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常是将中草药按比例放入纱布袋中,再放入中药汤剂锅内煮沸,也可放置毛巾煮10 min左右,拧干后摊平在治疗部位,并用一次性中单包裹中药热奄包放于毛巾上,治疗时患者取适当体位压在包裹严密的中药热奄包上,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和药物本身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治疗时需注意给患者盖被保暖。由于其材料容易获得,制作简单,使用方便,且临床效果显著,中药热奄包目前在临床上被各科室广泛运用,例如腹部手术后腹胀、尿潴留患者,痔疮术后尿潴留患者,骨科术后腹胀、便秘患者,妇科原发性痛经患者等等[12-15]。近年来,中药热奄包也被广泛运用于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中医学认为脊髓损伤导致排尿障碍多因损伤肾气,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治疗主要针对肾脏受损,阳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多取中极、关元、气海穴等,以疏通膀胱之气,通利小便,温补肾阳,达到启闭关窍、蓄排有时的功效,临床多用白芥子、吴茱萸、紫苏子、莱菔子、艾叶等温阳行气之药,加粗盐。陈杏[16]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无菌间歇导尿配合中药热奄包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尿路护理,结果发现: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热奄包对于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确有疗效。
随着中药提取技术的发展,许多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被提取出来,作为一种单一药物应用于临床。中医学认为SCI 初期症状多由瘀血阻滞经络,血气不通引起,因此川芎、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的提取物川芎嗪、丹参酮等被广泛运用于本病的治疗。Chao Wang等[17]研究发现:川芎嗪具有抑制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周源[18]研究发现:川芎嗪可以抑制 SCI 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改善微循环,促进新血管生成的作用。杨永栋等[19]研究发现:丹参酮具有抑制 SCI 大鼠体内炎症反应,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韦理等[20]研究发现:丹参注射液可以增加SCI大鼠模型突触素及突触体素含量,从而具有改善微循环、降低水肿、促进神经修复等作用。SCI患者后期多因长期卧床,久卧伤气,出现气虚血瘀,气机不畅,其神经源性膀胱即由膀胱气化不利引起,因此黄芪、人参等补气药的提取物黄芪注射液、人参皂苷在本病的治疗中也被广泛运用。罗俊普等[21]究发现:黄芪注射液可升高SCI 大鼠模型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减轻脂质氧化,从而发挥其保护脊髓神经的作用。张洁妹等[23]研究发现:黄芪注射液能降低脊髓组织的含水量,从而改善脊髓组织的神经功能。孙建忠等[24]过探究发现:人参皂苷可增强神经元细胞活力,促进神经元细胞生长,抑制神经元细胞的凋亡。Wei Wang 等[25]发现人参皂苷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蛋白损伤,以促进对 SCI 神经的保护作用。此外,红花黄色素、葛根素等中药提取物在本病的临床治疗中也有使用。
古老的中医学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并没有学科的划分,中药汤剂在人体各个系统疾患的治疗中均有使用。随着新兴学科以及循证医学的发展,许多科研工作者对中医经方、验方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许多中药汤剂的治疗效果得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进行阐述。中药汤剂在治疗 SCI后神经源性膀胱方面依然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理论指导,以活血化瘀通络及温补肾脏为治疗原则。补阳还五汤治疗 SCI及其并发症就是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配伍,起到益气活血通络的功效。侯兆阳等[23]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具有减少炎症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的功效。生脉散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之功,有研究表明:生脉散可减轻SCI大鼠炎症反应,提高其免疫力,减轻胶质瘢痕形成,对脊髓有保护及促进修复功能[26]。除了对经方的研究运用之外,许多医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自拟的验方在本病的治疗中也有很广泛的使用。苏新建等[27]自拟中药汤剂具有补肾壮阳、续筋接骨功效,治疗SCI 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李素娟[28]以疏通下焦为治疗思路,自拟中药汤剂治疗 SCI 后排尿障碍的患者,与前列地尔西药组相比,同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中药汤剂在治疗本病方面发挥了其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临床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治疗手段丰富多彩。有研究报道:穴位注射药物、点穴、中药熏洗及中药浴等方法治疗SCI 所致排尿功能障碍亦有显著疗效。吴芳等[29]对SCI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采取向肾俞、气海俞及次髎等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治疗 2 个月后发现患者的膀胱容量增加,且残余尿量减少。点穴疗法是中医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点穴治疗使用力度大、刺激性强,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的作用。林礼清[30]对20例 SCI尿失禁的患者点关元、肾俞、膀胱俞、三焦俞穴位,同样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脊髓损伤及其神经源性膀胱并发症的治疗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其损伤机制、影响因素等方面尚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去探索。随着多学科的紧密结合,对于本病治疗方法越来越多,其中中医疗法的运用无疑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但中医疗法的规范化、临床疗效评价的科学性及循证医学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争议。从目前得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来看,中医药治疗 SCI 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如果能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深入探讨其疗效机制,必将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新的突破,造福更多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