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五中学,广西 南宁 530003)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新形势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跟随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摆脱传统以追求教学成绩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强化整体教学效率与质量。
新形势背景下课程改革标准贯彻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根据课程改革的标准和思想引导,促进语文教育的改革创新,真正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逐步摆脱学生被动化接受知识的课堂地位,为学生营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在语文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不断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以及知识探究欲望。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尽量以辅助者的身份融入课堂教学,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探究成果,并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知识深入讲解,不断巩固学生的知识记忆。新形势背景下,只有语文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教育目标。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是身心成长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外界的感知均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判断标准,所以,许多学生出现了叛逆的情况。如果语文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必然会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其对语文教育产生逆反心理,进一步加大创新教育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间,从思想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唯有如此,才能进一步提高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整体效果。
实施教学过程中课堂导入是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整体的教学氛围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应在语文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创新教育方式,带给学生更多的新鲜感和趣味性,借助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导入,促进师生之间深入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语文知识的趣味性,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语文教师幽默风趣的课堂导入语,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其不断端正学习态度。课堂导入环节,语文教师可以引入教学情境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共同体会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和故事。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海燕》这篇文章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海燕高飞的短视频,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海燕。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进行课堂导入:“展翅高飞的海燕是自由的、欢乐的,他们象征着希望和未来,正如同处于高飞阶段的你们,将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更加广阔的天空,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和更好的自己。”这样的课堂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对文章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当前我国中学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均对语文知识学习缺少兴趣和积极性,主要原因与语文知识本身的枯燥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单向的知识传输,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接受度和喜爱度,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被动地位,其课堂主体性难以充分凸显。换言之,初中语文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体系是影响教学效果提升的关键性因素,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初中生课堂主体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新形势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正确认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地位,创新教育的核心内容,引导初中生在课堂教学中肯定自我,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实施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针对授课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保证学生在教师讲解知识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和与其他同学的协作学习。只有帮助学生树立课堂教学的主人翁意识,才能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后,应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将书本中所传输的知识内容深化理解并形成自身的主观见解,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对成功的定义进行思考。与此同时,还可以针对这一问题组织小组交流探讨和协作学习,在不断交流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充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只有学生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才能配合教师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良好的教育氛围是提高初中语文创新教育成效的基础和前提,关于良好的教育氛围定义,应是保证教学氛围的轻松、愉悦和平等。伴随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对于课堂教育环境和师生关系提出新的要求,全新师生关系的定义是合作、和谐与平等。在日常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交流和沟通,避免教学氛围的枯燥和压抑,使学生能够轻松愉悦地学习知识。教师不仅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同时还要引导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生互动,以此来强化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效果。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环境的创新表面上是教学氛围的创新,但实质上体现的是深层次的新型教育观念。例如,在讲解初中语文课文《背影》的过程中,教师在开展课堂知识教学前,可以引导学生针对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表述自身观点,促进学生之间开展探讨交流。教师可以率先表露自身的观念:“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真挚的,这种爱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年轻时我也曾懵懂无知,有时体会不到父母的这种情感,但是伴随我年龄的成长,父母逐渐老去,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和重要性。我想我们所有人真应该理解父母真挚而无私的爱,并尽自身所能地感恩父母。你们认为呢?”在教师组织话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展开探讨交流,进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为《背影》的讲解奠定良好的基础。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育通常是在课堂内完成,大部分语文教师均认为语文知识是理论知识,无须展开实践活动。所以当前语文教学无论是小组合作还是交流探讨,均是在课堂内完成,教师很少带领学生开展语文课后实践活动。新形势背景下,课程改革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不断强化实践教育,所以在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应大力拓展课后实践教育活动,开拓初中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新空间。组织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选取与课后时间主题高度契合的活动,促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将语文知识内化,并不断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创新教育的学习兴趣。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大自然的语言》这一章节时,则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学生在切实的感受中展开学习。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整篇文章具有基础的认知,随后将学生真正带到大自然内,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木,感受大自然所传递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大自然的伟大,并且理解文章中作者所体现出的核心思想。在课外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精练的语言书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在描写过程中能够更加细致入微,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思想,不断提高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文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逐步摒弃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以更加自由和开放的方式开展创新教育。对学生而言,初中语文创新教育,能够帮助其掌握更多新颖的理论知识和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不断提高初中生自身学习能力。所以,应创新课堂教学导入环节、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创新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组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助推创新教育取得理想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