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教育的德育价值及其路径实现

2020-01-10 01:22:26浙江理工大学项凌柯
天津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仪式德育活动

■浙江理工大学 项凌柯

一、仪式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仪式教育的含义

在学校的带动性目的下,举办仪式教育的活动,根据意识活动的加强,教师组织不同类型的活动来烘托教育氛围,强化教学目标,增强集体情感与个人行为。学校仪式教育分为庆典仪式、活动等,例如学校针对各大事件组织召开活动、运动会、学校庆典等庆祝方式。当前庆典典礼活动的举办,需要学校针对各大事件做出判断,仪式教育可以针对学生在社会中的交往,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二)仪式教育的特点

在仪式教育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非神性,学生在进行学校生活的知识累积过程中,学校通过仪式教育,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仪式教育注重的是创设情景,让参加者体会到浓重的情感互通。其次是周期性,在仪式教育过程中,通过仪式的举办,对日常生活进行区分,通过相应的时间节点,做好仪式活动,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或者是每一学期的开学典礼,春季运动会的举办等。再次是渗入性,渗入性是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仪式教育进行思想的渗入。绝大多数通过思想教育工作,添加了更丰富的教学内容。然后是集体性,集体性也是教育中的重要特点之一,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营造出独特的快感,仪式教育创造出集体的想象力,让参与者感知整个仪式过程的集体感与集体荣誉感。最后,体验性是将教育活动作为基础活动的展现,根据日常生活以及情景的活动不同,学生需要加强体验感受,通过参与仪式教育的总体中展现个人情感以及能力认知。

二、仪式教育的德育价值

(一)仪式教育的个人价值

首先,为了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提高,根据政治思想做出德育价值的强调,能够体现学校的德育氛围。例如,在升旗仪式举行唱国歌,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仪式教育让抽象的爱国观念变得具象化。当下发展过程中,营造浓厚的仪式教育氛围,是增强学生政治感情的重要方式。在仪式教育过程中,可以进行丰富性的创作,加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热情激发,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生命以及集体的重要性。根据我党代表作出的重要分析,仪式场景中,表露出了当代学生的集体记忆。最后,在仪式教育过程中,德育价值的体现融入各种活动的开展中,对学生的不同标准做出不同的提升。举办活动加强表彰力度,让学生建立起模范的学习目标,定期仪式活动开展,让学生更加了解正确德育的重要性。

(二)仪式教育的社会价值

当前仪式教育不仅在个人价值上有所展现,也会对社会价值具有更高的推动力。

首先,提高政治认可。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学生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党和国家高度认可学生对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仪式教育活动中,需要加强仪式教育的能力。仪式教育依附于政治色彩,在学校组织活动中要加强政治色彩的参与频率,从而明确组建的能力。在此过程中,仪式教育的整个环节要不断创新,而一些教育工作中仪式教育工作形同虚设,导致德育开展难度大。在加强荣辱观,对历史文化的宣传过程中,带动学生的感情融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仪式教育的进行是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教育活动,从心理上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程度,根据党代表的理论体系制定出符合现阶段社会价值的仪式教育规划方向。

其次是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集体荣誉感,在社会力量的带动下,各种文化上演仪式教育是有效的推动力,能够良好改善社会风气,对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能够维护社会稳定。从宏观上讲,促进礼仪分化方面的有效提高,能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通过电视阅兵的方式,展现团体、班级的方式,进行有效仪式教育的普及。

最后,是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时段的仪式教育活动要认同历史,对集体感进行更高的延续,学校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实现文化创新。并伴随我国的发展,根据当前文化的传承,要进行仪式教育的有效加强,在仪式过程中发挥新文化的活力,也要提高传统文化的丰富度。

三、学校仪式教育的构建路径

(一)强化顶层设计

首先,在仪式教育过程中,注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根据仪式教育对我国人才进行有效培养,当前通过各个教育环节,针对每个教育目标做出仪式教育的构建。其次,在教育环境中加强指导能力的培养,涉及了众多的个体,根据教育内容达到协调讲话的目的。仪式教育的主体对象是学校的学生,在聚集性的仪式过程中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最后,在层次化、规范化的模式中,依据政治思想指导,结合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做出教育层面的提高,在规划过程中学校要对仪式教育形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培养全面的能力规范教育方式,构建合理的教育系统,保证整个标准的统一性,在仪式教育过程中,根据条件时间做出秩序安排,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促进学生德育行为的养成。

(二)深入发掘优秀传统及学校特色

在仪式教育过程中,根据我国传统的文化内容,对其做好行为规范的要求。在仪式教育过程中,重要场所是校园,根据校园自身特点,加强学校内容的建设。在学校仪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方法以及各传统文化元素的添加,能够保障学校特色的丰富性,让学生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当前仪式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生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德育过程中自身归属感与历史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要加强仪式活动,满足整个学校的学生诉求,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能力,提供更加全面的仪式教育方式。在新形势的发展下,根据新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思想进行规范,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加强新鲜血液的注入,促进仪式教育的动力加强。

猜你喜欢
仪式德育活动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六小”活动
少先队活动(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十岁成长仪式
少先队活动(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仪式感重要吗?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