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关于现代学徒制视角下的陶瓷雕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01-09 20:08:17游玉科
陶瓷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学徒陶瓷校企

游玉科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广州 510925)

当前社会正处于互联网+的时代,这对当前教育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所以相对来说,传统的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式较为落后,在如今互联网教育业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就应当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陶瓷雕塑专业、行业中我们更是需要把握好发展的机遇,利用好现代学徒制,配合互联网的技术解决好互联网+背景下的陶瓷雕塑专业、行业人才需求。

1 当前陶瓷雕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于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与发现,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清楚地把握才能够培养出具备优秀能力的专业人才。

1.1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首先,当前职业教育的院校之并没能够有效地做到校企合作,即便建立了相关校企合作,也因为两者之间的交流及沟通不够深入,从而导致了校企合作的融合不够。针对陶瓷雕塑专业学生们来说,其所需要的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更应当重视产教融合。但是对于当前大部分的院校来说,这种校企合作的机制还没能真正建立起来,即便部分院校建立起了这种机制,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因为种种因素而导致了合作的深度不够,大部分学生也无法有效从中获得实质性收益。学校、企业、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能够获得协调地发展,目前大部分校企合作制度也只是停留在就业这一层面上,对于学生们日常学习来说并没能起到实质性作用。当前我国部分县市是属于陶瓷产业为主,在该县中的职业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基本上参与的角色都是身兼企业家身份的工艺美术大师,绝大多数的一线企业对于这种校企合作的制度并不感兴趣,因此参与其中的企业数量不多,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同样无法获得良好成效,未能够有效实现深度产教融合;并且同时在传统校企合作中,大部分校企合作都存在技术层面上的局限性,在当前互联网极速发展的社会中就无法有效适应。若是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对校企合作中所需要用到的一些途径以及方式进行改良,那么无论是整体合作深度或者是合作方法都能够取得比较大突破。

1.2 课程与培养落后于实际需求

在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中,陶瓷雕塑相比较于其他专业来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艺术与设计的基础,而且学生学习起来往往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以及时间,并且该产业对于大部分学生们来说可能并没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们对于该专业的学习兴趣可能不够强烈。同时还因为职业教育学制的初始性,导致了大部分的学生的基础实际上并不是很好,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学习多少会产生一些难度,这种态度进入到实际学习中也就很容易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3]。因此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之下,如何保证学生所学技能符合其当前学习能力,并且同时还能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条件,还能够为学生们今后陶瓷雕塑方向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就成为了职业教育中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 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对策

2.1 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构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在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名师工作室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从而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面,对于学生与青年教师来说这也是一种拉近师生距离的良好教学模式[1]。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以学徒、合作者以及深造者的身份进入到名师工作室之中,通过不同身份的转换可以清楚地体现出学生自身专业水平的掌握程度。工作室主要创建人是学校老师,其中也可以邀请一些社会企业名师参与,这样可以让他们自身企业的产品创作分解为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学生们在学习时就有更加直观的载体进行训练。在这样的机制之下,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学生—学徒—员工”,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策略。第一阶段是学生入校前第一学期,在这个阶段中初步传递给学生们陶瓷雕塑技能的基本认知。第二阶段则是第二、三、四个学期,这个阶段则是利用名师工作室的方法,来让不同师傅带不同的学生,从而养成一个专业工作室氛围。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中,学生以学徒的身份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将一些企业文化带入到学习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加深对行业的了解。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第五、六个学期,学生进入到企业中顶岗实习,这个阶段企业会对学生的专业水平以及实践能力进行考核,从而最终完成三个阶段的转化。学生毕业后如果满足企业需求以及双方愿意,则可以进一步进行深造成为员工,即实现了就业也可以在工作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2.2 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并没能够有效地应用互联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今我们处在互联网+的时代,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一特点来开展教学[2]。对于陶瓷雕塑这一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多的需要实践性课程,但是传统教学中这种实训的力度不大,导致学生没法拥有专业的知识理解以及实践能力,但是若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则是可以有效改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建设教学实践基地。该基地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就是实训基地校企协同管理平台的建设。在该平台中,教师可以对平台进行开放,共享学校实训资源和校企合作项目中可对外开放的部分,陶瓷企业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中上传相关视频、影像以及一些专业资料,学生们也可以轻松地从这些平台中获取到自己想要的资源以及内容。同时这类资源还可以用于学徒辅助教学,为行业从业人员培训、社会学习、继续教育以及终身教育提供服务。学生们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中还可以进行远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若是存在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上传到平台中,由教师和师傅及时进行解决。第二个就是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发建设专业实训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丰富与完善课程的教学资源,例如在其中添加一些微课视频、出版立体化教材、在线考核等一系列功能。在课前预习的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前上传任务书到平台中,并且附带对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能够对接下来要讲解的知识内容有一个提前的了解,同时其中还会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来让学生们在课程中寻找对应的答案,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变传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课后复习环节中则是由教师设置对应的实践任务,学生们在课后的时间中就对这类实践任务进行练习,完成好的作品可以上传到对应的平台,教师在线可以对作品进行讲解,其中存在的不足也可以及时提出,方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从而完善自己的作品。或者学生们也可以对自己存在不懂的地方及时地向企业师傅交流,从而更加完善自身专业知识。

2.3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

为了能够有效地在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开展陶瓷雕塑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还需要加强校企之间的结合。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提出现代学徒制也就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并进一步通过互联网来加深融合的强度,从而有效培养出良好能力的陶瓷雕塑专业人才。校企双方需要在一定的框架下,围绕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开展一系列合作。传统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其中的合作方式、合作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其中缺乏了一定的“创新”元素。因此,对于传统校企合作应当从经验漫谈转向范式构建,从单一模式转向整体范式,从“人才特征与培养规律”这一根本问题来思考学校和企业的角色定位。

现代学徒制中的校企合作关系应当是更加开放式的合作,这种开放式合作与传统校企合作“点对点”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需要发挥一定的作用。政府在其中需要为校企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而学校和企业在平台上形成一个“面对面”的模式。这样的一个平台就可以由政府引用互联网的技术来构建,形成平台具备更加良好的适用性、具备可移动和实时性的特征。同时企业还可以根据大数据进行生产规模、行业发展的方向与高职院校进行积极交流,以此来针对性地提出一些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后续若是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也可以实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利用这种合作模式,企业方面来看可以更加良好地形成一种“产业公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生产技术问题的创新解决。对于学校来说,这种合作模式则是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合作空间以及进步空间,校企合作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之下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果。而对于学生们来说,该合作模式将会有效降低传统人才成长的经济成本,营造更为轻松、开放以及融通的人才成长环境。同时学生们还会因为这种合作模式以及现代学徒制的影响,自身也能够拥有两个不同的身份。当学生在学校里就是作为学生,在企业中就是作为学徒。由于学生作为学徒就不会被当做业主或者企业的私有物,而是国家公共的人力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生就会拥有更多合适的机会去接触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实训环节,从而不断积累更多经验,将传统学到的知识进行转换和运用。

2.4 加大基础建设

除此之外,需要对当前学徒制下的培养制度进行建设和加强,首先需要加强的是高职院校中师资力量。传统的高职院校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并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当前学徒制下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企业在双师型教师投入与使用上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学校也应当在人才引进的方面上提供足够的吸引力,不能够因循守旧,可以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的方法来引进更多企业名师或者高级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从而组织更多更强的人才到院校中进行交流,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和技能。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帮助教师们建设对应的学习平台,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教师们可以随时随地对于自身存在薄弱的地方进行补强。其次就是需要对培养过程的考核管理制度建设。这个阶段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传统学徒培养过程中的隐蔽性。因为在传统学徒体系下,学徒的培养过程基本上都是建立在现场工作中,但是由于技术方面涉及到一定的保密性因此整体培养过程就有必要隐蔽。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方面问题,相关人员就应当对这方面的制度进行建设,其中首先需要为每位学徒建立对应的受训档案,其中仔细记录学徒所受教育的内容。其次是需要与学徒进行定期的交流和沟通,这样的过程中掌握学徒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就是为学徒提供定期的培训以及考核,从而判断成长的情况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些内容实际上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达到,因为档案的管理采用传统的纸质方式进行管理那么显然会存在一定的数据丢失,若是后期需要借鉴此类数据进行参考的话那么也无法提供一个全面的内容。若是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将学徒的档案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并且将其数据统一上传到对应的平台中,那么信息的保管以及完整性都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而学徒的评价制度建设同样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进行建设,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结合国内外经验,在制度建设中积极引入和构建第三方评价制度。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来将这些内容进行保管,其中存在不足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先前建立的平台来进行学习和探讨,从而形成一个更加科学和完整的评价内容。

总而言之,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发展背景以及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背景之下,陶瓷雕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可以获得一定的创新和改变,学生们可以利用互联网以及学徒制的方式来更好地与企业接轨,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地完善自己的知识,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

猜你喜欢
学徒陶瓷校企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4
陶瓷艺术作品
景德镇陶瓷(2017年2期)2017-05-26 17:23:31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陶瓷艺术欣赏
景德镇陶瓷(2014年1期)2014-04-29 11: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