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各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的比较探析

2020-01-09 23:59骆贵平汪欢
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时期劳动技能

骆贵平 汪欢

教育要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是我国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精神内核。目标作为对活动预期结果的设想,是活动开展的导向所在。因而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则是确定劳动教育内容、选择劳动教育方法的基础。然而,受特定政治制度、经济基础、文化方针、教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在各时期不断进行演变。追溯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我国劳动教育目标的侧重点,透过时代发展的轨迹了解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对新时期劳动教育目标的解读与审思具有重要参考与借鉴作用,有利于更好地指导新时期、新背景、新条件下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

一、我国各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整体目标阐释

构建新时期劳动教育目标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从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中而来。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当下关于我国劳动教育发展的研究多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为节点,或从教育方针、政策角度,或从劳动教育实施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对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进行宏观的梳理。本文聚焦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以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新时代为时间切入点,对我国各时期劳动教育整体目标进行梳理与阐释。通过比较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推进旨在改造旧时期重知识轻劳动的旧思想,并解决中小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文革”的到来使劳动教育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劳动作为一种惩戒手段,用来培育无产阶级政治思想;而后在拨乱反正及改革开放的推进过程中,劳动教育目标又演变为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技术性人才;最后,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劳动教育目标以人为本,着眼于提升人的劳动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旨在改造旧思想,解决就业

1. 改造旧思想,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劳动”被列为国民五项公德之一。初期,我国在积极学习苏联教育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时,倡导教育应当加强与工农生产劳动的联系。但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依旧是“改革旧教育,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1954年,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关于解决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学习与从事生产劳动问题的请示报告》明确指出:“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错误的教育思想,继续支配着广大教师和学生。”[2]1957年,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因而,从培养服务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到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目标的重要转向。这一阶段,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造学生重知识轻劳动的旧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更好地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文化劳动者做铺垫。

2.培养生产技能,解决就业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劳动教育的目标虽然旨在改造学生思想,但其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劳动教育并未形成科学的体系,其受重视程度也有待提高。在1955年以前劳动教育并未被正式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4]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劳动教育作为缓解中小学毕业生升学压力、动员毕业生就业的手段逐步受到重视。为解决就业问题,需要培养大量劳动者。因而这一阶段我国劳动教育旨在“使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学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生产工具,发展创造才能,并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5]。劳动教育的侧重点也从改造旧思想转移到培养学生获得能够满足现代生产需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上,从而解决无法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二)“文革”时期:劳动教育旨在改造政治思想

由于照搬照抄苏联的教育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方针被异化。之前重知识轻劳动的思想在“文革”时期被彻底扭转为激进的轻知识重劳动思潮,在劳动的作用被无限夸大的前提之下,劳动教育走入另一个极端。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在第十条关于“教学改革”中提出,“学制要缩短,课程设置要精简,教材要彻底改革,有的要首先删繁就简,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也就是不但要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在这一时期,“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将其与教学活动对立起来,把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放到了不同的位置”[6]。受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内涵被窄化为体力劳动,并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对立,知识分子与劳动人民相对立。“读书无用论”盛行之下,“劳动”则成为“思想”“文化”的象征。教师学生将教学场地从学校转移到农村、工厂,青年知识分子上山下乡以生产劳作的方式接受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改造。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劳动教育完全取代了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后,彻底沦为思想政治课,其目标也旨在服务阶级斗争,改造政治思想。

(三)改革开放时期:劳动教育旨在服务经济建设

十年“文革”给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20世纪80年代后,通过拨乱反正与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的发布,教育事业开始得到恢复与发展。教育也须顺应时代潮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这也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这一时期,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被具体明确为劳动技术教育,“1981 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了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的要求。1982 年教育部通过官方文件将劳动技术教育课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7]。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试行稿)》指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目标突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狭义的通过简单的体力和手工劳动实现思想品德政治教育的固有模式,更有针对性地着眼于对学生现代技术、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培养,从而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进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新时期:劳动教育旨在全面育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旨归,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8]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了劳动教育“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的崇高地位,并倡导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特点各异又密切联系。德育中塑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育中练就的强健体魄与顽强毅力,智育中培养的专业技能及美育熏陶下美的体验,都成为劳动教育坚实的基础。这也说明劳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应汲取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课程的精华,让学生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力与创造性。这也体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五育相互联系,但又互相独立,不可替代,共同为人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在2015年8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克服不良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9]相较于以往时期劳动教育凸显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新时期劳动教育的目标着重体现了劳动的育人功能,其着眼于人的发展的价值诉求,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核心,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各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的联系与区别

由上述对我国各时期劳动教育整体目标的阐述可见,自新中国成立到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不断发生着演变。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各时期劳动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内容结构悄然发生着变化,而劳动教育的思想改造性与服务现实性始终贯穿其中。

(一)各时期劳动教育目标的联系

1.同彰劳动教育的改造性:改造思想,培养品德

提升思想是一个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劳动教育充当着融合知、情、意、行的媒介,通过劳动教育获得的劳动知识在劳动活动中外化为劳动行为,进而上升为劳动情感与劳动态度,因而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思想改造性。实践也证明,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旧社会重知识轻劳动的旧思想,还是“文革”时期通过劳动教育培育无产阶级政治思想,亦或是新时期劳动教育倡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我国劳动教育目标都彰显了“劳动教育是改造思想,树立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10]。

2.共显劳动教育的现实性:提升技能,服务就业

掌握生产与生活必需的劳动知识与技能是个体在社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劳动能力教育作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并通过开设劳动技术课、组织勤工俭学等手段进行实践。”[11]学校通过劳动技能的培育,帮助学生掌握劳动实际操作的流程,使之在将来就业时能够满足岗位需求,保证工作的质量与安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从历史的轨迹中也能看出,掌握劳动技能、服务社会建设一直是我国各时期劳动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教育的现实性呼唤。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不同时期我国劳动教育目标都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以提高劳动能力为导向,但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目标对劳动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例如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初期,提升劳动技能主要着眼于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手工业劳动,对劳动技能的要求与难度较低;在改革开放后,劳动教育的技能培养目标主要是针对科学化现代化生产,技能难度相较于前者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劳动方式、劳动领域、劳动岗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期劳动教育对劳动技能的培养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各时期劳动教育目标的区别

1.劳动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由“社会本位”转向“以人为本”

纵观我国各时期劳动教育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我国劳动教育都是基于劳动的生产意义,在其工具理性视域中,或侧重于社会主义思想的改造,或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学会生产的基本技能。其价值取向无疑体现了“社会本位观”,劳动教育目标的最终归宿是为社会建设培养“可能的生产力”。而“随着作为生活意义的劳动的揭示,劳动作为人的存在的生成的祛蔽,以及教育场域中‘人的回归’”[12],以及“习近平重视劳动的价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者的首创精神赋予了劳动教育 ‘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13],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劳动教育目标不再将“人”视为工具与手段,而是直接着眼于个体的生长与发展,在尊重人的主体性、自觉性、能动性、实践性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切入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落脚点,从而摆脱了以往劳动教育的“社会”功能的价值取向制约,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转向。

2.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容结构由“单一”走向“综合”

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文革”时期,劳动教育目标的侧重点在于改造思想,培养思想品德。改革开放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劳动教育突破了只培养简单生产劳动技能或体力劳动技能的束缚,“把劳动知识、劳动技术纳入劳动教育中”[14],旨在使学生学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基本生产技术与劳动技能。新时期的劳动教育目标则提出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这一新概念。与以往劳动教育目标所提到的单一的改造思想、提升技能不同,“劳动素养”一词极具综合性,囊括了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劳动情感与劳动态度、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等与劳动相关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从我国劳动教育目标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其目标的内容结构呈现出从单一到综合,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不断完善的特点。

三、对新时期我国劳动教育目标的定位

回顾我国各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发展过程,审视新时期我国劳动教育目标,发现其在继承与发展以往劳动教育目标之上,完成了由“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的价值转向,并创造性提出“劳动素养”这一概念,实现了内容结构由单一化走向综合化的跨越。但不能否认的是,“劳动素养”内涵过于丰富宽泛,从培养学生掌握必备劳动知识与劳动技能到培育劳动情感、端正劳动态度、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并积极弘扬劳动精神。其初衷在于力图面面俱到、全面育人,但其对立面确是目标的层次结构不够清晰。

对学生劳动态度与劳动价值观的培养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对劳动知识技能的训练、劳动习惯的养成又是智育与体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劳动者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则是美育的内容。因而,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同时具有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多方面功能。在定位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时应当平衡好其在德、智、体、美方面的功能关系,明确德育目标的主体位置、劳动认知目标的基本地位,以及其他在体育、创造力、美育等方面的衍生目标的辅助地位。

(一)突出德育目标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是道德之源”,以劳动践行道德教育是时代之所需。首先,劳动可作为联系知识与实际的纽带。学生通过劳动实践,通过手和脑的协调配合,以及身和心的体验领悟,实现道德情感入脑、入心,真正形成道德认识内化。其次,劳动教育为道德情感的内化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景。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获得体验,形成稳定的道德情感。然后,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接受磨炼和锻炼,不断培养自己坚定的道德意志。最后,也是通过在劳动实践中的反复体验和训练,学生的道德认识变成稳定的道德行为,最终达到知行统一。因而可以说,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5]一切教育活动中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德”乃树人之根本。劳动教育也不例外,只有突出劳动德育目标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品格高尚、意志顽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明确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地位

劳动创造智慧,劳动教育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于通过劳动实践丰富并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使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达到知行统一。不同于传统劳动,新时期劳动具有复杂性,从其表现形式就可以分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群体劳动和个体劳动、有偿劳动和公益劳动、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和重复劳动等。[16]新时期的劳动教育不能像新中国成立初期或“文革”时期一样简单倡导学生回归农村,回归工厂,以种地做工学工代替知识学习。新时期的劳动教育应当培养一批高素质劳动者,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挑战时能够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因此,新时期劳动教育应培养学生了解和懂得现代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三)明晰衍生目标的辅助地位

在明确劳动德育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劳动教育在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辅助功能。从动作机制上说,劳动和体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可以从行为和动作上对身体做出命令,因此,劳动教育与体育一样能够让学生体魄健康,并能提高其手脑协调能力。同时,劳动教育的过程也是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劳育与体育协同并进,可实现以劳健体;劳动实践能揭示美的本质规律,可实现以劳塑美。可见,中小学劳动教育对体育、美育等方面的辅助功能不容忽视。

猜你喜欢
时期劳动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