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群 郭利霞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根据地,历来重视教育,“重视教材建设”[1]。1930年,《红孩儿读本》面世,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教育的大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极其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扎根于农村,主张“以广大农村儿童为主要对象,适当照顾到中小城市的儿童,培养新民主主义的新国民”[2]。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教育处审定的《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第1~8册,面向农村,极具特色。梳理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的编辑特点,对于当今的教科书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系列教科书无课程标准[3],但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基础;即该系列教科书的出版时间大致处于1945年12月到1946年9月间,植根于晋冀鲁豫边区大地,从社会现实中汲取营养,故教科书中涉及的内容,无论是地名,如邯郸、武安等,还是农业生产,都与晋冀鲁豫边区的风俗传统紧密相连。按照类型划分,选文内容主要分为生产、史地、公民、自然、卫生、应用文等。统计发现,该系列教科书在题材选择上,较为均衡。
第3册至第8册,每册教科书中各种类型题材的课文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其中变化较大的是“学校生活”类选文,自第4册后,再无相应内容。其他题材内容,由简单到复杂,难度逐渐加深。比如,同是讲述“苏联”,第3册第26课课文较短,为“苏联是我们的好朋友,过去有许多国家欺负我们,只有苏联帮助我们。苏联的国家又富,又强,又大,那里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我们打日本,多亏苏联帮助,苏联出兵打日本才投降了”[4];而第8册第31课,课文较长,简述了苏联的工业生产及国家性质。选文类型的多样化,使得该系列教科书不仅仅是识文断字的媒介,更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生活观的基础。晋冀鲁豫边区系列教科书有浓重的亲民倾向,“传播农业知识,普及农业科学”“注重宣传农村卫生”“关注家长”[5],目的是让“教科书就是一座抗战的堡垒,让青少年懂得如何面对战争,保护自我,更重要的是留存一颗中国心”[6];教科书的这种编辑特点,固然是“国语”“常识”合编这种题材所带来的约束,但更多的是编写者理念的体现。[7]
“应用文”类选文,强调当时农村社会中社会转型的“契约化”要求,可以说,“教科书对边区的生产和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后,回到家里能直接帮助家长或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既服从了抗战需求,也赢得了大众欢迎”[8]。所以,我们能在晋冀鲁豫边区的教科书里看到极为实用的内容——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应有的“常识”。比如,既有当时特殊政治体制下“通行证”“保条”的书写要求,也有反映人们相互帮助的“借条”“书信”,也有“怎么写报告”“怎么写通讯”“营业合同”等,“注意选材的思想性和实用性”,“注意应用文体的教学和写作”[9],凸显了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一个合格的“公民”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有着特殊的使命,不仅要传播语文基础知识,还要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念。
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的选文,“强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教育服从政治,为政治服务”[10],是各根据地结合新的教育方针,推动教科书编辑与“实际”相结合,形成带有区域性质的自身独特特征的文本。[11]总体来说,该系列教科书选文质量一般,缺乏引起后世强烈共鸣的经典性文章。站在后世的立场,我们应该肯定根据地教科书的筚路蓝缕之功,毕竟,根据地教科书应立足实际,而不能凭空捏造。
以该系列教科书选择的地理类知识为例,不同册数教科书之间的同一类内容,共同搭建知识的框架,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地理类选文,自身边最为熟悉的内容入手,渐次展开,由近及远,进而扩展到全国,再由全国延及世界。在渐次向现代转型的根据地时代,边区政府编辑的教科书有浓重的乡土倾向,“推爱乡之心以爱国”,故而对于发生在边区的事物多给予浓墨重彩的讲述。但这些知识之间,有一条内在的稳固线索,即知识以“顺序型”展开,前一学段的内容构成后一学段内容学习的基础。[12]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也不由自主地渗入到教科书中。“史地”类选文也随着年级提升呈增长趋势。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经验的传统,善于从历史经验中获得借鉴,教科书清楚地反映了这一点。该系列教科书中,唯一的一篇古代史类选文《李自成》,明显是脱胎于当时中国共产党积极对待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以史为鉴,“决不当李自成”[13]。教科书编选这篇文章,指出要警惕农民起义胜利后被腐化的风险,极具现实意义,反映了教科书编者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正在发生着的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大事,主张以史为鉴,启迪现实。除此篇文章之外,教科书其他文章都紧密联系现实,清晰地展现了一个处于革命上升时期的边区的精神面貌,能让我们领会到编者的良苦用心,进而深刻地体会到教科书所蕴含的鼓舞中国革命的理想信念。
五四运动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五四运动所宣扬的民主和科学的风气,吹散了笼罩在中国民众心头的不重视科学的乌云。中国共产党积极承接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的传统,在边区政府实施的教育中,引入科学知识,培育人才,普及科学知识。[14]五四运动呼吁的“赛先生”,即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在《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的教科书文本中得到落实,教科书提倡按照科学、卫生开展日常生活及农业生产。现在看来成为常识的内容,如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等,在当时有着廓清迷雾、普及新知的作用。对于儿童喜闻乐见的昆虫,教科书更是不遗余力地普及有关的科学知识,如第3册第40课:
蜻蜓是人的好朋友,蚊子出来害人,
他就天天飞来飞去,捉苍蝇和蚊子吃。
燕子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不叫苍蝇蚊子出来害人,就天天飞来飞去,捉苍蝇和蚊子吃。
蜘蛛也是人的好朋友,她不会飞,就结了一个大网,和蜻蜓、燕子比赛来捉苍蝇蚊子吃。[15]
除此之外,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还汇聚了华北地区不同种类的农业生产的方法。教科书尊重科学意识的渗透,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成效,搭建边区青少年文化共享的平台,帮助青少年乃至他们的家庭改变土法种植和旧的生产习惯,“其科技先导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16]。
叶圣陶说,“科学的道理要用平常的普通话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编辑对科学道理能融会贯通,在表达出来的时候还要对学生体贴入微”[17]。应该说,该系列教科书重视科学知识传播的编辑方式,是一种既符合社会现实,又着眼未来的非常先进的教科书设计。
教科书中的选文体现了编辑者的兴味,也折射出时代的特征。在晋冀鲁豫边区,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青少年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教科书编辑形式有浓重的时代特征。
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的突出特色就是“合编”,顾名思义,该系列教科书虽然采用主题单元的形式,但是单元的主题并不突出,在某单元内,往往常见“国语”与“常识”杂陈,“叙事”与“应用”并列。“国语”重在传播文学形式,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常识”注重应用,强调反思,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掌握生活所需各项技能。表现在形式上,一般“以常识教材为经,国语教材配合编组”,国语部分的练习目标比较清晰,用语较为生活化,只是将语文基础知识划分为若干知识点,分布在不同单元,形成一条显著的线索。“国语”“常识”合编这种形式,是当时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一方面是由于战时社会经济条件有限,需要精简课程门类”,“另一方面……国语和常识分编的课本,材料重复部分太多,教育时间浪费”[18]。
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反映了在战争年代,要在短时间内传授给青少年大量知识的急切心情,一方面是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知识的渲染,但客观地说,该系列教科书的文学色彩不浓,质朴是其一大特点,因为当时特殊的条件下,“教材建设也要求强调政治,注重实际,力求精当,讲求实效”[19];一方面是应对生活实践的各种常识。以第8册教科书为例,从一开始,教科书以“七七事变”“谁把日本打出去的”讲述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表明了一种坚定的政治立场,为儿童打开了一条通往正确世界观的道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不能置身事外,不能以一种超然的态度,浮于社会之上,教育必须为社会的需要培养所急需的人才。所以,以“国语”配合“常识”,成为一种最适合那个时代的设计。因此,有人说,国文教学,还是以教给学生说话为宜,以适应现代生活为宜,“与其选读深奥的古典作品,不如选读与现代生活有关的资料。有一个时期,国语与常识合编,我觉得那方向是对的”[20]。
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面对的是初小一至四年级的儿童,故其用语亦照顾到儿童的年龄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最为高深的道理。为儿童宣讲道理,用语需要考虑儿童的习惯,但最初的时候,并不是这样,辛安亭就说过,教科书“强调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教育服从政治,为政治服务。对儿童的特点和科学知识有所忽视,群众对此很有意见”[21]。从1942年以后,边区政府编辑的教科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教科书的语言。现代意义上的教科书理论强调,教科书应采用语体文,言文一致,以便有效传播新文化,发挥教科书的功能[22]。以第8册第4课为例:
抗战胜利后……全国各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开了个很重要的会,叫做政治协商会议,讨论许多大事,决定和平建国的办法。
第一,是成立联合政府,国民党不能再一党专政,共产党和别的党派,都有合法地位,都得参加政府,来共同管理国事,实行民主……
第二,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军队,都得受联合政府领导,不许私人和党派再有军队。……
第三,全国都要和现在的边区一样,实行减租减息增加工资,使工人农民生活,都得到改善。……
和平建设新中国,全国老百姓都欢喜,共产党坚决的实行这个协定,只有国民党反动派,说话不算话,还在发动内战,破坏和平,我们要坚决反对他们这种破坏行动。[23]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时代要求“国语”和“常识”选文亦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促使青少年进一步加深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了解。如《打走日本》《生火》《种什么庄稼上什么粪》《农谚新注》等文章,均以现代化的语言,以口语化方式讲授公民、史地、农业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在练习题中,教科书特意运用童趣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战争是为了什么,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什么?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是语体文对于思考的推动也是深刻的,深入思考能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时代,形成观念。
随着年级的增加,同样的问题,其内涵和深刻程度都有增加。如同样是歌颂毛泽东主席,第1册最后一课说:
毛泽东 像太阳 他比太阳更光亮 小兄弟 小姐妹 大家拍手来歌唱。[24]
这首小诗,以非常贴切的语言,赞颂了毛泽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朗朗上口;而到了第8册,同样是赞美毛泽东主席,同样是用韵语,但语言回环往复,复杂程度大幅度提高,让儿童感受到同一题材的深度和厚度,深化儿童的理解,也促进了其社会化的发展: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他是人们大救星,领导咱们翻了身。
……
三山低,五岳高,毛主席治国有功劳,生产互助搞得好,边区地方没强盗,夜不闭户狗不咬,都是毛、朱同志领导好!大人小孩喜盈盈,以后要过好光景,边区人民三千万,个个都是满脸红,有吃又有穿,光景往上升,若问这样哪里来!只因为有了毛泽东![25]
应该说,该系列教科书整个单元的内在组织,并不强调成人的视角,来追求教育经验的完美,而是强调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从儿童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从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出发,让儿童亲身思考,形成内化性的知识。如《可怜的小姑娘》《妇女种庄稼》《谁也不能包办》等课文,讲述男女平等、宣传婚姻自由,尽管都是日常生活里最普通不过的小事,但这些故事能深刻改变儿童的思想意识,其背后所凸显的民主与平等,正如五四运动所宣扬的那样,推动了社会进步,彰显了教科书所具有的功能。
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系列教科书分别出版于1945年12月—1946年9月间,恰处于抗日战争结束到解放战争开始的关键阶段,时代主题要求教科书不仅要培养语文能力(大量的课后语文知识训练及单元练习就是例证),也要强化基本技能的培养。该系列教科书蕴含了丰富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等以及读写方面的内容多有涉及,且随着年级的提高,难度加大,要求增多。以汉字为例,每课生字、课文字数及全册生字均随年级提高而增加。
此外,标点符号等语文基础知识,被设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让儿童结合实践,深化思考,提升认识。以《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第7册“练习三”为例,可见一斑。
练习三
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叹号!——表示肯定与喜欢等语气。
例如:
1.井冈山没有粮食,该怎么办呢?问号
2.走,到宁岗背粮去!肯定
3.啊,朱总司令也来背粮了!惊奇
4.大家一路说说笑笑,多么快乐呀!欢喜
5.打倒汉奸卖国贼!呼喊
6.轰动一时的大革命,可惜被他们断送了!叹息
练习:从前面讲过的课文中,找出?!两符号来,分别研究它是关于哪一种语气。
五四运动
发生原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1.中国的两大祸害是什么?
2.大革命得到哪些胜利,怎样得到的呢?
3.大革命为什么遭受失败?
4.红军是怎样成立起来的?反革命军为什么消灭不了他?
5.在苏区里工人农民得到了哪些好处?
6.红军为什么离开南方到北方来?离开以后怎么样?
7.为什么朱总司令也要去背粮呢?[26]
可以看出,教科书将标点符号的有关知识融入到具体的语境之中,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语气之间的差别,感受标点符号的巨大作用。教科书还引导学生利用表解的方法,分析具体历史事实,深入把握历史事实在中国革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教科书结合事实,引导学生反思。语文知识呈现与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同步而行,教科书不是灌输知识,而是通过具体的事实和现象,设计引人入深的情境,不仅使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能力训练是语文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作为教和学活动的重要依靠,在培育思想意识的同时,也必须构建合理的能力训练体系。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均以听说读写能力为基本架构,辅以特设情景,设计相应内容,扩展教学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操作性强,是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编排的重要特点,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在能力训练方面,该系列教科书非常重视方法的传授和讲解,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和体验。晋冀鲁豫边区的学生均生长在农村,了解农业生产,但教科书并不满足于常规的了解,而是指导学生从学理上加深理解和认识。该系列教科书承载的内容的量是有限的,而且受环境限制,“仍留有三分之一的空暇,为进行补充教材与乡土教材及其他教学活动之用”[27]。所以,教科书的拓展课程都设置在习题之中,教科书设置的练习,与实践密不可分。
如该系列教科书第5册“练习三”,规定学生要完成三项任务:
1.卫生宣传的准备:
(1)说说传染病的预防法。
(2)说说种牛痘的好处。
(3)说说人工呼吸的方法。
(4)说说看护病人应注意的事情。
2.讲一个破除迷信的故事。
3.写一个劝讲卫生的传单。[28]
无论是卫生宣传,还是破除迷信,甚至是撰写极其实用的传单,练习都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必须是能动手去做的。该系列教科书“尽最大可能贴近最广泛的群众基础,突出农村实际,渲染农村生活,关注农业生产”[29]。在晋冀鲁豫边区,教科书编者从实际出发,便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练习如果只是纸上谈兵,无助于学生成长,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所以,教科书十分强调具体的操作,让学生不但能明白操作流程,还要熟悉操作的方法。
另一个表现是,教材知识不但明示能力训练的要点,对于如何训练学生达成目标,教材也给予过程性指导。以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第7册第22课《写信的方法》为例:
写信的方法简单说来,有下面几点:
首先写收信人的名字和称呼。如给父亲写信,第一行就写上:父母亲……
其次,是叙述事情……文字要通顺,不要啰唆。
把事情说完以后,应该写上敬祝安好,祝你快乐,敬礼……
最后在信的末尾,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写信的日期。
写信封的方法:在信封的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字要写得大一些;右边写寄信人的地址;左边写收信人的地址,这样就可以寄发了。[30]
上述训练的关键点是,教材不只是提出学习的目标,还清晰地勾勒出引导学生进一步实现目标的步骤。它把学生需要学习的核心问题分级为关键步骤,大步骤套小步骤,大环套小环,使学生沿着既定的路子走,就必然能克服学习的难点。这样的训练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它使教师抓住教科书的关键突破口,也使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把控更加准确。教师处理教学活动,游刃有余,更加得心应手地研究学生,处理教材。学生的主体性也可以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久而久之,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叶圣陶认为,编辑教科书“要考虑教师怎样去教,还要为学生的学着想。编辑先生应该时刻假想教师面临的情况,设身处地于教学活动之中,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心领神会”[31]。教科书是指导学生开展学习的媒介,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是教科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所谓的“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是指教科书制约和规定了“教”与“学”的过程。即,教科书不仅应表明教学什么和用什么教学,也应表明怎样教学。晋冀鲁豫边区教科书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它一步一步形成最后的模样,是教科书的编者不断摸索、不断与时代融汇的结果。战争年代的特殊性,使得晋冀鲁豫边区的教科书大多数并不编订教学用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晋冀鲁豫边区《初级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既是“教材”又是“学材”,它适应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重视直接经验但又超越直接经验。[32]教科书从“教材”到“学材”的转变,不仅是承载的内容和编辑的形式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教师使用的方式也发生变革。教科书真正构成学习的媒介,学生可以通过教科书,逐步接近预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