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村信息服务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于4个深度贫困村的调查

2020-01-09 20:50周勇娟
图书馆 2020年11期
关键词:武陵山片区农户

邹 勇 周勇娟

(1.长沙师范学院图书馆 长沙 410100;2.长沙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 长沙 41010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1]。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群体[2],湖南武陵山片区就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区主要组成部分。片区涵盖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4个市州全境37个县市区,以及常德市的石门县和桃源县,娄底市的新化县、涟源市和冷水江市,益阳市的安化县,共计43个县市区,常住人口2 100余万人,贫困人口370余万人,约占湖南贫困人口的55%[3]。

深度贫困村是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民生等方面较差和综合贫困发生率较高的行政村,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4]。了解深度贫困村信息服务现状,分析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对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优势补齐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短板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团队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对湖南武陵山片区的3县4个深度贫困村进行了走访调查,以期摸清区域内最落后地区现阶段信息服务的真实情况,分析成因,找出对策,为更好地为“三农”提供信息服务和下阶段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决策和参考。

1 调查情况

1.1 调查对象情况

笔者团队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怀化市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玉溪村和长田湾乡岩桥坪村、怀化市溆浦县大江口镇虎皮溪村及邵阳市洞口县桐山乡椒林村的176户农户和25名村干部、扶贫工作者进行了入户访问和问卷调查。从年龄结构来看,调查对象年龄跨度较大,其中45岁以上中老年人占比68.16%,这从侧面反映了该地区农村年青劳动力缺失的现状。从文化程度来看,61.69%的调查对象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38.31%。本次调查访谈的对象基本都是各家庭的“明白人”,他们能较好地理解调查所涉及的问题,所以此次调查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1.2 调查使用方法

调查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调查采用入户调查和个案访谈,定量分析则以调查问卷作为依据。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1份,收回问卷199份,问卷回收率达到了99%。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户信息需求、信息获取渠道和信息服务满意度3个方面。

2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大力支持下,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村在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多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农村信息化大背景下,信息获取难、信息服务能力不足等成为制约该地区发展的又一瓶颈,根据信息运动的“源—流—用”过程[5],我们将该地区农村信息服务问题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2.1 农户有需求,信息无供给

在被调查的176位农户中,无人表示自己没有信息需求,信息需求内容比较多样,有多种信息需要。调查显示,农户对政策信息、生产信息、市场信息、文化生活信息的需求率分别为70.45%、59.66%、42.61%、52.27%。农户最需要的政策信息是惠农补贴信息和产业扶持与奖补信息,最需要的生产信息是气象信息和农技信息,最关注的市场信息和文化生活信息分别是价格信息和社会新闻信息。

在信息服务满意度测评中,该地区农户的满意度只有45.45%,其中有18.42%的被调查人因为“没有所需信息”而对信息服务不满。社会越发展,信息需求越强烈。由于各种原因,面向农户的信息供给经常存在不到位的现象,有时还严重影响了农户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比如在辰溪县玉溪村,由于山地多耕地少,茶油行情逐年上涨,村民发展油茶产业意愿强烈,多年来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都在相互观望。扶贫工作者专程到县林业局咨询政策,及时告知村民油茶是该县重点扶持产业,连片种植奖补政策很优厚。村民了解到政策后,信心更足了,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一年就连片发展了230余亩油茶种植。

2.2 信息有供给,方式很单一

信息供给就是由信息资源拥有者向需求对象提供各类信息产品和服务,满足公众信息需求[6]。随着农村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载体和信息媒介日益增多,农村信息供给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由于受到传统习惯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村最常见的就是“政府部门+村干部、扶贫工作者+农户”和“政府部门+科技人员+农户”两种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公益性供给模式,提供的大多是原生态的政策信息和科技信息;市场主体主导的商业性供给在该地区则很少有,仅见于气象信息、影视信息等少数服务当中。两种供给方式都缺乏对信息更深层次的开发。农户信息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这种由政府部门主导的单一供给很难满足其全部需求,并且很容易造成农户信息获取问题。比如说“政府部门+村干部、扶贫工作者+农户”模式,存在着上级与下级,村干部、扶贫工作者与农户多个信息传递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造成信息获取不及时、不精准或者根本获取不到。

2.3 渠道有保障,选择偏传统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完善是贫困村脱贫出列的两个重要指标[7]。多年的扶贫开发使湖南武陵山片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了质的提升,我们所调查的4个深度贫困村不仅全都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还实现了光纤入户和至少1个主流移动网络的覆盖,农户获取信息不仅有传统的图书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还有了互联网、移动网络等新型渠道。

在信息获取渠道专项调查中,设定的10种获取渠道都被农户选为信息来源。最经常使用的渠道分别是村干部和扶贫工作者、广播电视,分别占到了72.16%和53.98%,选择从科技人员和亲朋邻居获取信息的农户比例也分别达到了36.93%和30.11%。4个被调查村中虽然有2个村创建了用于发布新闻、宣传政策等的微信公众号,但普遍反映村民关注人数很少,所推送的信息阅读量很低。现阶段,面对面的人际传播渠道和广播电视这种有着多年使用习惯的大众传播渠道仍是该地区农户的首选,这是造成该地区农村信息服务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2.4 信息能获取,作用不明显

农户通过特定渠道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后,还时常会遇到信息匹配和信息利用问题。

信息匹配问题主要是指供给主体提供的信息不是需求主体所需要的。调查发现,该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户信息需求有明显差异,比如说贫困户非常关注扶贫政策信息,因为扶贫政策信息为其能带诸多政策红利;非贫困户更关注农技信息,希望能通过提高技术来增产;种养大户就很关注市场信息,让市场决定生产是他们的习惯。如果没搞清这些情况,盲目、简单、机械的信息供给无法满足农户需要。

信息利用问题主要指需求主体因自身原因出现在信息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吸收、信息指导和用于实践等方面的问题[8]。在发展生产中,因为受到自身文化程度、信息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该地区农户时常会遇到一些信息利用问题,尤其是信息理解、吸收和用于实践方面的问题,诸如农户有时很难读懂详尽、完整的政策文件,很难消化从农技培训或专业图书那学来的种养知识,对生产更是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3 成因分析

综上所述,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村信息服务问题存在于供给主体、传递过程、需求主体等多个方面。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追根溯源,才能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经过全面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3.1 信息收集发布机制不健全

信息服务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信息生产者生产信息和信息服务提供者通过传播渠道传递信息。信息资源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服务主体。信息生产者同时作为信息拥有者,可以自行发布信息,也可以通过信息服务提供者向信息使用者传播,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可以由不同层级的机构、单位或个人等充当。信息生产与信息服务提供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信息服务体系,这个体系运转关键就是信息的收集、发布和传播。

农户作为农村农业信息的使用者,能不能获取信息要看信息服务提供者有没有向其提供信息。调查发现,湖南武陵山片区普遍存在因为信息收集、发布和传播问题而出现的信息获取问题。比如县里明明出台和下发了相关政策文件,但农户却不知道这项政策,查找原因,是因为村里没有告知,村里没有通知又是因为乡镇没有传达到位,乡镇没有传达到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归属和行业管理体制、工作人员自身原因等等。机制不畅势必会造成农户信息获取困难,获取不到就无法发挥信息的作用和价值。

3.2 农村信息市场发展严重滞后

信息市场是面向社会信息需要,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内容,运用信息劳动价值规律进行交易的场所[9]。信息市场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明显而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农村信息产品严重紧缺,信息服务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也不高,湖南武陵山片区也不例外。造成这一状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信息产品的时效性、非独占有性等属性决定了信息产品容易失去价值和不能进行私人供给;第二,农户的信息需求广泛,充分挖掘难度大,但又对信息产品价值认识不足,购买意愿不强烈;第三,农户的信息需求针对性强,定制化生产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

管理与调控是信息服务市场向好发展和正常运行的保证。当前农村信息服务时常会出现信息陷阱,发生信息欺诈,信息产品以次充好,这不仅伤害了农户使用信息的积极性,对市场主体也是沉重的打击。究其原因,是因为当前信息市场存在管理不规范,进出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存在漏洞,经济调控和行政调控决策不科学。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村信息市场的发展和运行。

3.3 信息服务队伍力量薄弱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普遍存在信息服务队伍“量”与“质”不足问题,湖南武陵山片区也一样。现阶段,该地区面向农户提供信息服务主要有四支队伍,他们是政府人员、村干部和扶贫工作者、科技人员、企业人员。村干部和扶贫工作者现在是农村信息服务绝对主力军,他们大多数是通过面对面、电话、微信群提供信息,少数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现代化方式来提供服务,例如辰溪县玉溪村创建了“乡土玉溪”和洞口县椒林村创建了“醉美椒林”公众号;政府人员很少面对面直接向农户提供信息服务,服务主要来自政府网站,提供的大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公开的信息;科技人员基本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次数相当有限;企业人员虽提供了一些短信和互联网服务,但这种服务少之又少。我国发达地区农村大都组建有农村信息员队伍,他们信息畅通,又经过了系统培训,在农村信息服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相比之下,湖南武陵山片区行动迟缓,有的还没组建农村信息队伍,有的虽组建了,但培训才展开,发挥作用相当有限。

3.4 农户信息利用能力低下

“三农”问题关键在农民,农村信息服务落脚点也是满足农民信息需求。造成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村信息服务困境既有供给方的原因,更有需求方自身因素,其中农户信息利用能力低下是其信息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重要原因。

农户信息利用能力低下主要有六个方面表现:①信息意识不强,不能充分认识信息的经济价值和作用,缺乏敏锐的信息洞察力;②信息需求认知不足,有时意识不到自己有信息需求,意识到的需求又不是客观的信息需求;③信息需求表达不准,不能完整准确地将意识到的信息需求表达出来;④信息接收手段有限,现代化的手段很少被用到;⑤信息理解有偏差,不能很好地理解信息本身所表达的内容;⑥信息吸收和转化能力欠缺,不能将所获取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并迅速在生产实践中作出利用反应。需求方自身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信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信息供给的精准度和效率,而且很难发挥出信息的全部价值。

4 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涉农信息服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2018年发布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提高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水平[10];2019年出台了《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多次强调涉农信息服务,要求加强信息基础,完善信息平台,优化信息服务,健全服务体系[11];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又要求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12]。一大批信息惠农重大工程已经启动或者即将试点。湖南武陵山片区广大农村应抢抓机遇,坚持将农业农村信息开发和服务作为重要抓手,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拿出过硬的解决办法,让信息成为本地区其他领域向上向好发展的有力支撑。

4.1 大力开发农村信息市场,培育多元服务主体

农村信息市场的运行首先要有大量的信息产品作为保障。湖南武陵山片区当前首要任务是保证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由于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信息面广、量大,信息的生产和开发不可能全部由政府部门来完成,而农村信息产品针对性强、容易失去价值、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等劣势,让很多社会机构不敢参与进来。面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比如奖励、税收优惠、购买服务等,吸引更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到农村信息产品的开发中来。

面向农户提供信息产品服务是农村信息市场存在的前提。正如前文所说,单一的政府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区所有农户的信息需要,因此构建一种由政府部门、社会公益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公共图书馆等)、市场机构多元参与的供给体系很有必要。在这个体系当中,各供给主体可以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比如政府部门的信息来源和组织协调优势、社会公益机构的人才和资源组织优势、市场机构的资金和方式灵活优势,在加强合作的同时,又保持适当竞争,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农村信息市场的良性发展。

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市场发育的关键,良好市场环境的打造离不开政府的管理和调控,农村信息市场也一样。政府在搞好开发和服务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信息市场的管理和调控,制定严格的行业进出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对信息欺诈等恶意行为要严厉打击,适时通过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加以调控,调控必须明确应用范围和应用条件,调控决策程序和审批必须规范。

4.2 建立科学的长效运行机制,确保信息供给常态化

信息资源能及时有效地被获取是服务主体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服务主体信息获取的关键则在于信息生产者或提供者的供给,加强对服务主体的信息供给至为重要。湖南武陵山片区在推进面向信息服务主体的信息供给时,要努力冲破部门、行业阻碍,在提高信息资源完整性的同时,建立一整套完整的信息收集、发布和传播机制,制定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和规格并严格贯彻执行,避免因为中间环节多、过程复杂、个体责任意识不强等因素而造成农户事实性的信息获取难题,保证面向信息服务主体信息供给的系统化常态化。

湖南武陵山片区在推进面向农户的信息服务中,应努力推行“政府部门+信息服务站+农户”模式,在抓好县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着重加强村级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要及时做好信息发布保证基层服务站的信息获取,还要组织专家队伍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村级信息服务站是基层涉农企业、组织、农民了解各类信息和接受信息服务的窗口,是信息进村入户的桥梁,每个行政村必须严格按照“一处固定场所、一套信息设备、一名信息服务员、一套培训制度、一套管理制度、一个长效机制”的要求建成一个标准村级信息服务站,实现农业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等服务进村[13]。

4.3 开展二次开发和资源整合,提高信息使用效率

针对湖南武陵山片区农户文化程度普通不高、获取信息渠道广泛又特别希望能方便、准确地获取各类所需信息的现实情况,很有必要对各类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整合。现阶段,一些在该地区被老百姓普遍认可的做法应该继续使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好的经验,这包括:①编制二次专题文献,用通俗易懂简短的语言和简约的内容把各种惠农政策、脱贫攻坚到户政策和农作物种植、家禽养殖技术等汇编成册;②建设专题网站和创建微信公众号,按照政策信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社会生活信息分类开辟专栏,提供原始的完整的信息服务;③打造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各类信息,并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4 实施信息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服务和利用水平

满足农户的信息需求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农户对信息的利用是信息服务的价值体现,反过来影响信息需求。决定农户信息利用水平有两个因素,一是农户自身的信息素养,二是信息供给主体的服务能力。实施信息能力提升工程的重点是农户自身信息素养和信息供给主体服务能力提升。

提高信息素养,增强信息能力,是农户最终实现自身信息满足的关键[14],这种素养和能力需要经过不断培训和练习才能得到提高。在农村,培训需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和教授的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培训效果。比如说农忙时,集中培训应尽量要排在晚上,最好采取轻松一点的形式,单次培训的人数不宜过多,以自然院子为单位最为合适。可以通过邀请专家讲述寻找信息、辨别信息、利用信息的方法,也可让村里的能人、大户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如何利用政策、科学生产、运用市场发家致富的经验,使农户充分认识信息的重要性,激发获取信息的积极性和提高信息利用能力的原动力。

信息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其服务能力提升方向的差别化。政府部门不仅要提高信息开发和服务能力,还要提高管理和调控水平。对社会机构的从业人员来说,他们是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在能精准把握农户信息需求的前提下,更多的要在提升信息获取、开发、精准推送等技术能力方面下功夫。对村干部、农村信息员等农村基层人员来说,他们工作、生活在村里,是老乡们的依靠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等因素影响,其信息能力提升的目标定位不能太高,但至少应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信息”[15]的水平。

猜你喜欢
武陵山片区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秦巴-武陵山区重庆段乡镇域多维贫困测度及类型划分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诗二首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