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中心小学 马秀玲
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新的机遇,也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2020年初,疫情影响使很多学校延期开学,线上教学成为主要教学途径。有很多教师感到不适应,不熟悉线上直播的操作,不知道如何进行群组禁言或者开通语音、视频权限,不知道如何上传及下载电子课件给同学们学习。要让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足够熟悉,对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教学新趋势、新形式足够了解,对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把握精准。教育工作者可以多参考一些教育资源网站、教师交流群,了解网上微课、群文阅读等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料,总结经验,摸索技巧。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更好地整合信息技术发挥作用,实现语文教学的良好发展。
语文学科具有实践综合性,也具有工具性,这都意味着语文课堂应该是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可能带着同学们去工厂、公园、车站等各种场所体验生活进行实践。因此,信息技术也就成为实现教学生活化,保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讲《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时候,我知道这是一篇非常生活化的课文,带有浓浓的童年记忆。但是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除非生活在农村环境中,否则对于课文中描写的园子可能不会有特别清晰的认知。为了帮助同学们感受生活乐趣和童年的美妙,我会给同学们看一些非常生动的生活场景图片或者视频。这些资料是来自网友分享的农村小院的场景,或者旅游网站上农家乐小院宣传视频。再比如这篇课文中提到的“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狗尾草”等,教师将这些实物图片展示给同学们看,这就给同学们构建了一幅生动多彩的田园生活画卷。
在强调学科素养教育和听、说、读、写综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也不再提倡死记硬背和应试教育,而是希望能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综合提升。事实上,通过语文教材的内容设置就可以看出来,从口语交际到习作、从“语文园地”到“快乐读书吧”、从综合性学习活动到名著名作导读,课程内容设置非常多彩。
为了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教育作用,我们理应将每一个活动做好。口语交际活动要真正开展起来,习作教学也要真正开展起来。这种开展,就需要信息技术来发挥作用。比如在口语交际活动“朋友相处的秘诀”中,我先在网上查找了来自知名博客、知名教育家或者教师的文章,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关于朋友相处之道的提示;然后我在网上找了很多典型的案例,比如朋友之间借钱不还、朋友之间产生误会、朋友之间弄坏东西造成不愉快、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共渡难关等。将这些现象提取出来,让学生思考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然后我再让大家组织交际对话活动,将自己受到的启发、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这样进行的口语交际活动才是有内容、有质量的。
再比如写作教学,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写作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这也和学生的经验阅历不足,日常写作积累不够,观察不细致有关。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会围绕习作课题去提供一些素材作为拓展,让学生在对照资料素材中培养情感,生发创意。例如作文“心愿”,我利用信息技术给大家搜集了很多与学生心愿有关的资料。有的同学想要当军人,我给他看军事宣传片、战争题材影片;有的同学想要去旅行,我给大家看旅行纪录片、旅游视频。通过这些资料充实同学们对心愿的具体感受,让大家的写作更加细致生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艺术审美的教育是一个重要内容,这也符合语文核心素养中关于文化礼节与传承、思维发展与提升等要求。借助信息技术,我给同学们带来了生动多彩的审美鉴赏体验。例如在学到诗歌《惠崇春江晚景》的时候,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份非常高质量的诗歌朗诵音频文件给大家听,让大家通过诵读者的精彩演绎去感受诗词的意境塑造之美;在此基础上,我搜集了很多关于描绘江岸春色的视频图片素材给大家看,并且配上了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我请同学们看图片、听音乐、听诗朗诵,发表自己的感受体会,并结合注释去发散思维。用这样的方式,我们研究诗句中表露的作者的情感和情绪,研究诗句中“桃花”“鸭”“芦芽”等诗词意象在表现诗词情境方面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还会选择性地给同学们听音乐,听广播剧,看情景剧,看舞台剧,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来感受语言的应用,感受情绪的表达,感受情感情怀的抒发,感受艺术的美好。依托信息技术的支持,学生对文学艺术有了更真切生动的体验,具备了很好的文学艺术审美能力。
立德树人,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品德操守,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使命之一。但对于这样的教学活动,我们必须讲究策略,而不是耳提面命、生硬说教。我认为,通过信息技术去教育引导更容易取得好的成果。比如给大家播放一些符合传统美德观念的公益广告,让大家通过广告视频受到情景的熏陶。其中比较知名的是“妈妈,洗脚”这一则公益广告。在看广告片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被打动,认为片中小朋友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再比如学到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的时候,我会围绕“每个人都有闪光点”、不要“夜郎自大”等品行教育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给同学们分享典型事迹,或者带领大家阅读成语故事等方式,可以很好地启迪学生的道德认知,进行文化的传承,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该做的。这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有积极作用,也是文化教育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