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虎山小学 路金丽
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强调以生为本的概念。所谓以生为本其实就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合理解决策略。以生为本,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个使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以生为本的顺序,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用很少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本文就此展开详细讨论。
在很多小学生看来,科学课并不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他们会格外重视语文数学课程的学习,忽视科学学习的重要性。在科学教学课堂上,学生走神、聊天、做其他作业的情况屡见不鲜。在当今这个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里,很多教师关注的也是升学率,对学生在科学课上出现的这种情况持有一种放纵的态度,甚至有时还会专门把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留出来让学生进行其他科目的学习。
在我们比较传统的对于教学的认知中,教师是课堂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领导者,学生把教师看作是权威,没有教师的运行,不敢随便说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小学生的课程负担任务比较重,需要教学的任务又有很多,很多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想学习的效率,会拒绝在课堂上过多互动。他们会认为,学生的年龄还太小,让他们进行表达,很大程度上无法得出正确答案,反而是对时间的一种浪费。
对于小学科学的教学而言,每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都是基于大量的科学实验上的,而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他们所处的年龄段对于科学实践要远远比对待科学原理更感兴趣。但是在很多教师进行教学时,由于自己教学安排得不足或者是教学资源的缺乏,小学生很少有去接触科学实验的机会,难以向他人提供信息进行更高强度的交流。
所谓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也是教师和学生的统一。一个高效的课堂,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不懂得与时俱进,一味利用自己的一贯做法来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本身的接受程度。想要更好地以生为本,构建一个高效的小学科学教育课堂,教师自身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
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体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同时,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力度,不仅可以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参与得到一些反馈,知道学生在哪些方面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交流,教师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例如:在教学《玩具里的科学》一课时,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一般会根据书本来解释书本上所提及的一些玩具,然后就这些玩具运转的科学原理进行教学讨论。在当今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样最喜欢并且包含有一定科学原理的玩具,带到课堂上,向大家分享展示自己的玩具,并就玩具运行的原理和其他同学一起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做总结。学生在阐述自己所认为的玩具运行原理时,要能够清楚地说出自己进行原理推断的原因,和同学一起讨论。
以上案例中,教师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把课堂的时间和主动权更多地交到了学生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展开,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提高,而且由于每个学生带来的玩具都是自己喜欢的,这也避免了学生由于对课堂内容不感兴趣而在课堂上走神现象的发生。
班级里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也有所不同,面对这种现象,教师要避免一味地求同,要保持每个学生独特的地方。学生的独特性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然而,学生这种独特性会使整个教学课堂无法形成统一的上课节奏,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所适合的教学内容也是十分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于理解能力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拓展延伸上,对于理解能力较差、学科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主要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差异化教学并不是指以不同的、有区别的眼光看待学生,而是指根据学生个体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例如:在学习《用太阳计时》一课时,这一内容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想要完全接受掌握知识并加以运用就略显困难。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对于那些反馈出来学习效果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好好学习知识,并能够利用知识进行一些实践,比如一些计时工具的制造,而对于那些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教师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在应用方面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
通过上述案例,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每个学生在自己能够接受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科学中的一些知识大多都是比较抽象的,就小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而言,很难达到理解的高度,在面对这些理论知识时,学生很容易就会觉得枯燥、无聊。
从知识的抽象性来看,科学实验既是理论知识的来源,又是理论知识的实践化。学生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对科学理论的得出过程了解得更为全面,对整个科学原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还是比较强烈的,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科学实验的举办,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整个实验的过程,体会其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以及解决困难之后的喜悦。通过科学实验,拓展学生知识面。
例如:在学习《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时,这个实验整体的危险系数不高,可操作性也比较强,教师让学生进入实验室,通过自己的实验来探究并验证加快溶解的方法。学生可以根据书本上给出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实验探究,感受实验的快乐。
在以上案例中,一方面教师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学习的快乐所在,另一方面,教师解决了理论知识过于抽象、不易理解的问题。同时,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进行融合,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