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团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0)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诗歌成为了这些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诗歌我们可以了解和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2016年开始,我国中小学进行了新一轮教材更新,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在谈到这次教材更新中指出: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新教材还设置有课外古诗词诵读。古诗入选比重新一轮教材明显增加。从基础教育的层面去落实“文化自信”这项工程,因此在小学教育当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古诗,通过这些诗歌熏陶浸染,让小学生从小开始去感受传统文化,逐步植入传统文化基因,这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作为将来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范生,是落实这项系统工作最基础的力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教育师范生的小学古诗教学能力的培养,适应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更好地传承我国古诗,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古诗的教学,尽管意义重大,但是现实情况并不乐观。笔者结合自己近几年教学及指导实习的经历,对当前语文教育师范生的小学古诗教学进行了调查及分析,数据及观察情况反映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我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诗歌教学需要靠底蕴来进行。可见诗歌的积累非常重要,是开展古诗教学的基础。笔者结合实习和教学对实习阶段的师范生进行过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有55%的同学不能全部背诵出小学语文课本选入的76首古诗,65%的同学不清楚诗歌的写作背景,也不能结合背景比较通俗地讲解诗句的意思。有70%的同学是接到教学任务之后,才去查阅诗歌的相关资料。透过数据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同学们不够重视古诗的学习,主动学习这方面知识的意识不强,因此古诗的积累少,积淀不够,学习不成系列。另一个方面,正因为积淀少,由此必然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从解读作品到设计教学,再到组织教学,可以运用的知识材料必然就少,教学上就不可能灵活运用,只能够比较呆板机械式地去完成任务,这样的方式显然是不符合当前小学生需要的,更不利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解读作品是开展教学的基础,在调查中也发现同学们解读古诗作品的方法比较单一,从我国传统诗歌分析的方法来讲,“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学术规范应该是知人论世基础上的以意逆志,应该是回归基础上的拓展。这种回归与拓展主要表现为主体研究与客体研究两个方面。主体研究是指对作者本人与其作品本义的研究。研究方法为知人论世,具体表现为文献和材料的介绍与发掘,对作者行踪、交游和创作思想的考索。客体研究是从读者角度探讨,研究方法为以意逆志,具体表现为结合现实进行评述,让读者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与作者产生跨越历史的共鸣。
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运用接受美学的解读方式,接受美学认为,一部艺术作品,在历史和社会的各种不同背景里具有各种不同的意义结构,艺术作品的意义等于作者所赋予的意义和接受者所赋予、所领会的意义之总和,有时接受者甚至能从作品中领悟出作者所意想不到的、或者与作者所赋予作品意义截然相反的意义来;过去的文学史只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忽略了读者的作用,只有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将作品从死的语言材料中拯救出来,并赋予它现实的生命。我们也可以运用接受美学的方法,去解读建构古代的诗歌,展开合理的联想,构建贴近小学生的诗歌意境,从而让诗歌的分析更具时代性,更接近于当代小学生的生活。
当然,诗歌分析解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从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角度上来讲,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展开与作品诗人的对话,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的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达成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运用接受美学的观点,我们的解读更有时代性,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不断传承这些优秀诗篇,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当然我们必须防止走向极端,只有“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我们的教学可能就成为只回顾过去,没有面向未来,如果只有接受美学的方法,就会只有随意的建构,优秀的文化无法传承,不利于小学生打牢基础。
在这几年的实习当中,实习生们开展古诗教学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尽管课前也都做了较多准备工作。但教学方式比较刻板,基本一个套路:诗歌朗读、背景介绍、诗句翻译、诗歌背诵,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套路。缺乏灵活应变,而没有能够抓住我国古诗抒情性,意境独特的特点,引导小学生走进诗歌所特有的意境当中,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引导小学生去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才是我们去传承古诗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诗歌课堂教学更应该结合诗歌情境性、抒情性的特点,去启迪小学生的思维。
如何解决我们的师范生古诗教学能力比较薄弱的问题,表面上看我们可以增加课时,加大文学课程、教学法课程的课时量,老师们增加分析,传授的知识多了学生自然能增加知识技能的储备。但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学)》(教师厅〔2017〕10号),对课程的设置要求提出了明确而全面的要求,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有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专科三年大约2600多课时,每个方面都要兼顾到,文学课程、教学法课程作出细微的调整可以,但从保证教师教育课程平衡的角度来说,必须要保证各类课程的均衡,这也是近年来开展的师范类专业认证明确的要求,可见要大幅提高文学课的课时是不现实的。
师范生们诗歌积累不够、解读方法单一、教学机械单调的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学习针对性不强,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学习不成系列,学习过程中积累主动性不高,缺乏持久学习的动力。因此需要教师们整合课程资源,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为学生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通过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出学习建议。由此可见我们必须改变的我们的观念,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局限,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了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指导,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运用spoc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得以发展,把学习内容呈现得更加多样、更合乎学习者的需要,也促进了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得以充分表现。
结合近两年多以来的教学及指导师范生实习的经历,笔者谈谈通过文学课程与语文教学法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探索提升古诗教学能力的一些心得体会。
3.2.1 教师充分发挥课程建设者作用,合作共建课程资源
师范生的诗歌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跨学科工程,涉及文学课与教学法课,需要整合课程资源,共建共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诗歌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学法课程教师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要,提出文学课程当中要重视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文学课教师则根据提供的内容,设计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划分出不同的学习模块,构成不同的系列,要求学生们分系列去落实掌握。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共建,可以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整合资源,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方向性,有更清楚的目标,更有针对性地去积累自己的知识储备。
3.2.2 老师充分发挥课程管理者作用,调动学生课前主动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选入古诗76首,数量并不多,但要一个人去查阅并掌握相关的内容,是非常难以完成的一件事情。但随着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发展,老师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转变为一个课程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更为符合这种学习方式。结合这70多首诗歌,把这些内容分为若干个模块,例如:李白诗歌、杜甫诗歌、爱国诗歌、山水诗歌等等,按不同系列把这些诗歌分成不同的模块,把不同模块交由不同小组负责,每个小组都有一定的任务,老师对他们的任务进行跟踪指导,提出搜集的建议。最终每个小组把本小组收集整理好的资料,发送到线上云课堂平台当中,成为师生教学可以共同利用的课程资源。通过这样模块化去搜集整理资料,同学们就可以更加完整地了解诗歌的相关背景,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为他们展开教学奠定基础。
3.2.3 老师充分发挥课堂组织者作用,促进学生课中合作学习
有了课前资料的学习,学生们就可以对诗歌的思想内容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老师在课堂当中要做的工作,就是检验学生们对诗歌的了解情况。因此在课堂当中扮演好组织者的角度,组织每个小组汇报所负责模块的理解情况,是否能真的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溯本追源,真正地探究出诗人创作的本意,比较正确的理解诗歌原有的意义。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组织学生们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去赏析及讨论对诗人及诗歌作品的看法,尤其结合当前的时代生活特点,如何去看待与传承这样的诗歌。在这里老师应该创设一个比较宽松的交流环境,让学生们能够有自由表达的空间,当然对于学生中不完善、不全面的观点,老师是必须做出补充的。通过这样的互动,实现了课堂的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性学习。
3.2.4 老师充分发挥学习指导者作用,促进学生课后探究学习
在课前课中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要重视学生们的课后学习,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制作诗歌作品的新形式,把古代的诗歌可以改编成新的文本形式甚至是新艺术形式,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正如变成歌曲、赏析文章、课本短剧等等形式。通过这样的制作,提升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审美素养,可以作为学生们开展课后学习的重要方式,也能够让学生们更有兴趣去完成。
当然,古诗的教学能力培养,除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去开展外,我们也可以结合课外文化活动展开,例如开展专业特色的诗词大赛,诗词朗读比赛,诗词微课制作比赛等等。总的来说,古诗教学能力的培养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以便更好地传承我国古诗,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