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吉
(贵州财经大学国际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4)
通过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保证学生可以把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这就需要不断的创新思政课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教育领域当中,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微信、微博等软件平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现阶段,微信公众号已经在教育教学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可以把微信公众号有效的应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目前使用的思政课教材,虽然逻辑结构严谨,理论内容丰富,但是具体的应用示例较少,使得学生对一些理论内容难以理解,而且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材当中理论内容和实际部分联系的不紧密,给学生一种空洞的感觉,而且部分内容和中学的类似,使得学生对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缺少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极大的影响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所以,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要以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为根本,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材知识。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都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单一化,缺少一定的趣味性,而且一些思政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和实践过程相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师缺少吸引力。此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能进行独立的思想,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这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高校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高校必须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给与充分的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理论内容过多,教学的时数有限,再加上思政课教师没有充分的重视,使得实践教学没有发挥出作用。此外,高校思政课一般都是大班授课,人数较多,而且涉及到了学校的各个专业,因此难以统一的组织外出实践活动,学生的安全问题也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现状问题,思政教师可以利用高校周围的社会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课教学往往依赖课堂、社会平台等教学形式,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将微信公众号合理的应用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弥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不足之处,具有一定的优势。
由于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信息进入到大学生的视野当中,对于大学生而言,一些错误的舆论内容、价值观念等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使得一些大学生树立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念,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会忽视这些问题,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影响。而通过微信公众号,教师可以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以及正确的价值引导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发布到微信公众号当中,让学生进行参与讨论,不仅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此外,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问卷调查工作,和学生一起分析总结调查结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大学生,但是由于高校的人数较多,不同专业、年级的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学习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为了切实的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需要对进行实践教学的人群进行准确的定位,保证思政课教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因此,将微信公众号应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精准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分析统计功能,通过分析学生的性别、地区等,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送相关的新闻热点等。此外,通过把公众平台的信息资源进行总结和分析,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从而调整推送的内容和时间,保证高效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按照教学需求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而且还要获取信息的反馈,实现思政教学的针对性。所以,思政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的虚拟实践教学模式,开展交互性的教学方式,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此外,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也可以完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形成师生之间双向互动、多层互动的交流模式。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交互性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学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不断的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此外,将微信公众号科学、高效的应用到思政课教学当中,还要建立相关的固定模块,定期的发布一些历史重大事件和节日等等。针对一些热门的时政新闻,可以设立专门的展示模块,给大学生推送一些时政热点新闻。另外,这些热点新闻可以源自于《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媒体公众号。
例如,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之后,高校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发布关于总书记报告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到最新的内容。对于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内容,也可以推送到微信公众号中,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
为了保证微信公众平台和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融合,作为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实施者,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具备过硬的理论知识素养和专业水平。首先,政治理论素养。对于大量的、复杂的信息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拥有坚定的政治信念以及强烈的责任意识,同时要能够对各种时政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
其次,网络知识技能。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新兴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现代化技术进行实践教学,同时掌握一些网络技能,不断的提高自身运用网络软件的能力。
最后,创新思维能力。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注册的微信公众号不断的增加,所以,为了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号召力,思政课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意识,不断的开拓视野、创新内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立足于创新思维,根据互联网思政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另外,还要把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大学生进行联系,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性,从而约束自身的行为。此外,充分的发挥出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积极的传递学生的正能量,不仅能让大学生树立榜样,从而完善自身,而且可以更好的发扬和传播正能量,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影响力。因此,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的典型事例,利用文字等方式对其进行表扬,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中设立“学生风采”的专题,从而更好的发挥出学生榜样的示范作用。
由于微信公众号的不断发展,使得各个高校的微信公众号不断的增多,但是会发现,以高校名字进行命名的微信公众号不断的增加,例如贵州财经大学,以这一高校命名的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不仅有“贵财青年”,还有“贵州财经大学学生会”、“贵财学生处”等等,所以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的思政教育资源的管理都比较分散,不能进行集中式的管理。即使各个微信公众号的设计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其信息资源的推送还是会出现重复的情况,而且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号信息的接受程度有限,对于重复信息的或者内容枯燥的微信平台,学生可能会进行删除。因此,为了发挥出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的作用,要强化高校各个平台的关联程度,加强校园微信联动,实现平台共建。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以上课为主、平台支持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课前预习。在进行思政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建立好科学的教学体系,同时把相关的资料发布到微信平台上,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和课堂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课后复习。教师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复习资料,其中包括PPT、教学视频、笔记等,让学生能够加深理解。最后,辅助信息的发布。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随堂测试,在发布测试题之后,学生就可以登录进行在线答题,由后台统一进行收发试题,教师在评阅之后,再由平台发送回执,极大的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通过对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了,微信公众号不仅是高校课程教学内容以及补充内容的重要工具之一,而且能够让教师和学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教学。针对现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可以将微信公众号应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不断的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